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玉
(廣西來賓市人民醫(yī)院,廣西來賓 546100)
1991年,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醫(yī)院健康教育學術委員會在??诔闪ⅲ瑯酥局覈t(yī)院健康教育全國協(xié)作網(wǎng)的形成,開展健康教育已成為我國醫(yī)院的重要職能[1]。隨著我國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的開展和推廣,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治療和護理手段[2]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并發(fā)揮了縮短住院天數(shù)、減少醫(yī)療糾紛、降低保健費用的作用。但是,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診斷和處理患者的健康問題,有待于通過科研手段研究解決[3-5]。我院2007年7月1日~12月31日將劃點評價法運用于住進我院內(nèi)二科、外一科的554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2007年7月1 日~12月31日住進我院內(nèi)二科和外一科的所有患者554例,其中,男371例,女183例;年齡最小8個月,最大92歲。7歲以下學齡前兒童35例,60歲以上的老人200例,8~51歲的患者319例。文化程度:小學以下315例,初中以上239例。農(nóng)民309例,工人68例,干部97例,其他80例。以急癥入院者444例,慢性期患者110例。
1.2.1 設定入院教育、有關疾病知識教育、治療護理方案教育,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教育、各種輔助檢查配合知識和技能教育、出院教育等為固定的六大健康教育內(nèi)容。
1.2.2 協(xié)助開展課題研究的兩科護士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相關內(nèi)容運用口頭、書面、示范三大教育方法對住院患者或陪人進行健康教育。
1.2.3 教育前責任護士運用3點、5點劃分方法評價患者對所需教育內(nèi)容的了解程度進行評價,結果記錄在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評價單上。教育后的最終結果則由課題負責人同樣運用3點、5點評價法評價每個患者接受教育后知、信、行達到的程度,并填入表格。
1.2.3.1 3點法:用于知、行的評價。 完全不知者記 0 分(知 0),知道部分者記1分(知1),全部知道者記2分(知2)。完全不能演示動作要領者記0分(行0),掌握部分動作標準者記1分(行1),能正確重復演示動作要領者記2分(行2)。
1.2.3.2 5點法:用于信的評價。 最反對記-2;反對記-1;無所謂記0;贊成記1;最贊成2。
1.2.4 統(tǒng)計分析健康教育效果。
數(shù)據(jù)經(jīng) SPSS 10.0 軟件分析, 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期間要求“知”的教育項目有11 974項;要求“信”的教育項目有5 421項;要求“行”的教育項目有5 312項。其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554例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評價結果
見表2。
表2 554例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前后了解相關知識比較[n(%)]
見表3。
表3 不同文化程度教育效果比較
見表4。
表4 教育效果較差的前10項教育項目排列[n(%)]
護理健康教育的產(chǎn)生突破了傳統(tǒng)的護理觀念、護理領域和護理工作性質(zhì)[1],所以,目前臨床上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職責絕大部分由護理承擔。本研究正是順應護理工作職能拓寬的要求而開展的。
由于我區(qū)多年未開展等級醫(yī)院評審工作,我院目前仍是廣西中部一家早年通過評審的二甲醫(yī)院。由于我市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市,所以,我院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農(nóng)民患者。有些患者的特點是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病情急重,入院前對自己所患疾病的有關知識幾乎完全不懂。自1998年開展整體護理工作以來,我們便將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納入護士的工作職責范圍,對患者實施標準健康教育計劃,明顯地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改善了護患關系,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但是由于評價標準缺乏量化,而且評價結果是由護士填寫,所以出現(xiàn)了健康教育工作覆蓋面大、顯效率低的現(xiàn)象。教育前后的劃點評價法的運用不僅使評價標準量化,護士對自己工作的效率一目了然,而且教育前后的最終評價結果是由護士長評價后填寫,促使了責任護士更加重視自己工作效率的提高。對于一些教育效果不好,或者以往容易疏忽的教育項目,在護士長的督促檢查下,責任護士反復多次地對患者進行教育,最終達到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使患者或陪護在住院期間學會了必要的保健知識,建立了良好的健康意識,學會了利于疾病康復的健康行為。
教育前后的劃點評價法使健康教育工作與程序這一科學工作方法更為接近,它使護士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前通過教前評價——評估了解了患者對應掌握的保健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工作針對性更強,避免了以往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
從對表1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臨床護士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要改變患者的思想(態(tài)度)比要他們掌握相關知識要難得多;要求他們學會利于疾病康復的等行為,又比改變其態(tài)度更為困難。這一結果與米光明等[3]關于知、信、行三者改變所需要的時間和難度的觀點一致。在研究期間就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責任護士對術后需要在床上排便的患者進行床上使用便器的技能訓練時,患者對床上使用便器的益處和使用方法很容易就明白了,但真正叫他們練習時,他們還是覺得在床上排便是件丟人現(xiàn)眼的事,于是患者堅決反對術后床上排便這一護理措施的實施,拒絕接受床上使用便器的技能訓練。再如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主要用藥名稱、作用、副作用并要求記住這些知識時,大部分農(nóng)村患者都以掌握藥物的有關知識是醫(yī)生、護士的事,而不是患者的事,患者有醫(yī)生、護士負責就行了為由拒絕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對于這些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人,在深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外,還要求護士善于借助和依靠其他方面的力量,如患者的親友,同類患者的現(xiàn)身說法、主管醫(yī)生、護士長、科主任等的協(xié)同作用,促進其行為改變。
從表4可以看出,教育效果較差的前10項內(nèi)容大部分是一些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知識和技能。如疼痛評分法、疼痛護理法、消除不良心理方法、肌肉松弛法、呼吸訓練、有效咳嗽排痰法等這些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對臨床護士本身而言也是欠缺所在,再加上目前尚缺乏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形象化、規(guī)范化的電教教材,很難使大部分都是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農(nóng)民患者理解、學會并掌握。只有通過繼續(xù)護理學教育,提高臨床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同時,建議護理科教部門盡快增加具有護理專業(yè)特色的專門知識和技能的電教教材,通過電教教學使護士的專業(yè)技能有質(zhì)的飛躍,使患者的學習和模仿有一個規(guī)范化的標準,從而提高患者在這些方面的學習效果。
教育前后的劃點評價法促使臨床護士對實施的健康教育工作的每一步驟,每一項內(nèi)容所取得的效度十分明了,使工作針對性更強,避免了盲目性。
教育前后的劃點評價法促使臨床護士對實施的健康教育工作有了量化標準,從而更便于督促護士提高工作效率。
在教育前后的量化評價結果的指導下,通過反復多次的重復教育和借助患者親友,同類患者的現(xiàn)身說法,主管醫(yī)師、護士長、科主任等的協(xié)同作用下,可以顯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那些對教育內(nèi)容難以知曉,或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患者改變其不符合健康要求的思想意識和行為。
[1]包家明,霍杰.護理健康教育問答[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4-15,25-26.
[2]黃津芳.醫(yī)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1)∶676-677.
[3]米光明,王官仁.健康傳播學原理與實施[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42-43,366-371.
[4]尋俊芳.基層醫(yī)院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5)∶83,128.
[5]李珊,寧柱.農(nóng)村社區(qū)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模式初探[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7,45(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