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凌(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430068)
英語水平較高的專業(yè)學生,盡管掌握了大量的詞匯和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卻仍無法寫出與其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相當?shù)奈恼?。這種輸入與輸出能力發(fā)展的不平衡、外語表達能力嚴重滯后其思維能力的現(xiàn)象,長期困擾著我國外語教學界。
隨著詞塊教學逐漸受到重視,研究者普遍認為詞塊的積累與使用能極大地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羅鳳文等(2002)針對英語學習者在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的轉(zhuǎn)換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二語習得理論為基礎,以詞匯教學為切入點,對實驗數(shù)據(jù)和樣本進行分析,探索了詞匯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即詞塊教學對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語言輸出能力具有促進作用。李紅葉(2004)針對大學生英語主動詞匯量少的現(xiàn)狀,提出無論在詞匯題型的設計中還是在課堂詞匯教學中都應以詞塊為單位,以此提高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能力。李太志(2006)發(fā)現(xiàn):語塊在外貿(mào)等專門用途英語寫作教學中具有切實可行并行之有效的優(yōu)勢,認為以詞塊為單位進行的產(chǎn)出性題型訓練教學法的應用將有助于商務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
詞塊具有較為固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限制、穩(wěn)定的搭配意義和特定的語用環(huán)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能減輕工作記憶在寫作過程中進行信息處理的壓力,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還能幫助其減少由于母語負遷移而引發(fā)的錯誤,從而提高語言表達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地道性。
通過對湖北工業(yè)大學英語專業(yè)三年級學生總計62篇習作進行定量分析,試圖探究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詞塊能力與其寫作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一)目的
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是:詞塊與英專生的寫作質(zhì)量是否相關?不同類型的詞塊對英專生的寫作質(zhì)量是否具有相同影響?如果不是,分別具有何種影響?
(二)研究工具
研究者從湖北工業(yè)大學英語專業(yè)三年級隨機抽取兩個班的高級寫作期末考試試卷作為研究語料,共62份。為確保測試成績的信度效度,受試的試卷密封后分別由3位教師根據(jù)專業(yè)英語八級的評分標準評分,然后通過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13.0分析3位老師給分的相關性,取相關性高的兩位教師的分數(shù)的平均值作為每位學生的最后成績。
(三)數(shù)據(jù)分析
研究者按照多字短語、限制性短語、約定俗成表達法、句子構(gòu)建者、搭配五類分別找出學生作文中的詞塊并進行統(tǒng)計,然后運用SPSS13.0分析學生正確使用詞塊的總數(shù),及各類詞塊總數(shù)與學生成績之間的相關性。
(一)英專生的詞塊運用能力與其寫作水平顯著相關
表1 詞塊運用能力與其寫作水平的相關性
表1顯示,正確使用詞塊的總數(shù)與學習者的寫作水平有特別顯著的相關性,其雙尾檢測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為.551,在0.01的水平上顯示出兩者不相關的機率為.000。這證明學習者的詞塊能力是決定其寫作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一結(jié)果也間接驗證了Altenbery的發(fā)現(xiàn),即:英語自然話語中有80%由各類板塊結(jié)構(gòu)組成。既然詞塊在日常表達中占據(jù)如此大的部分,正確靈活地掌握它們必然有助于學習者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
