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滕
一、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外語教學偏重知識傳授,忽視技能訓練,輕聽說、重讀寫,最終導致學生英語整體素質下降,出現(xiàn)“高分低能”比比皆是的現(xiàn)象,這不能不說是外語教學的悲哀。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急功近利,違背語言教學規(guī)律實施教學;在教師的影響和帶動下,學生違反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學習,結果導致教學雙方受到“懲罰”難以避免。其中的嚴重教訓應當引起外語教師的高度重視和反思。
二、必須充分認識聽力教學的重要性
聽、說、讀、寫、譯是學習英語的五要素,也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聽是說的基礎,說又是聽的提高;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離開了聽,說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常言道:十個聾子九個啞,原因就在于此。不僅如此,即使是對培養(yǎng)閱讀能力,聽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在語言學習中,只有聽,學生才能增強語感,才能獲得認知的能力。聽有助于閱讀,隨之自然也有助于寫作。
聽力如此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怎么能置之不理,或認為它可有可無呢?可以說,聽力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學生英語的成?。撼晒Γ瑹o疑為學生學習英語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失敗,意味著沒有能夠幫助學生搬掉學習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三、聽力教學應該遵循的原則
聽力教學作為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宗旨是:為說、讀、寫、譯打下基礎,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根據(jù)聽力教學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并在教學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
1. 與教材同步,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對中學生而言,聽力材料來源主要有兩種:教材和英語資料。這些材料都有它們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由于學生具體情況不一,聽力訓練之前,教師必須對手中的材料進行精心挑選,不能信手拈來,敷衍了事。尤其是在難度上要把握好,應以貼近學生實際水平為宜。既不能太深,又不能太淺。聽力太難,學生容易失去信心和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煩心理:太容易,不利于提高聽力水平。此外,如果教師選用教材以外的材料,應盡可能考慮教材的因素,即聽力內容盡量與新學教材內容有聯(lián)系。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激起學生興趣,而且有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2. 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何謂精聽,簡言之,就是有準備、有意識地進行聽力訓練。其主要特點是:深入其里,不弄清楚不罷休。一般說來,精聽耗時又費力,所以,所有材料均以精聽方式進行難以做到,也沒有必要。所謂泛聽,是指無計劃、無目的泛泛而聽,其特點是淺嘗輒止。專家認為,精聽與泛聽都是培養(yǎng)和提高聽力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以精聽為主,泛聽為輔,兩者缺一不可。
對教師而言,精聽基本上在課堂上進行。由于中學課程多、任務重,學生在課后精聽時間不多。因此,課堂聽力訓練尤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精聽,這是頗費周折的。教師在備課上須下苦功夫,,在訓練方式上盡量做到科學、合理、管用。唯有如此,精聽才能發(fā)揮應有的效能。至于泛聽,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課外聽聽磁帶光盤,收聽英語廣播節(jié)目,收看電視英文節(jié)目等,充分利用一切視聽資源。學生在泛聽時,沒有什么壓力,處于極輕松的精神狀態(tài),不會看作是負擔。泛聽的效果來得慢,可是十分有效。
3. 化整為零,持之以恒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學生自己必須排除干擾,全神貫注,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長了,大腦容易產(chǎn)生疲勞。天氣炎熱時,疲勞感來得更快。所以,每次訓練量不能過大。從時間上講,每次最好不超過十五分鐘,但要天天進行。計劃在一周內完成的訓練量,與其一次性做完,不如分幾次來做,其效果會更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應多些耐心和毅力,避免斷斷續(xù)續(xù)情況的發(fā)生。
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措施
1. 堅持用英語教學
用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增加學生聽的機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huán)境中自然形成聽覺記憶,養(yǎng)成聽的習慣。用英語教學包括用英語組織課堂、用英語解釋英語等。學生在起始階段可能不習慣,久而久之自然會適應。學生不用增加負擔就能復習學過的部分知識,又能讓耳朵多接觸英語,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2. 聽說配合
聽完一段錄音后,可就內容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簡略回答即可。對于一般疑問句,用一個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詞回答。對于特殊疑問句,回答的內容多一些。然后在回答的基礎上,用簡單句口述原文大意,能說多少算多少。
3. 聽讀配合
聽讀配合既可以兩者同時進行,又可以先讀后聽,或先聽后讀,還可以聽讀交叉,輪流進行。聽讀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發(fā)音的準確度,習慣和熟悉英語語音語調和意群停頓。聽讀配合是中學英語各階段聽力教學不可缺少的訓練模式之一。因其簡單,故幾乎不受任何條件限制。
4. 聽寫配合
聽寫是聽力訓練的重要手段,聽寫材料可以是缺詞的句子、段落、短文,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這類材料因難度較小,學生聽兩遍即可完成,也包括較為完整的段落或短文,因其難度較大,教師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教師以正常語速把聽寫材料念一遍,學生只聽不寫。
(2)第二、三遍,教師以緩慢速度讀聽寫材料,并注意意群的停頓。學生盡可能把自己聽到的全部寫下。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標點符號。
(3)用正常語速讀第四遍,學生檢查所寫下的材料,更正錯誤,填補漏缺詞句。
上述幾種方法,簡單易行,只要配備錄音機和磁帶,任何地區(qū)都可以進行。只要教師思想重視肯下功夫,日久天長,終見成效。
綜上所說,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英語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努力踐行,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也是推進聽力教學邁向新臺階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