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金奧尼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了42集的電視劇《再生緣之孟麗君傳》(或名《再生緣》、《劍俠奇緣》等)[1],由李惠民、謝益文執(zhí)導,李冰冰(飾孟麗君)、黃海冰(飾皇甫少華)、陳龍(飾劉奎璧)、高鑫(飾皇上)、石小群(飾蘇映雪)等主演?!对偕壷消惥齻鳌废蹈鶕?jù)清代乾隆年間杭州才女陳端生的長篇彈詞《再生緣》改編。改編是第二次創(chuàng)作,改編本必然會打上改編者及其生活時代的烙印。電視劇《再生緣之孟麗君傳》亦不例外。在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主題、人物形象等方面,《再生緣之孟麗君傳》對陳端生原著皆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因面向于不同時代的觀眾(或讀者),電視劇《再生緣之孟麗君傳》與彈詞《再生緣》可謂各有千秋。
一
彈詞《再生緣》中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是在元成宗年間。元代云南昆明,龍圖閣大學士孟士元有女孟麗君,蘭襟蕙質,冰雪聰明,十五歲時成了皇甫少華與劉奎璧爭聘的對象?;矢遗c劉家同時遣媒求婚,孟士元無以為擇,決定比箭射柳,結果皇甫少華奪得宮袍,被孟家選定為婿。劉奎璧不甘失敗,遂設計陷害皇甫少華,放火燒少華未遂,又假手其父國丈劉捷(其長女劉燕珠是元成宗的皇后),適值番邦侵犯山東,劉捷薦皇甫敬掛帥出征,又誣告兵敗被擒的皇甫敬叛國降敵,元成宗下旨抄斬皇甫一家,少華先期逃走??低ㄟ^皇后劉燕珠使元成宗下旨,將麗君賜配于他。麗君男裝逃走,化名酈君玉,表字明堂,潛逃途中,被富商康信仁螟蛉為子。后捐監(jiān)應考,連中三元,欽賜翰林修撰。因治愈太后之病,擢升兵部尚書。復因薦賢之功,再升為保和殿大學士,位列三臺。她做官心切,故與父兄、翁婿同殿為臣卻拒絕相認。后來父母與少華等都懷疑她就是孟麗君,便想方設法逼她現(xiàn)身。一場場驚心動魄而又跌宕起伏的試探與反試探的斗爭在雙方展開。終因勢單力薄,孟麗君中皇太后與皇后之計,被宮女脫靴驗出真身。懷有私心的成宗帝中途截取脫靴消息,次日私訪酈君玉,不許她承認是孟麗君,以便納之為妃。麗君則在皇上面前咬定自己是少華之妻,拒絕入宮為妃,答應三天后上本奏明情況。當時她氣苦交加,吐血如潮。情節(jié)發(fā)展至此,陳端生卻停下了她的生花妙筆,孟麗君的故事“懸而未決”,《再生緣》成了一條無尾神龍。
在電視劇《再生緣之孟麗君傳》中,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被安排在明代。明代江南蔣州,新郎官劉奎璧奉旨迎娶江南巡撫孟士元之女孟麗君,喜轎中哀哀怨怨的孟麗君透過大轎的后窗,穿過送親的人群,仿佛見到了日夜思念的少華,孟麗君急忙找個機會下轎,跟情同姐妹的孟府丫頭蘇映雪互換裝束。接著,以倒敘的手法回轉至一年前:皇甫少華騎馬趕路途中無意打翻了孟麗君采集的花露,兩人因此結緣,互生情愫。蘇映雪奉孟士元之命來尋找孟麗君,途中偶遇劉奎壁,兩人因一只受傷的小鳥而結識,劉奎璧誤以為蘇映雪是孟小姐并對她一見鐘情。劉家與皇甫家都到孟府求親,孟士元恐傷和氣,無從決斷,孟麗君提議比武招親。少華技壓群雄,贏了比武,成為孟家女婿。南疆鄔必凱叛亂,來勢洶洶,邊關告急,皇上降旨命江南總督皇甫敬統(tǒng)兵出征平叛,皇甫少華隨父作戰(zhàn),因劉捷從中作梗,皇甫敬兵敗被俘,少華身受重傷。劉捷通過劉皇后和皇上身邊的紅人潘公公,上書皇上,誣蔑皇甫父子叛國投敵。梁丞相為皇甫父子求情,皇上下旨將皇甫一家押來京城候審。少華帶著滿身傷痕回到江南,又被劉府追殺。孟麗君被皇上賜婚劉奎壁?;矢﹂L華在押解途中被太子所救,來到宮中。
