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武軍, 邢廷杰, 黃華南, 陳越華, 雷振東, 陳 劍,張美文, 李 波, 吳承和, 王 勇*
(1.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長沙 410125; 2.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qū)農業(yè)水利局,413207; 4.湖南省農業(yè)廳植保植檢站,長沙 410005)
東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是洞庭湖地區(qū)的主要農業(yè)害鼠之一[1-2],每年汛期受洪水脅迫由湖灘向堤垸內遷移,途中大量啃食農作物,破壞農業(yè)生產;同時,東方田鼠也是鉤端螺旋體病、腎綜合征出血熱等疾病的重要媒介生物[3]。在該地區(qū)進行的退田還湖以及平垸行洪等工程,大大擴大了東方田鼠的棲息地[4],使東方田鼠繁殖期延長,給當地鼠害防治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近年來,洞庭湖區(qū)東方田鼠種群數量和分布范圍仍有繼續(xù)擴增趨勢,進入新一輪暴發(fā)期。2005年和2007年的汛期,洞庭湖地區(qū)水位上漲,均暴發(fā)了罕見的特大規(guī)模鼠害[5-6],鼠害防控形勢嚴峻。
國內抗凝血滅鼠劑敏感性研究[7-8]主要針對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黃胸鼠(R.f lavipectus)和小家鼠(Mus musculus)等家棲鼠種,東方田鼠對抗凝血滅鼠劑敏感性研究僅見對殺鼠靈的報道[9]??鼓獪缡髣┰谕坏貐^(qū)連續(xù)使用6~10年鼠類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10],從而導致滅鼠效果下降。為預防和防治洞庭湖地區(qū)東方田鼠對第1代抗凝血滅鼠劑產生抗藥性,在使用第2代抗凝血滅鼠劑之前,有必要了解東方田鼠對其敏感性,為將來進行抗藥性監(jiān)測提供科學依據。為此,作者于2007年8-10月測定了東方田鼠對溴敵隆的敏感性。
濃度為98%的溴敵隆原藥由農業(yè)部農藥檢定所提供。市售新鮮面粉、玉米粉按1∶1混合作餌料。用精確度為0.0001 g的天平稱取原藥,并用二甲基甲酰胺完全溶解后,加乙醇稀釋,再按比例與水混合,倒入誘餌,并充分混合,平鋪于盤中,在60℃烘箱中烘干,即得0.0002%溴敵隆毒餌供試。
試鼠捕自益陽市大通湖區(qū)北洲子鎮(zhèn)的防洪大堤護坡和湖灘。
采用無選擇性攝食試驗方法[7]。試鼠實驗室內適應7 d以上,選擇成年(體重40 g以上)、健康、非孕、無外傷的個體,單籠飼養(yǎng)。試驗前稱體重、鑒別雌雄、對應鼠籠進行編號并記錄。先供給無毒前餌2 d,每天稱消耗量并更換新餌,第2天食餌量少于全部試鼠平均攝食量1/5者淘汰。接著,按體重大小(雌雄分開)隨機分為5組,分別供給毒餌 1、2、4、6、8 d,每天稱消耗量并更換新餌,第1天吃毒餌太少(不及前1天誘餌消耗量的1/10)者淘汰。食毒期結束后,存活鼠移至干凈飼養(yǎng)籠正常飼養(yǎng)觀察,試驗總期限(食毒期+觀察期)30 d。記錄出血日期、部位及死亡日期。將死亡鼠剖檢,既沒有外出血體征又沒有內出血病變者淘汰。試驗期產仔,以及既無出血體征又無內出血病變者淘汰。
采用SPSS軟件[11]進行幾率單位加權回歸法(Bliss法)的計算,先將試鼠按性別分開計算食毒期與其對應死亡率的關系,然后將性別之間對藥物的敏感性進行檢驗,如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則雌雄數據合并,求得回歸方程和 LFP50、LFP98、LFP99及其95%置信限。
試鼠共89只,其中雌鼠46只,雄鼠43只,測定結果見表1。攻毒第2天開始出現死鼠,最后1只死于第19天,死亡高峰為開始攻毒后5~12 d。試驗各分5個食毒期,最低食毒期 1 d,雌鼠死亡率為63.6%,雄鼠死亡率為50.0%;最高食毒期6 d,雌雄鼠死亡率均為100%。通過食毒期與其對應死亡率之間的統計學分析,雌雄鼠對溴敵隆的敏感性無顯著差異(t<t0.05,表2)。故將雌雄鼠數據合并,統計出敏感度基數,得到LFP50、LFP98和 LFP99及其 95%置信限分別為0.94(0.43~1.33)、5.63(3.51~20.83)d和7.14(4.15~33.52)d(表3)。
表1 東方田鼠攝食不同時間0.0002%溴敵隆毒餌的試驗結果
續(xù)表1
表2 東方田鼠對溴敵隆的敏感性比較1)
表3 東方田鼠對0.0002%溴敵隆毒餌的敏感度基數
最敏感的個體是1 d食毒期組的雄鼠,體重47.1 g,食毒第2天死亡,致死劑量0.042 mg/kg;而最耐藥的個體是4 d食毒期組的雄鼠,體重51.2 g,存活劑量0.559 mg/kg,其劑量為前者的13.3倍。合計存活鼠平均攝藥劑量0.199 mg/kg;死亡鼠平均攝藥劑量0.558 mg/kg。雌鼠平均致死劑量0.556 mg/kg,雄鼠平均致死劑量0.560 mg/kg,兩者無顯著差異。
在89只試鼠中,死亡74只,存活15只,死亡時間為開始攻毒后2~19 d,死亡高峰時間為開始攻毒后5~12 d,平均死亡時間為開始攻毒后9.8 d,屬于抗凝血滅鼠劑的慢性中毒死亡時間范圍。其中雌鼠38只,平均死亡時間為開始攻毒后9.5 d;雄鼠36只,平均死亡時間為開始攻毒后10.1 d。
