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楊洪昌
(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開遠 661600)
雜草是蔗田重要的有害生物,伴隨著甘蔗的整個生育期,主要危害發(fā)生在甘蔗苗期至封行期,與甘蔗爭光、溫、水、肥等,造成甘蔗減產(chǎn)。甘蔗受雜草危害一般減產(chǎn)20%~30%,嚴重的減產(chǎn)50%以上[1]。云南省甘蔗種植區(qū)大多分布在海拔200~1400m,年均溫18~24℃,年降雨量800~1500mm,氣候冬春為旱季,夏秋為雨季,亞熱帶氣候條件下雜草發(fā)生種類多,雜草發(fā)生集中在夏秋雨季,生長快,田間農(nóng)事作業(yè)環(huán)境因高溫高濕、甘蔗作物莖葉對人體易劃傷、勞動強度大等諸多因素影響,人工除草還未完成,雜草對甘蔗生長已產(chǎn)生影響,人工難以及時控制雜草危害。因此,應用化學除草劑對蔗田雜草進行防除是較為理想的一項技術措施。本文對當前常用的5種甘蔗專用除草劑進行初步試驗,旨在為安全、經(jīng)濟、高效的化學除草劑的選擇和使用提供參考。
試驗地點選擇在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試驗基地,年平均降雨量800~850mm,年平均溫度19.8℃,土壤為紅壤土,土地平整。由于多年進行甘蔗連作,雜草種子庫豐富,雜草大量萌發(fā),平均密度為191株/m2。雜草單、雙子葉均有,其中單子葉雜草馬唐、稗草及雙子葉雜草勝紅薊、辣子草居多,草齡3~4葉期[2]。
甘蔗品種為贛蔗95-108。供試除草劑為:(1)49%蔗安可濕性粉劑 (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2)30%蔗龍樂可濕性粉劑(廣西樂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保蔗(可濕性粉劑濟南科賽基農(nóng)化工有限公司);(4)80%蔗農(nóng)樂可濕性粉劑(濟南綠邦化工有限公司);(5)38%莠去津膠懸劑(昆明農(nóng)藥廠)。
由于此次試驗主要是以檢驗市場供應農(nóng)藥的藥效為目的,因此處理用量是依據(jù)所用藥劑提供的劑量,具體設置如下:49%蔗安(3kg/hm2)、30%蔗龍樂(4.5kg/hm2)、保蔗(3kg/hm2)、80%蔗農(nóng)樂(3kg/hm2)、38%莠去津(3750mL/hm2)、對照(等量清水),分別以編號 1、2、3、4、5、6 表示。 試驗小區(qū)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 次重復,共18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66 m2。
試驗于2009年6月16日上午進行。根據(jù)小區(qū)設置,用工農(nóng)-16型背負式噴霧器將農(nóng)藥兌水均勻噴灑于雜草表面,以葉面噴濕,藥液不下滴為度。藥效調(diào)查分藥后7d、14d兩次,每小區(qū)調(diào)查3點,每點0.25m2。分別記錄各小區(qū)單、雙子葉雜草死亡株數(shù)、成活株數(shù),然后計算防效和相對防效。同時觀察甘蔗長勢和雜草的萌發(fā)情況。
從表1看出:噴藥后7d,各處理對單子葉雜草防效從大到小排列順序為處理3、處理4、處理1、處理2、處理5和處理6。其中防效最好的處理3為69.24%,相對防效為68.88%。藥后14d處理1、處理2防效達100%,處理3、處理4防效也達97%以上,防效較差的是處理5。因此,處理1、2、3、4在藥后14d能有效防除甘蔗單子葉雜草。
噴藥后7 d,處理1、2、3、4藥后7 d對雙子葉雜草防效達100%,雜草全部死亡,處理5藥后7 d防效為35.53%,藥后14 d防效為61.11%,防效相對較差。
通過噴藥后7d、14d的觀察,各處理對甘蔗無不良影響,甘蔗長勢正常。說明所選用5種除草劑對甘蔗是安全的。
通過調(diào)查得知,處理后14d,只有處理6有少量雜草萌發(fā),其它處理均未發(fā)現(xiàn)有新增雜草出現(xiàn)。說明試驗所選除草劑對雜草均有一定的土壤封閉作用。
表1 除草劑試驗藥效調(diào)查結果
3.1 試驗結果表明,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對甘蔗單、雙子葉雜草有較好的防效,藥后14d,防效均達97%以上,且藥劑對甘蔗安全。因此,49%蔗安、30%蔗龍樂、蔗農(nóng)樂、保蔗可用作甘蔗苗后雜草處理劑,同時使用后還有一定的土壤封閉作用,使用劑量以商品標準劑量即可。
3.2 從調(diào)查中還發(fā)現(xiàn),草齡較大的雜草(5~6葉以上),對除草劑的耐藥性較強。因此,在使用除草劑進行甘蔗苗后雜草處理時,應在5葉期前進行,特別是單子葉雜草較多的地塊更應如此。
3.3 38%莠去津膠懸劑是較好的甘蔗土壤處理劑,在甘蔗種植中已使用多年。此次試驗表明,該藥對低齡雜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對草齡在3葉期以上雜草幾乎沒有殺傷力。因此正確使用該藥是取得較好防效的基礎。
3.4 目前所使用的甘蔗選擇性除草劑主要是針對一年生單、雙子葉雜草的,而對于多年生雜草較多的地塊應注意與其它防治措施配合進行。
[1]張殿京,陳仁霖.農(nóng)田雜草防除大全 [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6-6,491-531.
[2]黃應昆,李文鳳.甘蔗主要病蟲草害原色圖譜[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3]張躍彬,吳正焜,劉少春.云南雙高甘蔗標準化綜合技術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4]黃健君.幾種常用化學除草劑防除蔗地雜草試驗 [J].廣西植保,2007,2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