孟麗君出嫁劉府途中與蘇映雪換裝,四處尋找少華,聽到父母被下到州府大牢、蘇映雪投河自盡的消息,與丫環(huán)容蘭匆匆趕回蔣州城。孟麗君在牢房中見到父母,在父親的囑托下,決意為皇甫家與孟家洗雪冤情?;矢ι偃A被劉燕玉所救之后,被當作壯丁抓到邊關殺敵,與麗君不辭而別。容蘭病死,麗君萬念俱灰,欲尋短見,被一采藥的怪老漢所救。麗君偶遇因被梅杞陷害而從宮中逃出的長華,一起搭救酷像容蘭的妓院燒火丫頭香梅。妓院著火風波之后,長華決定再回宮中,與麗君分別。香梅的誤打誤撞,讓麗君見到了怪醫(yī)老康,原來他就是在山上救自己一命的怪老漢。新登基的皇上開設恩科,老康給孟麗君捐了生員,并給她取名“酈君玉”。酈君玉女扮男裝赴京趕考,被欽點狀元,供職翰林院,榜眼劉奎璧調到兵部任五品樞密之職,隨同兵部尚書赴邊關犒軍。被俘的皇甫敬為了不讓兒子誤中圈套,縱身跳下城樓,身中數(shù)箭,為國捐軀。劉奎璧發(fā)現(xiàn)邊關立功之人王少甫竟是皇甫少華,將其押回京城。少華被打入死牢。因孟麗君、梁丞相、長華(默妃)等的求情,以及皇甫敬的遺體被運送回京,皇上親自平反了皇甫家冤案,封皇甫少華為御林軍統(tǒng)領,又為受到皇甫家一案牽連的孟士元一家平反。孟麗君與皇甫少華,幾經(jīng)磨難,連手挫敗武勝王的陰謀,稽查鹽案,平定邊患,制服劉捷。劉奎璧一心要為父報仇,私通梅妃,處心積慮陷害麗君與少華。劉奎璧從蘇映雪口中得知酈君玉就是孟麗君,揭穿了酈君玉女扮男裝之事。朝堂之上,百官要求懲處孟麗君,孟麗君慷慨陳詞,撞柱自盡。少華醒來,以為麗君已死,卻在返回故鄉(xiāng)的船上重遇麗君。
電視劇《再生緣之孟麗君傳》將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安排在明代,應當說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陳端生原著的缺陷。正如郭沫若先生在《談<再生緣>和它的作者陳端生》[2]中所指出的,在彈詞《再生緣》中,“作者對于歷史的真實性是完全置諸度外的。故事被擬訂在元成宗時代,元成宗帖木耳生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是世祖的孫子,即位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其時已經(jīng)三十歲,而書中卻說他是‘少年天子’”,“元代,漢人的地位很卑下。民分四等,蒙古人為第一等,色目人為第二等,黃河流域的居民是第三等,長江流域和以南的是第四等。在《再生緣》中,元帝竟接連以漢人為后,且在朝廷中擔任王侯將相的都是漢人,而且都是南方的漢人,此外卻看不見有什么顯赫的蒙古人。這是完全違背史實的。”[3]《再生緣之孟麗君傳》對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的改變,恰恰彌補了原著無視歷史真實性、“違背史實”的不足。
二
陳端生出身于一個頗有文學素養(yǎng)的家庭。祖父陳兆侖是雍正進士,著有《紫竹山房文集》。父親陳玉敦歷任內閣中書、山東登州府同知、云南臨安府同知等。陳端生自幼隨同祖父和父親宦游,開拓了眼界,母親汪氏又頗具文學修養(yǎng),這些都造就了陳端生出眾的文學才華?!对偕墶分忻消惥捌邭q吟詩如錦繡,九年開筆作詩文。篇篇珠玉高兄長,字字琳瑯似父親。對答如流心穎悟,語言清正性聰明”(《再生緣》,頁7),大概多少有些自況的意味。但在科舉是男性特權的封建時代,女子無論才華如何卓越,都無應試中第、為官治國的機會,對于女性不能參加科舉、角逐政治的殘酷現(xiàn)實,陳寅恪先生指出:“此固為具有才學之女子心中所最不平者,而在端生個人,尤別有更不平之理由也。”[4]乾隆時期,為了籠絡漢族,粉飾太平,特別崇獎文學,乾隆初年恩開博學鴻詞科,陳端生的祖父陳兆侖中式,名聞天下。