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清,劉以娟,陳先華,邵 冰,劉 琴,林 玲,陳 平
形成性練習在急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趙志清,劉以娟,陳先華,邵 冰,劉 琴,林 玲,陳 平
[目的]探討在《急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形成性練習的方法與效果。[方法]在對3個班《急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形成性練習進行學習過程評價,并通過自制問卷調(diào)查學生對形成性練習的認可情況、形成性練習對提高學習效率和改善學習方法的幫助作用、學生對形成性練習的建議。[結(jié)果]學生對形成性練習的整體認可程度較高;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形成性練習能幫助提高學習效率和改善學習方法,并希望在其他護理學課程中推廣形成性練習。[結(jié)論]形成性練習能向教師反饋豐富的教學信息,并且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急救護理學;形成性練習;形成性評價;
在護理學課程的教與學中,教師和學生都過于關注學業(yè)最終成績,即過多地重視終結(jié)性評價;而忽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即忽略形成性評價。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獲得有關教學的反饋信息、改進教學、使學生知識達到掌握程度所進行的系統(tǒng)性評價方法,它的本質(zhì)是把學生所取得的進步盡快告訴他們[1],可以通過形成性練習的方式進行。形成性練習是按教學目標編制的一組練習題,它是按照教學設計理論的評價反饋原理而設置,要求少而精,但要包含大量重要內(nèi)容,須在課堂上完成[2]。為了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過程中的評價,筆者在兩個學期的《急救護理學》教學中采用了形成性練習。現(xiàn)將運用方法和效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本系2004級英語護理班、2005級英語護理班和2006級普通護理班51名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他們均必修過《急救護理學》課程。
1.2 方法
1.2.1 形成性練習的編制 筆者根據(jù)《急救護理學》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要求,針對每一教學單元設計了形成性練習,控制題量,豐富題型。題量根據(jù)單元教學內(nèi)容知識點的情況進行設計,題型主要有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病例分析題和評判性思維訓練。例如,第一章《急救護理學》緒論單元的其中一道評判性思維練習題是:你認為現(xiàn)有的急救醫(yī)療服務體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存在不完善之處嗎,如果存在不完善,你考慮應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進?
1.2.2 形成性練習的應用 對研究對象進行《急救護理學》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在每一教學單元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練習,并且教師現(xiàn)場進行解題答疑,將每次課的內(nèi)容在課堂上全部消化。對于評判性思維練習題,給予學生充分的發(fā)揮空間,并要求學生在課后通過各種方式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jù),擴大知識面和眼界。
課程教學結(jié)束后,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diào)查。①對形成性練習的評價:對形成性練習的認可;對學習的幫助情況,共11個條目,每個條目滿分為3分;對難易程度的評價。②對形成性練習的建議。問卷采取不記名、當場回收的方式,共發(fā)放問卷54份,有效回收 51份,有效回收率為 94.44%。將數(shù)據(jù)錄入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描述。
2.1 學生對形成性練習的評價
2.1.1 學生對形成性練習的認可情況(見表1)
表1 學生對形成性練習的認可情況
2.1.2 形成性練習對提高學習效率的幫助作用(見表2)
表2 形成性練習對提高學習效率的幫助作用
2.1.3 形成性練習對改善學習方法的幫助作用(見表3)
表3 形成性練習對改善學習方法的幫助作用
2.1.4 學生對形成性練習難易程度的評價(見表4)
表4 學生對形成性練習難易程度的評價
2.2 學生對形成性練習的建議
2.2.1 對是否推廣的建議 有49名學生希望在其他護理學課程中推廣形成性練習。
2.2.2 對形式和內(nèi)容的建議 有33人認為練習應該結(jié)合臨床;32人認為練習應該少而精;29人認為練習應該有趣味性;22人認為練習應該全面且覆蓋面廣;21人認為練習的題目應該類型多樣。學生認為練習應該題量不多、有針對性、反映課堂重點內(nèi)容,以幫助鞏固課堂知識。部分學生認為在課堂上完成練習題會感到有壓力,感覺時間不是很充裕,有時怕自己反應太慢而來不及思考就給出答案;有時感覺題量較大,不能完成練習。因此建議增加趣味性,并且在課后把練習題給他們,或可以作為考試復習之用。學生認為練習應該難易適中,如果太簡單或太難,會很容易挫敗積極性,因此建議增加更多的開放性練習、小組作業(yè)、國外的試題,以鍛煉思維方式、開闊眼界和綜合對知識的理解與擴展。學生認為,練習題應結(jié)合臨床,建議增加更多的病例分析,以鍛煉臨床思維,讓學校理論與醫(yī)院實踐更好地接軌,使學以致用。
3.1 形成性練習能向教師反饋豐富的教學信息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有時很難得到學生準確的反饋信息,以判斷他們是否真正地理解或掌握了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強烈地感受到學生希望在單元教學內(nèi)容結(jié)束后,教師能給出一個總結(jié),幫助他們識別哪些是重點內(nèi)容,鞏固知識點。筆者嘗試過以口述總結(jié)、PPT展示或以提問的形式復習本次課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但由于缺乏互動或只能提問個別同學而不能獲得全面而準確的信息。采用形成性練習后,這種困惑得到了解決。形成性練習具有很強的教學信息反饋作用,通過收集教學中各方面的資料、信息和數(shù)據(jù),并依據(jù)一定的客觀標準對教學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衡量、判定和評價[2]。
