
老北京城里第一批住樓房的很多人,現(xiàn)如今都回來了,改住四合院了。說實話,從古至盡,其實住四合院才是真正有地位、有身份的象征。咱們之前老說四合院,但到底什么是四合院呢?有人說東西南北四面房圍成一個院子,這就是四合院。這種說法其實并不準確,從建筑學角度來講,只具備四面房子的院落叫四合房,要說四合院,這里還缺兩個重要的物件,猜猜是什么?
影壁——四合院的靈魂之墻
標準四合院里,除了最基本的東南西北四面房子以外,還要具備兩個重要的標志性建筑。這頭一件就是影壁,也叫照壁。表面看上去,它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那老百姓為什么會對它情有獨鐘呢?有這么一種說法,當年努爾哈赤打仗受了重傷,一個老農用犁杖把他扣遮起來,才使他逃過了敵軍的追殺,后來努爾哈赤為了表示感激就把老農封為了天,要求所有滿人家里都要砌一堵影壁作為神位祭祀天。這只是個民間傳說,因為早在十幾年前,建筑專家就發(fā)現(xiàn)了迄今最早的影壁遺存,是公元前七百多年西周時期的。
故事講到這,影壁其實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裝飾物,它的真實作用是絕對不可小視的。影壁既可以蓋在院里邊,也可以蓋在院外邊,但必須要遵循一個原則——正對院門,為的就是遮擋院子里外雜亂的景物,免得一進一出看見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壞了心情;其次,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擋住邪氣,避免不干凈的東西進了自己家。過去人們很迷信,認為人死后有鬼魂,如果在夜晚有孤魂野鬼游蕩,闖進宅院就會不吉利,而大門前有影壁罩著,鬼魂見了自己的影子就不敢往里闖了。于是就在門前(或門內)砌上一堵墻,有了它,鬼怪就不會輕易進門。所以后來人們還在影壁上雕刻一些吉祥圖案,像鉤子蓮、鳳凰、牡丹、荷葉、蓮花、松竹梅等等。時候一長,大家就給它起了個雅號——靈魂之墻。
這影壁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過去老北京人喜歡串門,但有一個不成規(guī)矩的規(guī)矩,就是在進入人家的屋門前,在影壁前問上一聲“家里有人嗎”?或咳嗽一聲,以示有人來了,既給主人一個提示,也是對主人的一種禮貌。以后影壁的功能多了起來,成為人們聊天、下棋、小孩子捉迷藏的好地方。隨著北京四合院的大量減少,門前的影壁也越來越少見了。
二道門——內外有別
咱們常說:“大家閨秀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大門”指的是院門,而這“二門”指的是什么呢?這就是標準四合院里另一個必備的建筑物——二道門。
咱們知道的“垂花門”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月亮門”和“屏門”。這里面當數(shù)“垂花門”的地位最顯赫,因為它的長相最與眾不同,多了一對短柱子和兩個占天不占地的加深出檐,所以它的可塑性極強,只要您舍得掏銀子,您想怎么裝修就怎么裝。前海西街18號的郭沫若故居里,就有一座垂花門的經(jīng)典之作,能裝修成這個模樣的就算是高級的了。當然,在郭先生一家搬來之前,這里最初是和的宅子,所以您說能次的了嗎?不過漂亮歸漂亮,它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內外有別,是拿這門當界限的。
在四合院里,跟正房相對應的叫倒座房,人們認為這個位置不吉利,大多數(shù)都被當成下人的宿舍,又叫外院。這二道門說白了就是主仆之間的界限,所以對于古時候的女性來說,這扇門再往外的地方就不能去了,迎個客人送個朋友,走到這兒就得止步了,這就是規(guī)矩。
話說回來,現(xiàn)如今咱可沒這么多講究了,一來是沒人再限制女性自由,二來是更沒有什么主仆之分。之所以要在院子里還要立這座二道門,因為您住的是四合院,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二道門不叫四合院。
后罩房——被忽略的院落
