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順安
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對學生來說,要完成學習科學文化,攀登科學高峰的任務,成為本世紀杰出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矛盾和困難,曲折和失敗,加上現在學生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意志。如果缺乏堅強的意志是很難達到成功的彼岸。筆者經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發(fā)現體育項目中同學們既恨又愛的耐久跑教學,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有氧呼吸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耐久跑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絕大多數同學都能跑下來。還有少數同學中途就放棄,這些同學不是因為體力差跑不到底,而是因為意志力差。當運動的第一極點出現、或是身體某些部位引起不適,他們就松懈了,沒有堅持下去。針對以上這些現象,本人通過如下幾種方法教耐久跑。不但激發(fā)了同學們的運動興趣,提高耐久跑的成績,同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意志力。
暗示法:現在的學生,有許多是追星族,教師利用雨天請學生到電腦室觀看有關馬拉松長跑比賽的光碟,聽解說員介紹世界各國的長跑明星,為了各自國家的名譽。是如何克服身體上的種種不適,堅持跑到終點。這樣同學們的大腦里產生一種向世界明星學習的淺意識。當他們自己上耐久跑課時,出現胸部發(fā)悶、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呼吸節(jié)奏被破壞等現象時,讓學生想象觀看光碟中的明星們跑馬拉松那種情景,從中感染那種氣氛,暗示自己以明星為榜樣,想象自己就是明星,這樣,會讓一個舉步艱難的學生兩腿充滿力量,按教師講解的方法,注意加深呼吸,稍微放慢速度和放松身體,堅持跑一段距離,身體不適狀態(tài)慢慢消失,出現第二呼吸,最后順利度過極點。最終跑完全程并堅持到底。這樣既能完成耐久跑練習,又可培養(yǎng)學生過硬的思想作風,樹立不畏艱險,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尤其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意志品質。
游戲法:分層次教學,將學生分成三個不同層次的組別,第一組為“鼓勵組”。第二組為“加油組”。第三組為“追趕組”。將三組之間的間隔距離定為“100米”、“50米”,第一組第一名同學手舉彩旗做領跑,男生跑距定為“1000米”,女生跑距定為“800米”。成一路縱隊進行,教師鳴哨,三組學生在各自的范圍內同時出發(fā),在“1000米”距離內奪到彩旗組為優(yōu)勝組,游戲采取三局二勝制,男女生循環(huán)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時,就會把注意力由跑步轉移到游戲上,實現了注意力的轉移,疲勞隨之也發(fā)生轉移,為了本組能爭取勝利,既激發(fā)了同學們不甘認輸的心里,又能使學生在游戲時,忘記了身體上的種種不適,全身心地投入,在不知不覺當中完成耐久跑練習,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意志力。
樹立信心法: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根據教學的不同要求,可采用不同組合的變速跑,發(fā)展速度耐力,提高奔跑的能力。如:“200米快+200米慢跑完800米”。教師可利用學生慢跑時,適時、適度地運用表揚和激勵的方法,用贊美的語言,激勵的話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消跑時的恐懼心里,讓學生樹立信心,學生在跑中哪怕是一點進步,也要抓住機會進行及時表揚和鼓勵。比如說:“你完成得很好,老師為你今天的表現感到驕傲,”“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等來增加學生的信心,教師的表揚和鼓勵,足以讓一個身心疲憊的人渾身充滿力量,使其充滿自信,看到希望。鼓足勇氣朝著前方奮力跑去,順利沖過終點。同時也能使他們在練習當中磨練堅強的意志,增強意志力。
自然地形法:利用本校的地理位置,我校是一個地處三面環(huán)水,一面依山的小島上,周圍有許多茶園、竹林、木子樹、草坪等,其它學校可利用臺階、走廊、綠化樹等。教師根據這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我們在優(yōu)美的公園里自由奔跑”。學生的注意力會因為周圍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而分散,感受和在田徑跑道上的截然不同。他們會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完成耐久跑練習。他們的意志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課外作業(yè)法:在耐久跑教學中,光靠每周二、三節(jié)體育課是不夠的。一般來說;對意志力比較強的同學,他們都能完成任務,而一些體力不佳,意志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布置課外作業(yè),要求他們每天安排3—5分鐘的跑步練習,這樣在他們大腦里建立起跑的意識,對耐久跑產生興趣,克服怕的畏懼心理。一旦興趣產生了,他們的意志力也加強提高了。
經過以上幾種耐久跑方法練習之后,不但能提高學生耐久跑的能力,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練習耐久跑的興趣,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既敢于參與競爭,又善于競爭,在競爭中增強耐挫能力,具備達到能吃苦,不屈服的優(yōu)良品質。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把這一能力轉移到其它方面上,更好地發(fā)揮體育的功能,使每個同學都能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