通過課前準備形成性練習,教師可以重新審視自己對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組織、對教學時間的安排、對教學效果的預期;可以更加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課堂應用形成性練習,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了解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困難。通過課后批閱形成性練習,教師可以分析判斷每一位同學的課堂注意力情況、對當堂課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學習方法、解題思路和技巧等;同時可以幫助自己了解課時目標達成度和單元目標達成度情況,明確教學方法和教具是否應用得當、是否講清重點難點等信息。獲得以上反饋信息后,教師可以在下一輪教學中強化優(yōu)點、弱化缺點,不斷完善,以改進教學設計、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小循環(huán)、快反饋、強矯正[3],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3.2 形成性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有較大的幫助作用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希望在其他護理學課程中推廣形成性練習,表明形成性練習得到了學生的認可。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在正確回答問題后的滿足感能促進他們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認為形成性練習確實能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和強化課堂知識,而且在幫助他們熟悉課程考核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不足上有一定的作用。表明形成性練習能反映課堂重點內(nèi)容,達到了鞏固課堂知識和提高學生分析策略的目的;并且學生能在課堂上就發(fā)現(xiàn)未掌握的內(nèi)容,獲得了及時的自我反饋。
但學生認為,形成性練習在幫助他們拓展解題思路、提醒他們更注重平時的積累而不是只重視考試結(jié)果;促進主動學習、加強自我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優(yōu)點方面的作用相對有限,有的學生甚至認為課堂上的練習就應該是以后的考試題。這表明,一方面教師在對引導學生如何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和讓學生理解學習的真正意義不在于考試而在于學以致用上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學生還不能很好地運用形成性練習來產(chǎn)生適當?shù)膲毫?并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以促進主動學習和自我學習,而且認為答錯題目只代表學習上的不足,卻不能從解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上的優(yōu)點和好的學習方法。提示,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引導,并幫助覺得有壓力的同學學會正面應對壓力。
3.3 在實踐中完善形成性練習,做到教學相長 總體上,學生建議形成性練習應該少而精、難易適中、能覆蓋教學重點內(nèi)容;增加病例分析題型以提供學校理論結(jié)合臨床實踐的機會;能開闊思維和加強小組協(xié)調(diào)處理問題的能力;并能適當增加趣味性。有的學生在完成練習時感到有壓力,認為題量過大或時間過緊。提示,教師對題量的把握上有所欠缺,該進一步分析教學目標和要求,同時考慮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在不影響正常教學內(nèi)容的情況下,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完成練習。有的學生認為,病例分析題型較少,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知識擴展到臨床應用上,而且開放性練習、小組作業(yè)形式的練習較少,不能很好地鍛煉自己的自我思考、評判性思維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示,在設計題型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希望主動學習知識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需求,應該根據(jù)單元教學內(nèi)容適當增加病例分析題、開放性問題和小組作業(yè)。有的英護班學生希望增加國外試題,這表示學生希望在校學習能與國外護理教育接軌,為將來國外深造做些鋪墊。筆者考慮在形成性練習中增加國外試題與完成教學目標不存在直接幫助作用,建議為學生提供相應資料,讓其在課后進行自我提高,教師可為其答疑。形成性練習的應用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今后的實踐中可以兼顧學生的需要,做到教學相長。
總之,在形成性練習的應用中仍存在不足,但它能幫助教師完善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評價,彌補終結(jié)性評價的不足,并且能幫助教師獲得良好的教學信息反饋;同時能幫助學生評價自身的學習過程并提高學習效率。
[1] 布魯姆.教育評價[M].武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134.
[2] 康偉,李學農(nóng),趙彤.病理學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探討[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6(2):2032205.
[3] 王躍群.形成性評價在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5A):70271.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exercises in teaching of emergency nursing
Zhao Zhiqing,Liu Yijuan,Chen Xianhua,et al
(Tongji Medical Co llege of Huazhong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University,Hubei430030 China)
G420
C
10.3969/j.issn.100926493.2010.26.043
100926493(2010)9B22415202
1)為2008年湖北省省級教學研究立項課題,編號:2008054。
趙志清(1978—),女,河北省涿鹿人,講師,碩士,從事護理教育研究,工作單位:430030,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劉以娟、陳先華(通訊作者)、邵冰、劉琴、林玲、陳平工作單位:430030,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
2010203203;
2010206225)
(本文編輯 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