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藝斌,馮 茹,王 爽,宋 剛
(1.大連大學 a.旅游學院;b.經濟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2.大連理工大學 21世紀發(fā)展研究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4)
遼寧和諧社會建設的綜合評價
單藝斌1a,馮 茹2,王 爽1b,宋 剛2
(1.大連大學 a.旅游學院;b.經濟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2.大連理工大學 21世紀發(fā)展研究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4)
依據和諧社會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構建和諧社會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結合相關統(tǒng)計數據對遼寧省和諧社會的發(fā)展進程、現狀以及區(qū)域發(fā)展水平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旨在探尋遼寧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建立良好的評價標準,促進和諧社會發(fā)展目標的實現。
和諧社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綜合指數法;遼寧
和諧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目的就是依據和諧社會的具體要求,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對和諧社會要求的諸多方面進行量化或者定性評價。[1]通常而言,研究始于社會需求。綜合評價問題的研究也是如此,它始于人們對于綜合反映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的需要。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的綜合評價理論與應用做了大量研究。[2-3]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評價的具體目的是評價區(qū)域發(fā)展現狀和預測區(qū)域的發(fā)展趨勢。[4]對遼寧和諧社會建設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就是根據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和諧社會指標體系,求得遼寧和諧社會綜合指數,對遼寧和諧社會建設現狀進行綜合描述與評判,為推動遼寧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可靠的依據。
運用指標體系對和諧社會進行評價時涉及如何對于多指標進行綜合的問題。因此,本文采用一種常見的綜合評價方法——綜合指數法。一般來說,綜合指數法的結果能夠科學地反映客觀情況,具有很強的可比性。[5]通過確定和諧社會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目標值及權重,并用指標的實際值與目標值之比計算出相對比率,即可計算出綜合評價得分,即綜合評價得分=∑權重×(實際值/目標值)=∑權重×相對比率。[6-7]這樣就可以運用計算出的相關指標數值來評價遼寧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
筆者結合相關文獻[8-11]構建了和諧遼寧實用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已經確定的各個指標的目標值,以及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的各個指標的權重,結合表1中各指標的實際數據,對和諧遼寧建設的進程進行綜合評價。表1中各項評價指標的名稱如下:C1為萬人擁有律師數(單位:人);C2為基尼系數;C3為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比(單位:以農為1);C4為高中階段畢業(yè)生性別比(單位:以女性為1);C5為城鎮(zhèn)基本養(yǎng)老保險覆蓋率(單位:%);C6為每千人口擁有醫(yī)院床位數(單位:張);C7為人均GDP(單位:元);C8為萬人專利授權數(單位:項);C9為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消費支出比重(單位:%);C10為R&D經費占GDP比重(單位:%);C11為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單位:%);C12為離婚率(單位:%);C13為萬人刑事案件立案率(單位:件);C14為萬人火災和交通事故死亡率(單位:人);C15為萬元GDP綜合能耗(單位:噸標準煤/萬元);C16為森林覆蓋率(單位:%);C17為人均耕地面積(單位:畝/人);C18為環(huán)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次數(單位:次);C19為生活垃圾無公害化處理率(單位:%);C20為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單位:%)。
表1 1998—2007年和諧遼寧實用指標體系實際數據
注:數據來源于1999—2008年《遼寧省統(tǒng)計年鑒》、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遼寧省教育年鑒》、遼寧省環(huán)境狀況公報。其中帶*號的數據是各種數據資料中的缺失數據,故采用插值法推算。
根據表1的數據,采用綜合指數法,計算出1998—2007年各年和諧遼寧綜合得分,見表2。從整體來看,在1998—2007年間和諧遼寧建設進程綜合得分主要在0.64~0.74之間波動,波動幅度不大。分階段來看,1998—2000年間和諧遼寧綜合得分有所減少;從2001年起,雖然經歷了2002年的略微降低,但整體向上發(fā)展趨勢較為明顯,未來預期較為理想,可能會進入快速增長軌道。
表2 1998—2007年遼寧和諧社會建設綜合得分
從每個分系統(tǒng)來看(見表3),1998—2007年間,整體發(fā)展趨勢良好,但各系統(tǒng)都有一定的變化。其中,社會公平系統(tǒng)基本沒有變化,保持在約0.9分,發(fā)展比較均衡,但沖刺滿分還有一定難度,需要有關方面足夠重視;社會保障系統(tǒng)基本處于持續(xù)增長趨勢,尤其后幾年增速有所提高;社會活力系統(tǒng)也持續(xù)增長,前幾年增長緩慢,2007年增長速度大幅提高,若能保持這樣的速度增長,實現和諧社會指日可待;社會穩(wěn)定系統(tǒng)波動幅度較大,經歷了先降低又上升的發(fā)展過程,拐點在2002年出現,但是最近兩年增長勢頭猛進,說明有關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政策作用明顯;生態(tài)和諧系統(tǒng)基本保持增長,在2003年達到最高水平,中間略有下降,但在國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未來還將進一步保持增長態(tài)勢。
表3 1998—2007年遼寧和諧社會建設各分系統(tǒng)綜合得分
2007年,遼寧省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一年增長14.5%,增幅創(chuàng)1994年以來的新高。城鄉(xiāng)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工作力度繼續(xù)加大??傮w來看,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社會更加和諧。為了解2007年遼寧和諧社會建設程度,筆者結合實際數據,采用綜合指數法計算了2007年和諧遼寧的綜合指數,見表4。
表4 2007年和諧遼寧綜合指數評價
整體來看,遼寧和諧社會各項指標綜合得分合計為0.705,說明到2007年,和諧遼寧的建設目標已實現70%。遼寧和諧社會建設的大方向沒有改變,早日實現和諧社會是必然趨勢,當然這也是一個長期不斷努力的過程。
從各子系統(tǒng)來看,社會保障系統(tǒng)得分0.856,居首位;其次是社會穩(wěn)定系統(tǒng),得分0.720;然后是社會公平系統(tǒng),得分0.702;再次是生態(tài)和諧系統(tǒng),為0.679;最后是社會活力系統(tǒng),為0.585。這說明遼寧省和諧社會各層面建設發(fā)展良好,只有社會活力方面需要在未來時間加大建設力度,不斷提高社會和諧程度。