死亡鼠全部進行解剖,觀察出血病變情況,均符合抗凝血滅鼠劑的毒理作用。在死亡鼠中,少數個體出現外出血體征,多以口、鼻、耳等出血為主,眼、陰道、尿道、爪尖、肛門亦見。經解剖觀察,內出血癥狀多為心、肺、胸腔滲血或淤血,其次為肝臟淤血、缺血或青黑,胃、腸、消化道和腹腔出血等癥狀。個別鼠在試驗期間曾有輕微中毒癥狀,但后來又恢復正常。
試驗結果表明,洞庭湖區(qū)的東方田鼠對溴敵隆滅鼠劑十分敏感,用正常使用濃度(0.005%)1/25倍的毒餌LFP50為0.94 d,而 LFP99卻為 7.14 d,這是由于東方田鼠對溴敵隆敏感性的個體差異較大。從表3(LFP99以及95%置信限)可看出,按WHO新修訂為用LFP99取整天數作為抗藥性檢驗食毒期[12],故本地區(qū)東方田鼠對0.0002%的溴敵隆毒餌食毒期超過8 d存活為產生抗藥。
溴敵隆雖然在全國許多地區(qū)使用,但只有少數地區(qū)作過敏感性本底資料的測定,全國范圍內的抗藥性標準仍未制訂。敏感性本底調查要求在未使用或很少使用過該類滅鼠劑的地區(qū)捕鼠做試驗,如果一旦大量使用該類滅鼠劑,該地區(qū)的正常敏感性本底資料將丟失。故筆者于2007年8-10月在洞庭湖區(qū)益陽市大通湖區(qū)北洲子鎮(zhèn)的防洪大堤護坡和湖灘捕捉東方田鼠進行敏感性測定,以期對該藥物的抗藥性標準提供參考。
根據WHO推薦的方法,我國對第1代抗凝血滅鼠劑已有了統一的抗性監(jiān)測標準[7,12],黑線姬鼠和長爪沙鼠攝食0.005%殺鼠靈毒餌分別13 d和11 d存活,灰倉鼠和大足鼠攝食0.025%殺鼠靈毒餌分別為29 d和7 d存活為抗性鼠。但有關第2代抗凝血滅鼠劑的抗藥性檢驗標準尚未統一。有待今后繼續(xù)開展本地區(qū)的敏感性本底調查。丹麥以小家鼠攝食0.01%溴敵隆毒餌19 d存活視為抗性鼠[13]。姚丹丹等[14]認為黃胸鼠攝食0.0002%溴敵隆毒餌8 d存活為抗性鼠。本研究測定東方田鼠對溴敵隆的敏感性本底水平,國內尚未見有關報道,這可為今后進行東方田鼠對溴敵隆滅鼠劑的抗藥性監(jiān)測以及建立第2代抗凝血滅鼠劑的抗藥性標準提供參數。本試驗的開展還能為今后控制和防治洞庭湖區(qū)東方田鼠大規(guī)模暴發(fā)提供科學指導。
[1] 王勇,王克林,張美文,等.洞庭湖區(qū)農業(yè)生產格局及措施對農田害鼠種群數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05,13(1):148-151.
[2] 陳安國,郭聰,王勇,等.洞庭湖區(qū)東方田鼠種群特性和成災原因研究[M]∥中國獸類生物學研究.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5:31-38.
[3] 李波,張美文,王勇,等.東方田鼠首次在城市為害調查[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5,21(5):437-439.
[4] 張美文.洞庭湖區(qū)退田還湖工程對小型獸類群落的影響[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06.
[5] 張美文,李波,王勇.洞庭湖區(qū)東方田鼠2007年暴發(fā)成災的原因剖析[J].農業(yè)現代化研究,2007,28(5):601-605.
[6] 李波,王勇,張美文,等.洞庭湖區(qū)東方田鼠種群數量預警[J].植物保護,2007,33(2):134-136.
[7] 董天義.抗凝血滅鼠劑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46.
[8] 董天義,閻丙申.3種新抗凝血劑毒餌防制家棲鼠實驗室效果評價[J].醫(yī)學動物防制,2004,20(6):333-337.
[9] 陳劍,張美文,黃華南,等.東方田鼠對殺鼠靈的敏感性測定[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8,19(2):87-89.
[10] Lund M.Rodent resistance to the 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enmark[J].Bull World Health Orgen,1972,47(5):611-618.
[11]SPSS Inc.SPSS 10.0 for windows[M].SPSS Inc.USA.1999.
[12]鼠類抗藥性監(jiān)測協作組.家棲鼠對抗凝血滅鼠劑抗藥性檢驗方法[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1991,2(5):339-340.
[13]Misenheimer T M,Lund M,Baker E M,et al.Biochemica1 basis of warfarin and bromadiolone resistance in the house mouse Mus musculus domesticus[J].Biochem Pharmalol,1994,47(4):673-678.
[14]姚丹丹,梁練,胡杰,等.湛江地區(qū)黃毛鼠對溴敵隆的敏感性研究[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8,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