英語教師常常抱怨學生英語寫作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內(nèi)容空洞、選詞錯誤、缺乏連貫、句式單一等。馬廣惠和文秋芳在調(diào)查學習者的漢語寫作能力、英語口語能力、英語表達詞匯水平及英語領會知識和能力對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時指出,上述問題都歸因于學生的詞匯量匱乏。國外許多致力于英語寫作的研究者也指出 EFL學習者在英語寫作中遇到的很多障礙都源于其有限的詞匯量。
然而,也有學者發(fā)現(xiàn)即便是掌握了大量詞匯和扎實的語法知識的高級學習者也寫不出令人滿意的文章。其中,劉紹龍和濮建忠就把這種語言能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歸因于學習者欠科學的學習積累詞匯的方法,即孤立地學習記憶詞匯。Nation在對本族語者所掌握的詞匯知識進行了研究后指出,二語學習者在詞匯使用方面要達到本族語者的程度,就應掌握每一個詞4個方面的8種詞匯知識,即:(1)形式方面(語音、拼寫);(2)位置方面(語法、搭配);(3)功能方面(頻率、得體);(4)語義方面(概念、聯(lián)想)。這八種詞匯知識既包括接受性知識又包括產(chǎn)出性知識。秦學鋒、魏懷璽通過對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二語詞匯深度習得意識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接受性;在產(chǎn)出性詞匯知識方面,他們對語音、拼寫、搭配和語法有較強的習得意識,其他方面則相對較弱;在產(chǎn)出性詞匯知識方面,他們對語音、拼寫、搭配和語法有較強的習得意識,其他方面則相對較弱。
上述學者對二語詞匯的學習指明了方向。然而,中國學習者學習英語的難度很大。Joyce Merrill Valdes曾經(jīng)非常形象地描述學習外語的艱難性:“一旦讓人置身于一個全新的文化體系,他可能會生氣,沮喪,害怕,好奇,恍惚,排斥,迷茫。如果他還被要求學習這里的語言,他的上述反應則會更加強烈,因為他要同時面對兩個他一無所知的體系。只要這種困境不解除,這門語言是無法學通的?!蔽幕瘺Q定思維,而思維模式又決定表達方式。對于中國學習者來說,二語環(huán)境的缺失很難使其獲得足夠的文化輸入,其對語言的感悟通常只能停留在淺層次。因此,孤立地記憶詞匯只能使語言使用者在輸出時倍感力不從心,捉衿見肘。更何況高級學習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其認知能力決定其所涉及的話題廣泛而具有一定深度,一旦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時,常常不知如何表達,于是只能依賴母語——中文,而中英兩種語言差異顯著,其結(jié)果就是在寫作中出現(xiàn)大量的中式英語。
詞塊為二語學習者提供了一條捷徑。因為詞塊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具備整體提取的優(yōu)勢。只要學習者積累足夠的常用詞塊,即使對詞塊里的詞與詞之間的關聯(lián)不十分清楚,也不影響其準確表達,并且能減少因連詞成句而犯的銜接與搭配類的錯誤。例如:
I prefer the general education rather to the specialist education,because learning profound knowledge at different fields would make your lives fuller and colorful.
該句思路清晰,共24個單詞。學生一個詞一個詞地連詞成句需要做23次拼接,同時也存在23個犯錯的機率。倘若學生平時積累時把prefer+n.(pron.)/V-ing+to+n.(pron.)/V-ing//prefer+to do sth.+rather than+do sth.,general education,specialist education,acquire knowledge,extensive knowledge,in the field,enrich one's life 當成整塊來記憶,同樣的意思學生在構(gòu)句時會更輕松、更準確、更地道。
I prefer the general education to the specialist education,because acquiring extensive knowledge in different fields would enrich our lives.