但是,其父玉敦與伯父玉萬在科舉中未能一鳴驚人,都不過是一介舉人,其弟安生、春生、桂生等,當時年幼,未能有所表現(xiàn)。“故當日端生心目中,頗疑彼等之才性不如己身及其妹長生。然則陳氏一門之內,句山以下,女之不劣于男,情事昭然,端生處此兩兩相形之環(huán)境中,其不平之感,有非他人所能共喻者。職此之故,端生有意無意之中造成一驕傲自尊之觀念?!盵5]頗為自負的陳端生,因為身為女子,無法施展心中的抱負,故只能將心中的理想寄托在女扮男裝中狀元的孟麗君身上。“《再生緣》一書之主角為孟麗君,故孟麗君之性格,即端生平日理想所寄托,遂于不自覺中極力描繪,遂成為己身之對鏡寫真也?!盵6]孟麗君是陳端生妙手締造的理想人物,凝聚著作者對于男權社會和女性命運的深刻思考,寄托了作者對于女性前途和出路的極大希冀。
在陳端生筆下,孟麗君在女性覺醒的道路上已經(jīng)走得很遠。因治愈太后沉疴而驟升兵部尚書一事極大地增強了她的自信心。坐在受賞歸家的轎中,她揚眉吐氣,飄然自得,“我本深閨一弱女,竟能夠,三元及第拜天顏。今朝復任尚書位,也算得,世上裙釵第一人”(《再生緣》,270頁)。她那“女性的自我意識”日漸蘇醒。千百年來在封建統(tǒng)治和儒教的雙重桎梏下,女性的心理在長期的積淀中畸形化了。她們模糊了“自我意識”,安于卑微地位和當男性的附屬品,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獨立和自身存在的價值。此前孟麗君顯然也受到這種傳統(tǒng)心理的影響。但是,政治上的青云直上,喚醒了她的自我意識。她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思想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從初期的全貞、試展才學以及希望日后夫妻團聚,發(fā)展到了“何須洞房花燭夜,安心且做幾年官。九重丹陛皇恩重,做一個,赤膽忠心保國臣”(《再生緣》,270頁),開始把事業(yè)放在人生的首位,把個人的婚姻置于次要地位。
孟麗君利用兵部尚書的職權奏請朝廷掛榜招賢,少華化名王華前來應募,奪取武狀元,掛印征東。王華平定番邦,回朝封王,麗君也因薦賢之功拜相。“連中三元入翰林,飛升兵部到槐廳。胞兄草詔余為相,會榜同年尚未升。況又我身還是女,這一番,驚人事業(yè)算奇聞?!保ā对偕墶?,406頁)這位年方十八的深閨女子,思想又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相信女子不僅可以像男子一樣建功立業(yè),甚至還能做得更好。作者著意描摹了一番她的威風:“一臨內閣該員接,酈相升堂會百僚。大眾京官齊進謁,人人打拱與彎腰。蟒袍作對威儀重,紗帽齊班禮法高。肅靜俱皆垂手立,端嚴不敢展眉梢。”(同上)昔日被禁錮在閨房,按照封建禮法,除了父母兄弟之外,一個男人也不能見;今日滿朝文武,竟都在她的統(tǒng)率之下。一嘗到自由所帶來的這種甜頭,久落樊籠復返自然的她當然不甘心放棄。她太醉心于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榮耀,以至于欲將之永遠攫住。拜相之后,她將心思與精力完全投入事業(yè)之中,施展平生的才學,調和鼎鼐,燮理陰陽,力圖做一個賢相,對于個人婚姻的態(tài)度已是“這段姻緣休說起,竟只好,來生再續(xù)此生緣”(《再生緣》,478頁)?!胞惥m則是裙釵,現(xiàn)在而今立赤階。浩蕩深恩重萬代,惟我爵位列三臺。何須必要歸夫婿,就是這,正室王妃豈我懷?”(《再生緣》,607頁)至此,孟麗君徹底拋棄了婦以夫貴的傳統(tǒng)想法,完全背離了封建社會傳統(tǒng)女性的角色,認同了封建男性“拜宰相,立朝綱,平天下”的角色意識。
在酈君玉安心居相,系心國事之時,父母、兄長、翁婿等都愈來愈懷疑她就是孟麗君。孟麗君為了戴穩(wěn)這頂烏紗帽,則與之巧妙周旋,以封建而反封建,叛逆性格逐漸發(fā)展到極端,最后竟“幾口血,噴出朱唇似涌潮”(《再生緣》,973頁),決不向逼迫她回歸女性身份的勢力屈服。
