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碎秋 吳海珍 閔小彥
(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急診ICU,浙江 溫州325000)
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是引起ICU患者院內(nèi)感染的主要途徑。有文獻報道[1],由于長期置管導致中心靜脈導管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VC-RI)的發(fā)生率為5%~30%,而穿刺點局部皮膚污染是主要發(fā)病原因[2]。因此,為有效預防中心靜脈導管感染,選擇最佳抗菌敷料覆蓋穿刺點是關(guān)鍵。2008年1月~2009年12月,對我科應用中心靜脈導管的128例患者進行無菌透明薄膜覆蓋穿刺點與銀離子抗菌敷料覆蓋穿刺點的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銀離子抗菌敷料預防CVC-RI臨床療效顯著,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28例,均因病情需要給予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男82例,女46例,平均年齡(59±22)歲。置管前疾病危重評分(A-PACHEⅡ評分)11~25(16.3±3.8)分。原發(fā)病:腦外傷疾病40例,心血管疾病26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37例 ,消化系統(tǒng)疾病14例,急性中毒8例,高滲性昏迷病例3例。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透明敷料組(A組)和銀離子抗菌敷料組(B組),各6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原發(fā)病、A-PACHEⅡ評分以及置管時間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8例患者均選用雙腔抗感染靜脈導管(美國ARROW公司生產(chǎn)),采用Seldinger法經(jīng)鎖骨下靜脈插管到上腔靜脈。置管完畢,用5%碘伏消毒穿刺點以及周圍皮膚,范圍是以穿刺點為中心,直徑為8 cm,注意消毒敷料不可過濕。然后A組用無菌透明薄膜以穿刺點為中心覆蓋;B組用2cm×2cm的銀離子抗菌敷料覆蓋穿刺點再加用無菌透明薄膜。兩組均嚴格無菌操作,每24h更換所有輸液管道。透明敷料組每2d換藥1次,銀離子敷料組一周換藥1次,并對穿刺部位和周圍皮膚情況作動態(tài)觀察和記錄。兩周后無菌拔除中心靜脈導管后,抽取外周血液送檢培養(yǎng),將導管進行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
1.3 評價指標 (1)CVC-RI發(fā)生率:置管后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發(fā)熱,伴有寒顫、呼吸急促;外周白細胞升高,導管尖端常規(guī)細菌培養(yǎng)呈陽性,血細菌培養(yǎng)呈陽性;拔除導管或使用抗生素后癥狀消失[3]為CVC-RI;(2)穿刺點周圍皮膚反應陽性:穿刺點周圍皮膚發(fā)紅或有膿性分泌物伴有皮下波動感和局部皮溫升高;(3)導管保留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比較[±s,例(%)]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比較[±s,例(%)]
組別 例數(shù) CVC-RI 局部皮膚反應 導管保留時間(d)A組 64 13(20.31) 16(25.0)10.9±3.4 B組 64 6(9.38) 7(10.94) 12.7±4.2 χ2 5.006 4.293 P<0.05 <0.05
3.1 中心靜脈導管具有置管時間長、輸液種類廣泛、導管彈性好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ICU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給藥、靜脈營養(yǎng)支持治療等,但中心靜脈導管感染則是較常見和嚴重的并發(fā)癥。造成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來自皮膚、導管接頭等處,因此,留置導管期間的護理是預防感染的關(guān)鍵。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中心靜脈導管置入后,用于覆蓋局部皮膚的敷料種類亦與CVC-RI、局部皮膚陽性反應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明顯相關(guān)[4]。因此,選擇合適的敷料覆蓋穿刺點、加強局部皮膚護理是預防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關(guān)鍵所在。用5%碘伏和75%酒精消毒穿刺點或使用10%的碘伏棉質(zhì)敷料來覆蓋穿刺點,可以減少表皮細菌引起的感染。但這類方法需要經(jīng)常性的更換透明薄膜,增加了操作中感染的幾率,同時也加大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3.2 銀離子敷料其結(jié)構(gòu)為3D發(fā)泡結(jié)構(gòu),能快速吸收由于穿刺后穿刺點的滲出液和周圍皮膚蒸發(fā)出來的水份,防止浸漬局部皮膚,從而有效的阻斷了細菌的滋生;尤其是該敷料含有銀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菌能力,對于ICU中綠膿桿菌、MRSA、鏈球菌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作用時間長,對病毒和致病菌均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抗藥性。而且銀離子敷料質(zhì)地柔軟不粘連,這樣就避免了更換薄膜時對導管的機械性牽拉。同時該敷料可7d換藥一次,極大地減少了操作中感染的發(fā)生。目前,銀離子敷料已廣泛用于治療難治性感染傷口、糖尿病足潰瘍、燒傷等,且療效顯著。使用銀離子敷料覆蓋穿刺點避免了完全使用透明敷料所引起的細菌繁殖增快的風險。本結(jié)果提示,銀離子敷料組CVC-RI發(fā)生率以及穿刺點局部皮膚陽性反應率均顯著低于透明敷料組,說明應用銀離子敷料預防CVC-RI效果顯著。
3.3 使用銀離子敷料時應注意:(1)銀離子敷料以每7d更換一次為宜,不可高頻率更換,否則將增加醫(yī)療成本及感染機率;(2)敷料以2cm×2cm為宜,不可過大;過大會影響周圍皮膚的觀察,過小則不能完全覆蓋;(3)銀離子敷料不能反復使用,一經(jīng)揭開必須更換;(4)更換時,先使用5%碘伏消毒穿刺點和周圍皮膚,再用生理鹽水清洗待干后,方可用銀離子敷料覆蓋;(5)更換敷料的過程中要加強無菌觀念,盡量避免護理操作中的污染。
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銀離子抗菌敷料對ICU患者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發(fā)生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CVC-RI和局部皮膚陽性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透明敷料組。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不良反應,同時銀離子敷料的使用過程中可明顯減少更換敷料次數(shù),節(jié)約患者治療費用,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Glles Y,Aksoy M,Tezelman S.What really affects the incidence of centeal ventral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for shortterm catherization[J].Acta Chir Belg,2002,102(4):256-258.
[2]周雪貞.靜脈治療感染的控制[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2,19(12):558-560.
[3]薛春花,花天放,吳鵬,等.中心靜脈導管感染[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4,4(4):213-215.
[4]李金果.靜脈輸液部位使用透明敷料研究[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6,1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