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陳 持
電影《海洋天堂》的人文關懷和藝術追求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陳 持
由李連杰和文章主演的2010年第一情感大片、悲情電影《海洋天堂》,是中國首部反映自閉癥(也稱孤獨癥)的電影,在人文關懷和藝術追求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一部近年來難得的好電影,許多方面都值得電影從業(yè)者學習和借鑒。同時也呼吁有更多的影視工作者投身關注自閉癥和弱勢群體的影視創(chuàng)作,為社會獻出真情和愛心。
《海洋天堂》 自閉癥 人文關懷 藝術追求
由李連杰和文章主演的2010年上映的悲情電影《海洋天堂》,是中國首部反映自閉癥(也稱孤獨癥)的電影。在第13屆上海電影節(jié)傳媒大獎中一舉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導演三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關于精神和智力障礙題材的電影,主要分為四類:第一是弱智:如美國的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的《阿甘正傳》,電影中的阿甘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母親、女友和朋友的鼓勵下不斷獲得成功;美國電影《不存在的女兒》講述唐氏癥患兒的故事;中國的已故謝晉導演執(zhí)導的電影《啟明星》講述智障兒童的父子之情,劇中喪妻的謝長庚得知自己得了癌癥,開始擔心自己死后弱智兒子晨晨的命運,也曾決定和兒子一起結束生命。后來晨晨在啟明星學校有了進步,爸爸才安心地離去。第二是精神分裂癥:如《神探》、《致命ID》;第三是妄想癥,如《禁閉島》、《美麗心靈》、《搏擊俱樂部》等;第四就是自閉癥,有恐怖片風格的韓國電影《孤立者》,表現(xiàn)了自閉癥家庭的父女之情;有親情片風格、改編自同名熱播電視劇的日本電影《與光同行》,講述自閉癥兒童小光同父母生活的故事;有勵志片風格的韓國電影《馬拉松》,講述一位堅韌的母親鼓勵自閉癥兒子去實現(xiàn)自己目標的感人故事;獲奧斯卡獎的《雨人》講述一位自閉癥患者和弟弟之間的兄弟情誼,同時表現(xiàn)了患者驚人的記憶力:如熟知電視節(jié)目表、火車時刻表及地圖,對航班出事情況倒背如流;固執(zhí)刻板的行為方式:如準點看同一節(jié)目,即錄制好的同一場棒球比賽,吃同一種食物,擺放同一樣物品,懼怕打亂生活秩序等。有幻想片風格的美國電影《屋頂上的男孩》,講述一位總說自己會飛翔的自閉癥男孩的故事;愛情片風格的美國電影《莫扎特與鯨魚》講述兩個自閉癥患者的戀愛故事;動畫片《瑪麗與馬克思》,用自閉癥的馬克思與遙遠的瑪麗之間的信件來往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動物片《我和托馬斯》,講述自閉癥孩子與小狗間的友情;還有《火星的孩子》中帶著負重帶,白天帶墨鏡打傘避免地球輻射,說著火星語,希望著宇宙飛船把他接回自己的星球的自閉少年,《充氣娃娃之戀》中只能在想象之中與充氣娃娃對話、戀愛的自閉中年,他們都不能與身邊的人正常地交流和溝通。藤子不二雄在死前給《多啦A夢》最后的一個結尾,表明大雄也是一位充滿幻想的自閉癥孩子。
在中國的電視劇創(chuàng)作中,已經(jīng)對自閉癥題材有所涉及,如電視劇《公安局長》第一部、《嫁衣》《爸爸別哭》《老大的幸福》等,用不同方式反映了自閉癥患兒和家庭的生活,對社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在電影中表現(xiàn)自閉癥患者生活,《海洋天堂》是第一部。
影片講述了李連杰飾演的一位47歲的自閉癥孩子的父親王心誠對文章飾演的自閉癥孩子大福艱辛的訓練治療經(jīng)歷、對自己死后兒子生活的安排,表現(xiàn)了父子間的動人真情。