從相對比率來看,相對比率反映了各個指標完成目標值的情況。按此數值由大到小排列各個指標,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人均GDP、森林覆蓋率和離婚率。遼寧人均GDP已達到和諧社會目標要求,說明遼寧省在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各項方針政策引導下經濟已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基本實現和諧社會要求,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僅次于北京、上海、廣東等幾個發(fā)達省市。森林覆蓋率能達到和諧社會目標說明遼寧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這一方面因為相關退耕還林政策得到充分落實,另一方面要歸功于遼寧天然的地理位置,加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適合植被生長,森林資源較為豐富。位于后三位的依次是萬人擁有律師數、萬人刑事案件立案率和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其中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在2007年以前一直處于不斷增長的趨勢,只有2007年驟然降低為1.13%,因此該指標在未來必然能有所增加。同時,萬人擁有律師數低下說明有必要采取積極措施加快社會法治化進程,努力增強民主法治將是今后一段時間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任務。
遼寧全省下設14個省轄市、17個縣級市,理論上可以進行所有地區(qū)的比較,但是城市越小,資料收集難度越大。因此,鑒于資料獲取的局限性,筆者選擇遼寧省省會城市沈陽和沿海開放城市大連進行城市間的橫向比較,并同時與遼寧省和全國的水平進行橫向比較,借此進一步分析和了解遼寧各地區(qū)和諧社會的發(fā)展水平。
在實施實證分析時,由于和諧社會實用指標體系涉及的指標較多,而且大多數指標都沒有各市的地區(qū)數據,從而給橫向綜合比較評價帶來困難。為了反映出地區(qū)間橫向比較的情況以及便于研究,筆者又篩選出13項指標,從而構建出和諧遼寧的簡捷評價指標體系。利用這個簡捷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沈陽市、大連市、遼寧省和全國的綜合指數法橫向比較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和諧社會簡捷評價指標體系各地區(qū)橫向比較結果
注:數據來源于2008年《遼寧省統(tǒng)計年鑒》、《大連統(tǒng)計年鑒》、《沈陽統(tǒng)計年鑒》、《中國統(tǒng)計年鑒》、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遼寧省教育年鑒》、遼寧省環(huán)境狀況公報等。其中帶*號為缺失數據,筆者采用2006年數據代替。
利用簡潔指標體系評價可知:全國的綜合得分為0.618;遼寧為0.735,與實用指標體系綜合評價得分基本一致;沈陽得分為0.849;大連得分為0.910。這進一步表明,到2007年遼寧省和諧社會建設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發(fā)展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未來有望躋身全國前列。大連作為中國東北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和諧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果,有6項指標已經實現和諧社會目標,還有5項指標達到0.9分以上,只有少數幾項指標發(fā)展速度緩慢,最低分是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這也是我國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普遍現象。在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同時,部分地區(qū)的犯罪率也可能有所抬頭,有些人趁機渾水摸魚,違法亂紀,擾亂社會秩序與安定團結。因此,如何在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控制犯罪成為大連以及眾多沿海發(fā)達城市要著手解決的問題。沈陽作為遼寧省省會,近些年來經濟發(fā)展迅猛,并且不斷探索經濟增長模式,發(fā)展第三產業(yè)。但是與一些發(fā)達城市相比,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層面上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社會保障覆蓋面不足、社會活力不夠以及生態(tài)環(huán)保力度不夠等。由此可見,沈陽未來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更應該重視相關系統(tǒng)的建設與完善,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和諧社會。
[1]侯 峰,劉利粉.和諧社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統(tǒng)計教育,2008(4):14-16.
[2]郭亞軍.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3]歐陽建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06(2):16-22.
[4]孫利娟,邢小軍.區(qū)域發(fā)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述評[J].價格月刊,2010(1):75-78.
[5]劉 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上海為例[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188-189.
[6]王 爽.中國和諧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
[7]朱孔來.對和諧社會統(tǒng)計監(jiān)測問題的思考[J].統(tǒng)計與決策,2007(5):56-58.
[8]呂祥永.中國社會和諧水平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D].濟南:山東大學,2006.
[9]辛 玲.科學發(fā)展觀下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7(17):61-62.
[10]陳 燕.長沙市和諧社會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11]齊 心,梅 松.大城市和諧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統(tǒng)計研究,2007(7):17-21.
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inLiaoning
SHAN Yi-bin1a, FENG Ru2, WANG Shuang1b, SONG Gang2
(1. a.College of Tourism; b.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Univ., Dalian 116622, China;2. Center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on the 21st Century,Dalian Univ.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According to the building principle of index system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paper set up the basic frame of index system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level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Liaoning by using the related data. It put the focus on exploring the issues cropped up in Liaoning'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etting up new evaluation criterion and achieving the development targets of harmonious society.
harmonious socie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Liaoning
1671-7041(2010)05-0075-04
C812
A*
2010-04-21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
(L08BTJ014)
單藝斌(1958-),女,遼寧錦州人,教授;
E-mailsyb99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