《再生緣之孟麗君傳》以寫“情”為主,著重刻畫的是孟麗君與皇甫少華之間久經(jīng)磨難、纏綿悱惻的戀情。為了讓這段戀情“久經(jīng)磨難”,劇中增加了藩王之亂、稽查鹽案、劉捷蓄意謀反等情節(jié),讓孟麗君與皇甫少華多次身陷危機,品嘗生離死別的痛苦。為了讓這段戀情“纏綿悱惻”,麗君與少華在訂婚之前已經(jīng)因一瓶花露而相識,彼此中意。孟麗君女扮男裝之事,皇甫少華在護送平反的孟士元夫婦進京后即知悉,并非如彈詞《再生緣》中所著力描繪的孟麗君一直想方設法向皇甫少華隱瞞真實身份。孟麗君與皇甫少華一直心心相印,共同平定了武勝王的叛亂,共同查辦鹽案,共同掃除邊患,又共同制服了覬覦皇位的劉捷。劇中在少華與麗君之間反復出現(xiàn)“只要還活著,就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的臺詞或內心語言,皇甫少華對孟麗君用情甚深,孟麗君對皇甫少華也一片深情。與少華之間的戀情是支撐麗君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的精神支柱,劇中麗君曾對少華表白:“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改變……當年在師傅那里,無論有多苦,我都沒有放棄,我一直在想,等兩家沉冤昭雪,我就跟你放棄這一切恩恩怨怨,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們的地方,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兩人多次商定辭官卸職,回歸田園,只是因為朝中存在著劉捷父子等奸臣而未能如愿。
在“三從四德”、“三綱五?!钡确饨ǘY教鉗制下的封建末世,帶有強烈叛逆色彩的孟麗君的出現(xiàn)無疑具有振聾發(fā)聵的突破性意義。陳端生也因為其塑造的孟麗君而倍受推崇?!对偕壷消惥齻鳌穼γ消惥涯嬉庾R的弱化,對孟麗君柔性之美的刻畫,雖然從反對封建倫理道德的角度來看是一個缺陷,但由于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舊貌換新顏,今天的社會是一個男女平等的社會,女子可以與男性一樣接受教育、一樣參與工作、一樣為官從政,故今天的人們對于女子渴望與男性一樣走上社會、參政議政的感觸沒有處在封建社會鐵桶山河中的陳端生等人那么深刻。因此,相對于《再生緣》中目無丈夫、目無兄長、目無父母、目無君主的形象,《再生緣之孟麗君傳》中的陽剛與陰柔之美兼具、一片深情的孟麗君可能更易為當今觀眾所接受與欣賞。
三
《再生緣之孟麗君傳》的核心線索是孟麗君的苦難史、奮斗史、愛情史和心靈史。圍繞這一線索,劇中增加了藩王之亂、稽查鹽案、宮中爭寵等情節(jié)。驕橫跋扈的武勝王虎視眈眈,欲篡奪皇位,因而孟麗君與皇甫少華深入龍?zhí)痘⒀?,平定武勝王之亂。武勝王的外甥女梅妃因爭寵而三番五次陷害長華,最終被打入冷宮,等等。這些情節(jié)都是原著中所沒有的。另外,劇中還重點突出了朝廷中的忠奸斗爭,為此劉捷、劉奎璧的形象相對于原著來說有了較大程度的改變。
《再生緣》中,劉捷父子陷害皇甫一家的故事,主要是推進孟麗君女扮男裝中狀元情節(jié)的需要。沒有劉捷父子的詭計,孟麗君不會喬裝潛逃,不會萌生“愿教螺髻換烏紗”的想法,因此也就不會出現(xiàn)后來連中三元、官至兵部尚書、位列三臺的榮耀。劉捷父子的故事在原著第十一卷(陳端生原著凡十七卷,通行本凡二十卷)就已基本完結,因陷害皇甫一家,劉捷父子本來犯罪殊深,但因其女劉燕玉自滇至京,愿代父母受刑,并有皇甫敬父子求情,皇甫中宮長華保奏,只坐罪于劉奎璧一人,劉捷與其妻顧氏俱免死罪,充配嶺南。后因劉捷長子雁門關總兵劉奎光殺敵立功,劉捷一家男女眷屬族人等,一概豁免不配,只令劉奎璧自縊,以正國法。很顯然,在《再生緣》中,并沒有把劉捷當作奸臣來重點刻畫。
