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賢勇,王 文,孫統(tǒng)慶
(江蘇中江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0036)
秦優(yōu)11號屬半冬性甘藍型三系雜交油菜品種,由咸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和三原縣種子公司育成,不育系2168A為細胞質(zhì)雄性不育系,商品油菜籽含油量44.6%~45.3%,芥酸含量0.0%~0.1%,硫苷含量25.68~25.73μmol/g,為高含油率的“雙低”雜交油菜。2008年通過陜西省、江蘇省和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江蘇全省種植。但是,由于自身特性和許多不良因素的影響,對該品種純度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而制種過程中去雜保純以及種子成熟收獲后純度鑒定工作尤為重要,并且必須建立嚴格的質(zhì)量跟蹤檔案?,F(xiàn)將秦優(yōu)11號去雜保純和純度鑒定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秦優(yōu)11號親本種子不育系為2168A,恢復系為5012C,由陜西省咸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和三原縣種子公司提供,實行了嚴格的植物檢疫,2008年和2009年正季純度鑒定都在99%以上。
秦優(yōu)11號制種基地位于陜西省三原縣,四季分明,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好,同時擁有天然的隔離屏障,是雜交油菜理想制種基地。為杜絕周邊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白菜、自生油菜等)的影響,要在秦優(yōu)11號親本抽薹前連根帶蔸徹底清除。
秦優(yōu)11號每年制種面積均達1 000畝,涉及農(nóng)戶多,去雜除劣工作貫穿于生育期的整個過程,公司專門安排技術員進行指導監(jiān)督。苗期和蕾薹期根據(jù)親本生長形態(tài)特征拔除母本行中的白菜型株,多頭株,葉色差異明顯株,長相高大、株形松散、花蕾飽滿的植株,父本行中的變異株。在初花前5~7天,主花序花蕾明顯時進行打頂保純工作,避免微量花粉對純度的影響。2008年和2009年制種基地都遭遇了“初春低溫”,造成不育系轉育嚴重,對花蕾飽滿、肥大的植株采取重打頂甚至二次打頂措施。花期著重去除母本行里的保持系株、微量花粉、優(yōu)勢株及其他雜株,拔除父本行里的異品株和變異株。成熟期全面清理前期遺留的各種雜株、異常蘿卜角果株及開反花的種間雜株。
收獲時避免機械混雜,父本終花后及時砍去,清理出田,并檢查一二次。2008年正是由于宣傳不夠,管理不嚴,監(jiān)督不力,出現(xiàn)了少量恢復系混入雜交種的現(xiàn)象。當母本田塊有80%左右的角果黃熟時進行收獲,各田塊單獨堆放,分場脫粒,避免機械混雜。
5月10日左右,在制種基地按片區(qū)差異,采用5點取樣法選定取樣田塊,每塊田取5點,每點取5株,隨機分上中下部位采取黃熟角果,曬干,脫粒,混合均勻,在青海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試驗地進行種植鑒定。搶早播種,確保通過春化。每個樣品播1 000粒左右,不間苗,少施或不施基肥,不追氮肥,促使早開花,植株瘦弱有利于鑒定。在蕾期和花期根據(jù)秦優(yōu)11號品種特征特性進行純度鑒定。
正季鑒定在我公司六合基地于當年9月份到來年4月進行,每個樣品播1 000粒左右,不間苗,少施或不施基肥,不追氮肥。對入庫樣品同時進行直播和移栽鑒定,同時不育系和恢復系各播一小區(qū)用于對比,在苗期至盛花期根據(jù)雜交種的特征和育性表現(xiàn)進行純度鑒定。
本公司利用SSR分子標記技術對秦優(yōu)11號的雙親及F1進行了引物篩選和純度檢測技術的研究,篩選出引物BN12和BN1表現(xiàn)為穩(wěn)定的共顯性 (見圖1),經(jīng)過兩年與田間種植鑒定結果的對比,誤差均在容許誤差范圍內(nèi),這表明篩選的SSR標記完全可以用于秦優(yōu)11號雜交種純度的快速、準確鑒定。
圖1 引物BN12(A)和BN1(B)的篩選結果
以本公司正季純度鑒定結果為標準參考值,分析發(fā)現(xiàn)青海鑒定結果及200株幼苗SSR分析結果與標準參考值之間的差值均在允許誤差范圍內(nèi) (見表1)。青海鑒定周期長,費用高,樣品質(zhì)量不能代表最終收購樣品質(zhì)量;正季鑒定結果準確,但結果滯后于銷售;而SSR技術穩(wěn)定可靠,對DNA質(zhì)量要求不高,時間短效率高,最大優(yōu)點在于可以將恢復系鑒定開來,避免了產(chǎn)量上的損失,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表1 秦優(yōu)11號純度青海、江蘇與SSR鑒定結果比較
秦優(yōu)11號純度的保證以田間控制為重中之重,嚴把親本關,安全隔離,嚴格去雜除劣,避免機械混雜,后期借助于異地鑒定、正季鑒定及SSR鑒定技術,做到心中有數(shù),將優(yōu)質(zhì)種子投放到市場中去,增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