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項立剛
8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54ac960100jq8o.html
蘋果像個被慣壞的孩子
文/項立剛
8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54ac960100jq8o.html
一個i P h o n e 4信號問題鬧得沸沸揚揚,蘋果可能始料未及。說點我自己的感覺吧。
天線受到阻隔,會出現(xiàn)信號減弱、通話效果不好的問題,所有手機都不能避免。但為什么使用以前的i P h o n e或者其他手機時,大家都沒什么感覺,唯獨到了i P h o n e 4,就鬧出了這么大動靜呢?其實這就是設計的問題。舉例來說,如果把天線設計成突出式的,用戶一般不會在打電話時握住突出的天線(盡管它被握住時,信號也會減弱),也就不會有影響使用的感受,自然不會提出信號的問題。i P h o n e 4的問題在于,由于設計沒有處理好,用戶使用手機時很容易握住天線部分,進而發(fā)現(xiàn)信號問題。
我看到網(wǎng)上有傳蘋果的檢測室多么強大,這我是相信的。說蘋果做了多少測試,這我也是相信的。不過這些和檢測設置無關。強大的檢測設備和非常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并不意味著蘋果對于所有的設計都有清醒的認識,都做了科學的設置。
在設計上考慮不周,可以通過很多辦法來彌補,其實并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而現(xiàn)在蘋果也給出了解決辦法,一點都不復雜。i P h o n e 4的問題真的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嚴重。
不過,蘋果一直以來都像個被慣壞的孩子,它的態(tài)度讓人非常不舒服。設計問題就是設計問題,蘋果最開始卻死不認錯,企圖用小錯來掩蓋大錯,比如給出了“信號顯示錯誤”的解釋。信號顯示錯誤其實也是錯誤,蘋果這么大的公司,i P h o n e 4這么一個好不容易推上市的產(chǎn)品,有這樣的錯誤,就是可以說得過去的嗎?到了問題公開化、不得不面對時,它一方面承認問題,給出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又把別的公司、別的產(chǎn)品都拖下水,顯得很可笑。其實,喬布斯的信號衰減對比測試是在偷換概念,無論哪個手機被阻擋了天線部分,信號都可能減弱,但問題的關鍵在于,你的手機天線設計在什么位置,這樣的設計會不會導致人們打電話時總是不經(jīng)意地握住天線。
我一直相信產(chǎn)品有問題都是小事,產(chǎn)品總是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完善的。只是一旦出了問題就要坦然面對,想方設法解決好。當然會有負面影響、會受到對手的攻擊,但只要拿出誠懇的態(tài)度,解決好問題,i P h o n e 4還是好手機。死不認錯,最后又一點點退讓,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