而在《再生緣之孟麗君傳》中,劉捷則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奸臣,且在劉捷身邊增加了一個為虎作倀、陰險毒辣的邢師爺。劇中劉捷以巡查御史兼鹽梟的身份出場,他是當今劉皇后的胞弟,自恃在多年前的一次兵變中救了年幼的太子,便居功自傲,呼風喚雨,私通番邦,陷害忠良。之后調任吏部尚書,更是只手遮天,陽奉陰違,結黨營私,三番五次欲置皇甫少華于死地。就連自己的女兒劉燕玉,也成了他一枚爭奪權勢的棋子,直至把女兒絕望地逼入尼庵。而在與武勝王的較量中,劉捷更是老奸巨滑,玩弄伎倆,把孟麗君當作擋箭牌,使之幾次身陷危機,險些喪命。
劉捷不僅私底下販賣私鹽,勾結鄔必凱,賣國求榮,而在被封為忠義王之后,野心極度膨脹,權傾朝野,蓄意謀反,比武勝王有過之而無不及?;噬厦钺B君玉、皇甫少華查辦鹽案,劉捷先發(fā)制人毀滅了所有證據(jù)?;噬习凳緞⒔菔諗?,劉捷卻日益囂張跋扈。孟麗君與皇甫少華平定邊患,身中暗箭(劉奎璧所射)的少華昏迷不醒,為了救治少華,孟麗君久滯大軍,并重新布屬了守邊兵力。監(jiān)軍潘公公謊報軍功和實情,劉捷為了一己私利,擔心自己通敵的事情被泄露,便借機誣陷麗君謀反篡權。麗君被打入天牢。劉捷又處處逼迫皇帝立斬麗君,以免夜長夢多。危機之時梁丞相為麗君死諫,劉捷落下逼死三朝元老的罪名。邊關的少華猛然醒來,快馬加鞭,趕回京城營救麗君?;噬峡吹缴偃A帶回的劉捷通敵叛國罪證,決定懲處內患。劉捷狗急跳墻,先發(fā)制人,挾持文武大臣,又以病危為由,將皇上與皇太后騙至劉府探視,挾持皇上,逼迫其退位。
而劉捷死后,忠與奸之間的斗爭仍未結束,一直持續(xù)到最后。原本心存一絲善念的劉奎璧卻突然之間判若兩人,滿腦子都是替父報仇的念頭,內心陰暗無比。為了報仇,劉奎璧竟然私通被打入冷宮的梅妃,害死姑母皇太后,又陰險地揭穿酈君玉女扮男裝之事。
《再生緣之孟麗君傳》是以“今天的視角”來重新解讀《再生緣》,著重突出作品的傳奇性、故事性,忠奸斗爭的描寫正是強化傳奇性、故事性的手段。而且,對于電視劇來說,轟轟烈烈的忠奸斗爭更能吸引廣大觀眾,眾多以忠奸斗爭為題材的電視劇或電影如《楊家將》、《袁崇煥傳》、《大長今》、《屈原》等的涌現(xiàn),即是明證。
注釋
[1]黎冰、舒寒改寫的小說《再生緣》即根據(jù)電視劇《再生緣之孟麗君傳》改編,由東方出版社2007年出版。
[2]本篇最初發(fā)表于1961年5月4日《光明日報》,后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郭沫若古典文學論文集》,皆題為《<再生緣>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陳端生》,復收入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郭沫若校訂本《再生緣》卷首,改題《談<再生緣>和它的作者陳端生》,有所修改。
[3]《談<再生緣>和它的作者陳端生》,《再生緣》,[清]陳端生著,郭沫若校訂,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頁33。
[4]《論再生緣》,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頁63。
[5]《論再生緣》,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頁64。
[6]《論再生緣》,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頁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