大福從小患有自閉癥,生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中。大福的媽媽在大福年幼時無法承受兒子患病的打擊自殺離世,由爸爸王心誠費盡艱辛把大福撫養(yǎng)長大,父子倆相依為命。影片一開始,就是王心誠被確診患晚期癌癥,他擔心兒子離開自己無法生活,便決定帶兒子一起在大海中自殺,但由于大福出色的游泳能力而未能自殺成功。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時間里,王心誠多方設法安置自己走后大福的生活,但福利院、精神病院、培智學校都無法或不適合收容大福,歷盡周折后父親終于找到了一所能接收大福的民辦機構,但發(fā)現(xiàn)生性愛水的大福在這個環(huán)境中失去了歡樂。為了大福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愛的海洋館,王心誠除了教兒子生活技能外,還煞費苦心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車去海洋館,教他在海洋館擦地擦玻璃……最后,大福在父親離世后完成了父親訓練的生活自理和工作的任務,并相信父親象海龜一樣,和自己永遠在一起……
這部被稱為2010年第一情感大片的電影,確實實至名歸。影片中無所不在的人文關懷是打動觀眾的第一要素。
1、 關注了自閉癥患者和家庭這一弱勢群體,表現(xiàn)了特殊家庭的艱辛和苦難。所有得知自己孩子患有自閉癥的家長,都會象大福的父母一樣墜入萬丈深淵,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從此走上一條充滿痛苦和艱辛的荊棘之路。王心誠二十二年來所承受的重擔,絕非沒有同樣經(jīng)歷者所能感受和體會。和以自盡來解脫苦難的母親不同,父親多年來沒有放棄和逃避,不停地通過各種努力跟兒子一起向命運抗爭。在這磨難和抗爭之中表現(xiàn)出的父子間深摯的感情,更加讓人為之動容。王心誠因為大福一次次學習生活自理的失敗而苦惱不已,認錢學不會,坐公車不知道下車,到商店隨便拿東西,拖地也亂拖……兒子無法獨立生活,而自己又將離他而去,那種絕境中的擔心、恐懼和無奈,讓人心靈戰(zhàn)栗。在身患絕癥不久人世、兒子又無法托付的痛苦絕望之下,這位父親也一度選擇過以父子一同自殺來逃避,但自殺未成之后,在心靈煎熬和身體病痛的雙重折磨之下,父親仍然在堅持為兒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身后的安排,頑強地同現(xiàn)實、同環(huán)境、同生命抗爭。為了不讓大福在自己死后感到孤單無依,他背著自制的龜殼扮成海龜,冒著生命危險陪大福游泳,告訴大福自己將會變成海龜一直陪伴在他身邊……這絕境中感天動地的苦心和無私的愛、為兒子不惜生命的勇氣與力量不能不催人淚下。
2、 呼吁全社會對自閉癥群體和他們的家庭的關愛和幫助,讓更多的人知道、關注自閉癥兒童和家長的艱難處境,讓人們看到他們應該享受而難以得到的權益,本來是做為一個人所基本應該得到的保障卻要通過艱難的努力去爭取。影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自閉癥患者和家庭在當今社會中的生存狀況,巨大的心理壓力、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讓家長們幾乎無法呼吸。
影片在表現(xiàn)弱勢群體困難的同時,也用溫情的筆法描寫了一些愛心人士的真心相助,為苦難的生活抹上了一縷陽光。
鄰居柴嫂,海洋館的唐總,特教學校的劉校長,民辦機構的譚所長,馬戲團的玲玲等都為大福付出了自己的愛心。柴嫂多年來對父子倆一直真情幫助;劉校長幫助尋找到了一個托養(yǎng)大福的機構;玲玲給了他非常難得的同齡朋友的友情,并且教他互動的交流和溝通;唐總最終也成為大福的監(jiān)護人并接受了大福在海洋館擔任清潔工的工作……影片試圖用好心人的關愛來喚起這個社會中所有人的真情與愛心。
3、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與醫(yī)療制度尚需完善,政府對這一群體的體制還存在不足,呼吁政府給予自閉癥群體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學齡期的自閉癥患兒現(xiàn)在還有一些訓練機構和特殊教育學??梢匀ゾ妥x,但成人后的青年患者,特殊學校已經(jīng)無法養(yǎng)護,福利院也不接收,精神病院也不適合居住,如果沒有親人的照顧患者就無法生存。這其實是對目前有關福利政策缺陷的真實表現(xiàn),影片含蓄地呼吁政府為所有年齡段的特殊群體建立更完善的保障體系,特別是特殊孩子的家長無一不擔心自己去世后孩子的養(yǎng)護,這僅靠其他好心人個人的力量畢竟太過弱小,只有依靠政府健全相關的制度,才能讓家長死后能瞑目。
