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王琳琳
審計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困難與對策
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王琳琳
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經歷了探索階段后,已進入另一個新時期。文章作者立足于教學實踐,結合國家相關文件精神及已有研究成果,針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所開課程審計在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加以分析,并找出其解決的對策。
審計 教學改革 困難 對策
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yè)壓力大,學校教育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引起教育部及各院校的重視,并制定了促進教育改革的相關政策,提出高職院校的教育中,應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職業(yè)技術教育為目標,適當的理論課程與大量技能操作學習相結合,使學生在具備職業(yè)所需技能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理論知識。
為響應教育部號召和為學生服務的辦學宗旨,各高職院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上到各專業(yè)課程體系的設置、下到教師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設備的更新、教材編定等,都有所改革與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經歷了探索階段后,已進入另一個新時期。文章作者立足于教學實踐,結合國家相關文件精神及已有研究成果,針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所開課程《審計》在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加以分析,并提出其解決對策。
1.學生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深淺不一
審計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必修課程,它具有專業(yè)性強,涉及知識面廣的特點。通常審計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基礎會計、工業(yè)企業(yè)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企業(yè)管理等課程后開設的一門課程,由于學生對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深淺不一,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開展案例教學,還是開展模擬審計教學,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有資料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在教學過程中,用到相關專業(yè)知識時可以對其加以回顧,這種建議在一定程序上解決了專業(yè)知識掌握不好的同學習審計的困難。但從整體來看,對專業(yè)知識加以回顧這種辦法浪費了專業(yè)知識掌握較扎實學生的時間,也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效率下降,為學生提供的新信息量降低。
2.學生實踐、參觀學習難以實現
根據審計的特性,需要教師具備雙師資格,不能單純的講授理論,實踐性強。
有些教師畢業(yè)后,直接進入高校教學,沒有實踐經驗,雖然大部分教師非常有責任感,為了不斷加強自己的實踐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利用寒暑假期或業(yè)余時間去注冊會計事務所或企業(yè)實踐,但短期實踐取得的經驗畢竟是有限的,為了彌補這種不足,提出讓學生到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或企業(yè)審計部門實踐、參觀學習,使其身臨其境,通過注冊會計師或內部審計人員實地講解,加深了審計知識的理解,技能操作得到訓練,增加學習興趣,也更加直觀。
這一方法有效解決了審計教師經驗不足和教學不直觀,缺乏操作性等難題,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有限,特別在中小型城市,而企業(yè)內部審計部門的業(yè)務又涉及企業(yè)內部重要會計信息,通常不愿接納學生參觀實踐。因此,這種方法在實現上有一定的困難,實踐單位是有限的。
3.案例補充費時費力
案例教學法是審計教學改革中最早實施的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法對比較抽象的概念和業(yè)務循環(huán)審計的教授是非常有幫助的,在現今的審計教學中已經非常普及。但經過教學實踐發(fā)現,教師上課前精心準備的案例,在課堂上需要給學生補充大量的文字信息資料,采用多媒體教學,上課分析過的案例下課很快就印象模糊,不利于學生回顧;讓學生抄下來費時費力;用移動存儲設備拷貝給學生,由于教學資源有限,學生使用電腦的時間也有限;這樣就降低了案例教學的效果。
1.分層次教學
文章作者在前面分析中提到,學生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深淺不一,而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對其專業(yè)知識加以回顧,就會導致新教學內容的效率下降,為學生提供新知識的信息量降低。
針對這一現象,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具體步驟:將需要開設審計課程的年級所有班次按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主干課程的綜合成績排名為標準,分為幾大類,專業(yè)基礎較好的為一類,中等的為一類,較差的為一類,上課時按類別分班級進行授課,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授課,對基礎較為扎實的班級可以加大專業(yè)信息量,而接受程度較慢的可以更有針對性,教師講授時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強調。這種方法可以解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學生學習審計時因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不一致而導致的授課內容針對性不強,授課效率不高的情況。
2.聘請經驗豐富的審計師
如上文作者分析,聯(lián)系學生到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或企業(yè)內部審計部門實踐、參觀學習在實現上有困難。換位思考,由把學生派出去實踐、學習,同樣,可以把經驗豐富的審計師或專家請到學校來,聘為實踐指導教師,專職教師與其互相配合,同樣可達到彌補專職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
3.編制校內教材
為了節(jié)約上課時間,提高授課效果,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時,可以把整門課程所需的案例,精心準備按章節(jié)或知識點整理成冊,編定校內教材,印發(fā)給學生,這樣學生可以在上課前對案例資料加以了解,課堂上有充分的時間討論,課后回顧也有資料可查。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大好形勢下,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審計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困難阻礙了審計教學的發(fā)展,作者通過實際教學并結合對專業(yè)學術資料的研究,希望找到解決困難的對策,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真正做到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職業(yè)技術教育為目標,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專業(yè)人才。
[1]張勇.《應用型大學審計教學改革探微》,《當代教育論壇》2010年第06期,第81頁
[2]許仕芳.《淺析案例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運用》,《現代經濟信息》2008年第103期,第42頁
[3]李冬梅.《基于全面素質教育的高校審計教學改革初探》,《科技信息》2009年第25期,第105-106頁
[4]陳力生.《更新理念加快審計教學改革》,《中國農業(yè)會計》2008年第08期,第62頁
(責任編輯: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