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煒
司馬懿裝病
魏國的大將司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剛剛掌權的時候,曾經征召司馬懿出來做官。那時候,司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應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裝得了風癱病。曹操懷疑司馬懿有意推托,派了一個刺客深夜闖進司馬懿的臥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刺客還不相信,拔出佩刀,架在司馬懿的身上,裝出要劈下去的樣子。他以為司馬懿要不是風癱,一定會嚇得跳起來。司馬懿也真有一手,只瞪著眼望了望刺客,身體紋絲兒不動。刺客這才不得不相信,收起刀向曹操回報去了。司馬懿知道曹操不肯放過他。過了一段時期,讓人傳出消息,說風癱病已經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時候,他就不拒絕了。
司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擔任了重要職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馬懿已經是魏國的元老。由于他長期帶兵在關中跟蜀國打仗,魏國兵權大部分落在他手里。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當了大將軍,司馬懿當了太尉。兩人各領兵三千人,輪流在皇宮值班。曹爽雖然說是皇族,但論能力、資格都跟司馬懿差得遠。
開始的時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馬懿,有事總聽聽司馬懿的意見。后來,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說:“大權不能分給外人??!”他們替曹爽出了一個主意,用魏少帝的名義提升司馬懿為太傅,實際上是奪去他的兵權。接著,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職位。司馬懿看在眼里,裝聾作啞,一點也不干涉。
曹爽大權在手,就尋歡作樂,過起荒唐的生活來了。為了樹立他的威信,他還帶兵攻打蜀漢,結果被蜀軍打得大敗,差點全軍覆沒。司馬懿表面不說,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紀也確實老了,就推說有病,不上朝了。曹爽聽說司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畢竟有點不放心,還想打聽一下太傅生的是真病還是假病。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掃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親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馬懿既然病得厲害,當然也沒有人請他去。哪兒知道等曹爽一幫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擻精神,帶著他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率領兵馬占領了城門和兵庫,并且假傳皇太后的詔令,把曹爽的大將軍職務撤了。
楊信裝啞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玩了一回“杯酒釋兵權”的把戲,便解除了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鐸等人的兵權,送其錢糧,讓他們回家養(yǎng)老。但是,兵馬還得有人帶,于是新皇帝提拔了一批原來的中下層軍官。最重要的崗位——殿前都虞侯一職,先由張瓊頂替。張瓊救過趙匡胤的命,不識字,性耿直。但兩年之后便被皇帝賜死。留下的空位,由楊信來頂替。楊信既沒有老將們的赫赫戰(zhàn)功,也沒救過皇帝的命,這個活兒,真是沒法干。
楊信上任不久,忽然染上怪病,嗓音功能遭到破壞。宋太祖看到楊信雖然不能說話,但身體其他部分正常,不耽誤使用,于是保留了其原職。第二年,又進一步授給他節(jié)度使一職。蒙受如此恩典,口不能言的楊信更加謹事朝廷。據說,楊信有個家童具有體察主人動向的能力,每每入朝上奏,或在軍中傳令,只消楊信展開手掌比劃幾下,該人就能準確地表達出主人的話語,所以不僅不影響對太祖表忠心,而且能夠自如地掌控軍隊。
楊信這一啞,就是11年,雖然從他的履歷上看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戰(zhàn)功,但他最終成了武將中軍銜最高的人物。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就在臨死前一天,楊信多年的失音頑疾突然消失,就像當初患病一樣迅速。此時,趙匡胤的弟弟已經登基坐殿,是為宋太宗。太宗皇帝聞訊十分驚詫,馬上來其家探視。楊信對太宗表達了自己感念兩朝的知遇之恩,說到感慨處不禁淚流滿面……
時隔千年,翻看楊信的資料,越看越讓人生疑,如果他真是啞巴的話,何以在死前突然又能說話?這就難免不使人猜測:素來謹慎的楊信看到前任的悲慘結局,便以裝啞來保護自己,而宋太祖在楊信變“啞”之后,也確實更加信任他,不僅賜以巨款,而且將殿前司最高職位也交給他。讓他成了為數不多得到善終的人中的一個。
王文韶裝聾
清代的王文韶裝聾也裝得“奇妙”。王文韶歷經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在地方做過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在朝廷做過尚書、大學士、軍機大臣,官運亨通,顯赫一時。據李伯元《南亭筆記》記載,王文韶一進入清廷權力中樞軍機處后,就“耳聾愈甚”。一日,二大臣爭執(zhí)一事,相持不下,西太后問王文韶意見如何,他莞爾而笑,不作答復。西太后再三追問,他仍笑而不答。西太后說:“你怕得罪人?真是個琉璃蛋!”他仍笑如前。
很顯然,王文韶裝聾意在躲事避風頭,首鼠兩端,誰也不得罪,以此來避免被同僚傾軋??梢哉f,王文韶的裝聾是當時清朝官場圓滑趨避之風的一個縮影。但與楊信裝啞不同的是,王文韶的裝聾被人識破了,并因其圓滑模棱至極,被譏為“琉璃球”、“琉璃蛋”。但識破歸識破,譏諷歸譏諷,王文韶做官卻做得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只升不降。
摘自《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