4、對生存價值和生命意義的哲理性思考
在當今的商業(yè)社會中,像《海洋天堂》這樣真誠關注生存價值和生命意義的影片已經(jīng)不多了。片中有力地表明了特殊孩子也有他們生存的價值,也應該有屬于他們的快樂。大福每天在父親工作的海洋館里暢游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他在水中獲得了真正的自由。不管他是用奇怪的音調講話、刻板的方式走路、用僵硬的手勢為花澆水、固執(zhí)地擺放玩具狗在電視上;還是可以自己乘坐公交車去海洋館上班,自己去食堂烹煮食物,可以在海洋館做拖地的工作,他的生存都是有價值的,他的生命都同樣有意義并值得所有人尊重。當他可以在父親離去后自己照顧自己,并能在好心人的關愛下相對獨立地生活,我們?yōu)楦赣H感到欣慰,為兒子感到驕傲,這是他們父子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父子倆生命意義的最佳圖解。
對正常人來說,用愛和真誠去幫助弱勢群體,也更能體現(xiàn)正常人生命的價值和力量。
《海洋天堂》是初次擔任導演的北京電影學院教師薜曉路自己的原創(chuàng)劇本,故事大多是來自她本人十幾年來在自閉癥機構做義工的真實生活經(jīng)歷,豐富的生活體驗是她創(chuàng)作劇本的最佳源泉。自閉癥的題材、絕境中的故事和深摯的情感摧跨了每一位觀眾的心靈防線。
影片從絕境中的自殺開始,看似驚心,但一直下來卻采用平實的敘事結構,樸素自然地講述了一個悲情而深情的故事。影片的故事及臺詞都采用了平民化的風格,片中的臺詞:“如果有一天,爸爸不能陪在你身邊,你會想我嗎?”,“大福,看到海龜,就要想到爸爸……”在平淡中流露的真情更加動心心弦,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中功夫影帝李連杰從影25年來首次以弱者的形象出現(xiàn),他將一位身患絕癥的慈父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現(xiàn)得感人肺腑,細致入微地演繹出一個平凡又偉大的父親形象,用細微的表情和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透露出真摯的父子深情,令人十分感動。如他怕大福走丟在衣服上縫名字;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兒子打雞蛋、用鑰匙開門、到商店買東西、認錢、坐公共汽車上下車等生活自理的能力;面對孩子學習的不成功仍非常寬容,始終對孩子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為了讓孩子在自己離世后能繼續(xù)生存始終堅持不懈地教著大福各種知識和技能,如為了讓孩子有一技之長教大福在海洋館拖地打掃衛(wèi)生。自閉癥孩子有時候會有問題行為、會搶東西和發(fā)脾氣,當大福搶馬戲團的球影響了馬戲團的演出,爸爸去把球拿走還給馬戲團時,大福大發(fā)脾氣咬了爸爸的肩膀,爸爸忍著痛還安撫著兒子,特別讓人心酸、感動。
李連杰在表現(xiàn)即將與兒子死別的不舍、不放心時,讓人感覺到好象是鈍刀割肉,將這種折磨和痛苦表現(xiàn)得痛徹心肺,肝腸寸斷。骨肉生離死別的痛苦從影片一開始就始終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李連杰的出色表演讓這殘酷的離去過程更加地催人淚下。
文章為了飾演自閉青年大福曾經(jīng)到有關的機構觀察半年,在形態(tài)動作、眼神表情、語調和行為方式各方面都與自閉癥患者形似又神似,與美國著名演員達斯汀.霍夫曼的表演有異曲同工之妙。將一個外表簡單冷漠、內心豐富而充滿情意的自閉癥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心理感受表現(xiàn)得十分到位。他表現(xiàn)出的大福與父親的永世深情、與水和魚類的自然融合、與玲玲和其他人的獨特溝通方式都讓人嘆服。