(二)不同類詞塊與寫作質(zhì)量的相關性各不相同
為了更具體清晰地研究詞塊與寫作質(zhì)量的關系,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五類詞塊與寫作質(zhì)量的相關性。需要強調(diào)的是:本研究是在綜合Nattinger&DeCarrico和濮建忠對詞塊分類的基礎上提出五種分類。雖然Nattinger&DeCarrico因為強調(diào)詞塊的語用功能而把搭配劃分在詞塊之外,但鑒于中英表達在搭配習慣上的巨大差異,搭配的積累同樣有助于學習者減少出錯的機率。故針對本國的具體情況,采納濮建忠的觀點,將搭配包括在其中。這五類詞塊分別是多字短語、限制性短語、約定俗成的表達法、句子構(gòu)建者、搭配。
從表5和表6中的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可以看出,句子構(gòu)建者(Pearson Correlation=0.379)和搭配(Pearson Correlation=0.376)與寫作水平呈現(xiàn)相關性,在0.01的水平上顯示出兩者與寫作質(zhì)量不相關的機率分別為0.002和0.003;表2顯示多字短語與寫作水平也呈相關性(Pearson Correlation=0.280),在 0.05的水平上顯示出兩者與寫作質(zhì)量不相關的機率為0.028;表3、表4則表明學習者的寫作水平與約定俗成表達法(Sig.=0.250)和限制性短語(Sig.=0.271)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表2 多字短語與寫作水平的相關性
表3 約定俗成表達法與寫作水平的相關性
表4 限制性短語與寫作水平的相關性
表5 句子構(gòu)建者與寫作水平的相關性
表6 搭配與寫作水平的相關性
以上各表不僅反映出各類詞塊與寫作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也反映了目前國內(nèi)英語寫作教學的一些現(xiàn)狀。
多數(shù)句子構(gòu)建者和多字短語在文章中起著搭建篇章主要框架的作用,標明較高層次的信息,包括提出話題、轉(zhuǎn)換話題、闡述話題、總結(jié)話題、評價話題等等。表5、表6的分析結(jié)果顯示邏輯嚴密的宏觀框架是好作文的基本保證,并且這種邏輯框架在英文中必須通過各種聯(lián)接手段明顯地標志出來。而中國學習者用英文寫作時往往受漢語篇章只強調(diào)“意會”不求“形合”的思維影響,直接將句子一個接一個地擺在一起,缺乏表明句間關系、篇章銜接關系的表達,犯了英文組織篇章的大忌。
搭配與英文作文質(zhì)量的相關性也源于中英搭配習慣的差異。幾乎每位英語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面對學生提出的有些搭配問題,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確切的答案,只能說:“這是習慣用法?!贝钆涞臒o從解釋源自隱藏在搭配后的概念隱喻。以“Please invest your time carefully”為例,為什么能用表示金融的詞:投資(invest)與時間(time)搭配呢?因為,在英文里有這樣一個隱喻概念: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其它的常用搭配也證實了這一概念隱喻:waste time、save time、spend time、run out of time、cost somebody some time。然而,二語文化環(huán)境的缺失使得學生和老師都無法掌握所有的隱喻概念,因此,目前能做的就是收集并記憶搭配,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在“不知就里”的情況下少犯甚至不犯錯誤。當然,這也給英語教學界一個提示:概念隱喻也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約定俗成表達法包括諺語、警句、社交套語等,其意義簡練、富有哲理。如果能在文中合理地使用,可以使表意流暢、確切而韻味無窮。比如:事實勝于雄辯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吃一塹,長一智 A fall into a pit,a gain in your wit;君子之交淡如水水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然而,大多數(shù)的學生根本不知如何使用約定俗成表達法,有些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英語改寫,有的干脆逐字逐句的死譯,有的甚至曲解了原義,胡亂套用。下面的句子在學生的作文中屢屢出現(xiàn):d'rather be the tap than the tail of a peacock、nothing in knowledge out of experience、Better to teach one how to fish than to give him fish,這種對約定俗成表達法的草率處理破壞了篇章意思的完整性。
既然詞塊的運用能極大地提升英語寫作的質(zhì)量,為什么不同詞塊分類與作文質(zhì)量的相關程度不同,有的甚至沒有必然的相關性呢?這顯然不表示限制性短語和約定俗成表達法在英文中可有可無。作為詞塊的兩類,它們同樣具有整體提取的優(yōu)勢,同樣有助于提高寫作的流利性和準確性,而且約定俗成表達法還能加強輸出的表現(xiàn)力。事實上,本研究的分析結(jié)果顯示出了學生對于詞塊中搭配、句子構(gòu)建者及多字短語的掌握程度有差別,而對于限制性短語和約定俗成表達法的掌握程度則沒有高低之分。究其原因,教師和學生對前三者比較重視。一直以來,搭配就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對于高水平的學習者;而強調(diào)銜接手段也是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重點,無論教師還是寫作教科書、參考書都把各種表示邏輯關系的銜接手段進行了歸納整理。這樣,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能很快吸收這些知識并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運用這三類詞塊的能力也相對較差,寫作質(zhì)量也就顯現(xiàn)出優(yōu)劣之分。
