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石宏
有照為證
“感覺”“感受”“感悟”這三個“火槍手”都是由“感”組成的詞,“感,動人心也”(《說文解字》),不難看出,它們都是指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反映。因此,有些同學在使用時忽略了三者的區(qū)別,亂用一氣,往往造成了詞不達意、言不盡意的現(xiàn)象(見圖1、圖2、圖3)。
咬文爵字
首先,我們來看“感覺”,它是指“客觀事物的個別特征在人腦中引起的反應(yīng)”。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從感覺開始的,它是最簡單的認識形式。例如當菠蘿作用于我們的感覺器官時,我們通過視覺可以反映它的顏色:通過味覺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過嗅覺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氣味,同時,通過觸覺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雖然感覺是一種極簡單的心理過程,可是它在我們的生活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有了感覺,我們才能分辨顏色,聲音、運動、姿勢、饑餓、心跳等,可以說感覺是人關(guān)于世界的一切知識的源泉。
“感覺”還表示“覺得、認為”。如著名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飽含深情地寫道:“我們的戰(zhàn)士,我感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薄拔以絹碓缴羁痰馗杏X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圖1中,草原的天空比別處都要明朗,都要可愛,這是“我”在欣賞之后覺察到的,所以這里用“感覺”。
“感受”可以理解為“受到(影響),接受”,我們每個人對于外部環(huán)境的理解和認知,甚至包括經(jīng)驗的累積,都與“感受”緊密相關(guān),而且任何的感受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活動。比方說,當聽到辱罵時,自己會覺得很不舒服;當自己生氣時,呼吸會變得急促,體溫也會隨之上升。“感受”還表示“接觸外界事物得到的影響、體會”的意思。如某個同學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當看到地震突發(fā)之后人們相濡以沫的情景時,不由得心潮澎湃,產(chǎn)生了很多的心得體會,我們可以說他“感受頗多”。由此看來,圖2中應(yīng)該用“感受”。
“感悟”一詞出自《后漢書·丁鴻傳》的“鴻感悟,垂涕嘆息”,意思是“有所感觸而醒悟或領(lǐng)悟”,是人們對特定事物或經(jīng)歷所產(chǎn)生的感想與體悟,它來源于人們的經(jīng)歷與感受,有的是漸漸的領(lǐng)悟,有的則是瞬間的開悟。正是不斷的“感悟”使人們對人生、對事物以及對世界的看法發(fā)生改變。比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到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弟子們挑挑揀揀,難以抉擇,當?shù)搅他溙锏谋M頭時許多人都兩手空空。通過這件事,蘇格拉底使學生們感悟到“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一味地錯失良機”。當然,“感悟”不一定非來自于自己的親身實踐、思考,當我們在聽別人講述或閱讀文章時,有時也會產(chǎn)生感想和體悟。翻開《讀者》《智林》《智慧背囊》等報刊雜志,有許多文章都會使我們的內(nèi)心感到溫暖,對人生產(chǎn)生深刻的認識,明白了某種道理,這就是“感悟”。圖3中,“我”在一番觀察、思考后,突然從中明白了某種哲理,所以這里用“感悟”更加恰當!
總之,“感覺”“感受”“感悟”這三者是逐級上升的關(guān)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礎(chǔ),后者則是前者的提升。就拿我們小學生來說,要想寫好作文,首先,要有感覺,就是要張開感覺之網(wǎng),在生活中捕捉寫作的材料,一道目光,一根白發(fā),一次撫摸,一場相遇等等都可以讓我們產(chǎn)生感覺。其次,要有感受,我們要用細膩的筆觸寫下生活細節(jié)給人內(nèi)心的震撼和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這樣才能把微顫蕩漾成一道道漣漪。再次,還要有感悟。在對生活中的小事產(chǎn)生感覺,擁有感受之外,我們還應(yīng)在一切的優(yōu)美、敗壞、清澈、渾濁中找到智慧,這種智慧,就是感悟。如果說作文是一棵樹,那么來自于心靈的感覺是桹,感受就是枝葉,而感悟就是它的高度。寫出了“感受”,文章才能枝葉茂盛,但擁有了“感悟”,我們的文章就能達到一定的高度。
小試牛刀
現(xiàn)在你能正確區(qū)分“感覺”“感受”“感悟”了嗎?拿起筆,把它們填到相應(yīng)的括號中去吧,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1)媽媽一個人呆坐在房間里,我()這一次她真的傷透了心。
(2)我們要在奮斗中()到人生的真諦。
(3)眼睛的基本功能是()光的刺激,識別圖象。
(4)對于這件事,我()不像李紅說得那么簡單。
正確答案:(1)感覺;(2)感悟;(3)感受;(4)感覺。
學“一”送“一”
“折”與“拆”字形相似,粗略一看,簡直一模一樣。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時??梢钥吹健罢圻w大減價”的商鋪標語,“請勿攀拆花木”的公園告示等,鬧出了不少笑話。
要想分清“折”和“拆”兩個字。我們可以先從用法比較單純的“拆”字入手。
“拆”的讀音是chāi,它的本義是“裂開”,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它有兩種解釋:(1)把合在一起的東西打開。如“拆信”“拆開”“拆散”“拆洗”等;(2)拆毀。如“拆樓”“拆墻”“拆臺”“拆卸”“過河拆橋”等。今后,凡遇到表示“裂開”這個意思時,寫“拆”字別忘記右下方有個點就是了。
“折”字不加點,讀zhé。它的解釋頗多,用處比較廣泛?!罢邸笨梢岳斫鉃椤皬澢蚺獢唷?比如“曲折”和前面說的“攀折花木”。由“弄斷”又引申出“死亡”的意思,如“夭折”就是指“未成年而死亡”,現(xiàn)在常用來比喻事情半途而廢。如“這個計劃因情況有變而夭折?!薄罢邸钡慕忉屵€有很多,如作“改變方向”講的“折回”“轉(zhuǎn)折”:作“損失”講的“賠了夫人又折兵”;作“折疊”講的“折扇”“他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作“信任心服”講的“心折”“折服”等。此外,“折”還用在戲曲上,北曲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