文章榮獲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時,評審團對其在《海洋天堂》中的表演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是一個頗具難度的角色,但文章卻讓人信服地詮釋出自閉癥青年的精神世界,技巧與本色兼顧,表演張弛有度,恰到好處地刻畫出人物獨特的情感與意志,真實感人,體現(xiàn)出青年演員的可塑性和專業(yè)水準?!?/p>
影片的配樂由為多部宮崎駿動畫片配樂的久石讓擔綱,用抒情的音樂將故事的真情恰如其分地烘托渲染,溫馨而富有極強的穿透力,讓人感到情感的躍動和激蕩。與影片同名的《海洋天堂》歌曲由久石讓和新加坡著名音樂人李偲菘隔海聯(lián)手打造,由桂綸鎂演唱,許朔寫的歌詞“站在心的方向,張開愛的翅膀”“就讓天空鋪滿星光,海的力量,一切深藏”,“不用哀愁,想知道你的手,一次一次牽我走”,“不再憂傷,不再慌張,我的心隨你起航”帶著愛的陽光和真情的力量,讓人為大福在不滅的真情的支持下走向人生新的道路增添了力量。
周杰倫為影片創(chuàng)作的《說了再見》中的歌詞“說了再見,卻發(fā)現(xiàn)再也見不到,我不能就這樣失去你的微笑”,“說好陪我到老,永恒往哪里找,”“再次擁抱,一分一秒都好”“想要放,放不掉,淚在飄”,用動人的歌詞,詮釋出父子生離死別時無法割舍的骨肉親情。
影片用清新唯美的畫面表現(xiàn)了一個溫馨動人的故事。整部影片洋溢著海洋的色調和抒情的氛圍,畫面清澈而美麗。海洋明媚的藍色、透明玻璃后游弋的七彩魚類、在水中自在遨游的大福、在光影中閃亮的水波……讓觀眾盡情體會了王家衛(wèi)御用攝影師杜可風的攝影風采,享受到絕佳的水中奇景。五十多歲的杜可風為了追求畫面的唯美,堅持背負設備親自下水和文章共同在極低溫度的深水中完成拍攝,敬業(yè)的精神讓人尊重。
曾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的影片美術指導奚仲文,每次拍攝都要經(jīng)過反復斟酌多次才能定妝,不僅有效突出了各個人物的個性,也令畫面的色調更加豐富多彩。
綜上所述,電影《海洋天堂》在人文關懷和藝術追求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一部近年來難得的好電影,許多方面都值得電影從業(yè)者學習和借鑒。同時也呼吁有更多的影視工作者投身關注自閉癥和弱勢群體的影視創(chuàng)作,為社會獻出真情和愛心
相關資料
兒童孤獨性(自閉癥)障礙(Autistic disorder)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fā)育障礙性疾病,由美國精神病學家Kanner首先報道,1943年Kanner描述了一組兒童,“從生命早期開始,就表現(xiàn)為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與周圍的人們和環(huán)境建立聯(lián)系”,他們似乎與環(huán)境是隔離的,語言異?;蛘吒揪蜎]有語言,不尋求擁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觸、行為刻板等。兒童孤獨癥的治愈取決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兒童的智力水平、教育和治療干預的時機和干預程度。兒童的智力水平高、干預的年齡越小、訓練強度越高,效果越好。(摘自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教授《兒童孤獨癥及其相關障礙》)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6.011
陳持,女,漢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藝術系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講師,本科畢業(yè)于蘭州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yè)于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原廣東電視臺導演,職稱編輯、講師,研究方向:廣播影視文藝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