限制性短語和約定俗成表達法雖然都與寫作質(zhì)量不相關,但卻反映了不同的問題。表7顯示學生在運用限制性短語和約定俗成表達法這兩類詞塊時存在顯著差異(差值的95%置信區(qū)間下限和上限分別為-2.33224和-1.34518,另:雙尾t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00,遠遠小于0.05)。從表8對兩者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限制性短語的掌握普遍較好(mean=2.2581),而對約定俗成表達法的掌握普遍很差(mean=0.4194)。
表7 限制性短語和約定俗成表達法的配對樣本t檢驗
之所以約定俗成表達法在學生習作中所占的比例少,一方面,約定俗成表達法在文章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本身數(shù)量相對較少;另一方面,英語教學界普遍存在一個誤區(qū):認為只有高水平的二語學習者才有必要掌握約定俗成表達法。這種忽視導致學習者對此類詞塊的掌握相當薄弱。表現(xiàn)在寫作上,學習者幾乎不用,一旦需要運用時,學習者就生硬地將中文約定俗成表達法翻譯成英文。例如:Opportunities have for prepared minds、Nothing in knowledge out of experience,而正確的表達分別應該是:Chance/Opportunity favors only the prepared mind、Genuine knowledge comes from practice.
表8 限制性短語和約定俗成表達法的描述性統(tǒng)計
分析結(jié)果表明,作為高水平的英語學習者,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語言輸入能力及認知能力都已達到相當水平,但中英表達習慣的巨大差異仍然是學生準確輸出的障礙,更不要說能達到本族語者那樣的地道水平了。詞塊,作為形式與功能的結(jié)合體,同時具備語意語用功能,有效地幫助英語專業(yè)學生克服了中式思維的影響,確切地說是幫助學習者減少了綴詞成句的機率,從而減少了學習者在輸出過程中依賴母語的機率。
通過以語料分析為基礎,分別從英語寫作的難度系數(shù)、詞塊的特征與功能、高級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水平和狀態(tài)等方面進行剖析,發(fā)現(xiàn)詞塊特別有助于像中國這樣缺乏外語語言環(huán)境的國家的外語學習者學習外語,也特別有助于像英語專業(yè)學生這樣的高級學習者突破學習的瓶頸,順利渡過其學習過程中的“高原期”。最后,本研究顯示出各類詞塊與英語寫作質(zhì)量的相關性不同,反映了我國目前英語詞塊教學中尚存亟待加強的部分,為今后的詞塊研究與教學提供一手資料,同時也希望能為我國的外語寫作教學提供新思路。
[1]Altenbery,B.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The evidence of recurrent word combinations[M]//A.Cowie(eds).Phraseology:Theory,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Henry,A.R.Second language rhetoric in process:A comparison of Arabic,Chinese,and Spanish[M].New York :Peter Lang,1993.
[3]Joyce Merrill Valdes.Culture bound[M].London:CUP,1990.
[4]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5]Nattinger,J.R.&DeCarrico,J.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Raimes,A.What unskilled ESL students do as they write:A classroom study of composing[J].TESOL Quarterly,1985(19):229-258.
[7]Zamel,V.The composition processe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Six case studies[J].TESOL Quarterly,1983(17):165-187.
[8]段士平.國內(nèi)二語語塊教學研究述評[J].中國外語,2008(4):63-67,74.
[9]劉紹龍.論二語詞匯深度習得及發(fā)展特征[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6).
[10]馬廣惠,文秋芳.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34-39.
[11]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聯(lián)接、搭配及詞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6):438-445.
[12]秦學鋒,魏懷璽.英語專業(yè)學生二語詞匯深度習得意識實證研究[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46-148.
[13]楊曉榮.從答卷看教學-TEM4-93作文閱卷手記[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4):70-72.
[14]楊玉晨,聞兆容.中國學生英文寫作的句子類型及分析[J].現(xiàn)代外語,1994(1):39-42,67.
[15]張在新,等.我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4):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