在正房后面還有一排房子,這就是后罩房。一般擁有后罩房的院子起碼是三進院,因為當年這種院子都是有身份的,像貴族、王公大臣才有資格住。但話說到這,這后罩房住的到底是誰呢?還是仆人。早年間,一些大戶人家,給下人安排宿舍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兩個地方,一個是和正房相對應的倒座房,另一處就是在正房后邊的一進院,就是后罩房。
雖然同是下人的房子,可是天壤之別。因為有些后罩房是全院里條件最舒適的,這話并不是虛傳,有證據(jù)證實:后圓恩寺胡同13號的茅盾故居。眾所周知,正房是家里長輩才有資格住的房間,是全院最上風上水的地方,而這里的后罩房反而比正房的地基還高,采光還好,而且私密性也強,更適合居住。用茅盾先生的話說,這兒是全院里最好的房子,有利于寫作和思考。所以他早早的就把后罩房改造成了自己的起居室和書房,書房里的地板、書柜、寫字臺,起居室的暖氣、浴室、衛(wèi)生間,一水兒的現(xiàn)代化設備,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著書立說,咱可想而知茅盾先生夠愜意的。
除了居住,后罩房還可以當倉庫。清朝著名戲曲名家譚鑫培,就把后罩房改建成了后罩樓。這里邊放的全是譚先生的寶貝,各式各樣的戲服、行頭。他經(jīng)常在這兒學習休息,一待就是一天,沒有他的允許,別人都不能進。
有錢不住東南房
從古至今,大到北京城,小到四合院,絕大多數(shù)的建筑都遵循著一個原則,那就是“坐北朝南”。之所以選擇這個朝向,完全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陽光和風。這話怎么講呢?
眾所周知,北京的冬天,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整天刮的都是西北風,那點冷氣一股腦兒的全灌進東南房里去了。再加上冬天的太陽升的低,陽光直接從南邊往北照,所以咱就可想而知,這季節(jié)的東南房里可謂是陰冷潮濕。而到了夏天,受到太平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北京又改刮東南風了。再加上日照時間長,太陽在腦瓜頂上直射,這時候的東南屋里是又沒風,又挨曬,那叫一個悶熱難耐吶。
這正應了咱北京的一句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夏不涼”。也正因為如此,人們都把北屋讓給長輩或年老的人居住。
四合院的西南角
——一物降一物
四合院的規(guī)矩多講究多,東南西北四面房更是各有各的用途。但您知道四合院里哪個位置最不吉利,最不好嗎?答案就是西南角!人們?yōu)榇诉€想出了一個辦法鎮(zhèn)著它——以惡治惡!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用人排出的污物壓在這上邊。具體措施就是蓋廁所,位置通常選在外院的西小跨院,或者是里院的西南角,也就是走廊拐角這間小房兒。
擱現(xiàn)在看來,這兩個地方都比較隱蔽,不怎么會有人來。但是按照五行八卦里的說法,這個方位叫煞位,就是有可能帶來兇禍的地方,所以在這兒蓋個廁所,以惡治惡!一物降一物地把穢氣徹底壓在下邊,據(jù)說,這同時還能添福呢!話說回來,這只是古人帶有迷信色彩的一種說法。實際生活中,很多四合院并不過分在意這些。比如魯迅先生故居的廁所,就設在了西北角。所以總結一下四合院的廁所應該建在哪兒?只要不對正房,不在風口,不對著后門,蓋在哪都可以,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咱們自己生活方便。
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北京四合院能在歷史上存在數(shù)百年,是因為它具有其它住宅建筑難以并論的優(yōu)點。今天,當都市現(xiàn)代化的腳步逐漸加快,重重疊疊的高樓大廈興起的時候,人們——尤其是世代生長在京華的老北京人,會對四合院產生一種特殊的眷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