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太梅
云南省文山州中醫(yī)院急診科,云南 文山 66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疾病之一,急性期的病死率高達35%-55%,由于醫(y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當前死亡率已降低到10%-20%[1]。近幾年我科對收治的80例AMl病人實施中醫(yī)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療效進行了對比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擇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的住院病人80例,合并嚴重并發(fā)癥如心律失常、肺氣腫、神經(jīng)、精神疾病等除外,年齡35-65歲,其中60例男性,20例女性。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40例,兩組病人的年齡、性別、梗死部位、住院時的心功能分級、溶栓再通率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中醫(yī)辨證施護:①陰寒凝滯證。不要受寒著涼,對怕冷者,注意保溫措施。戒煙慎酒,忌生冷。胸痛發(fā)作時,遵醫(yī)囑立即給予沉香、肉桂粉,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3~0.6mg,或冠心蘇合丸1粒。②痰濁壅塞證。居住環(huán)境不宜潮濕。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忌食油膩肥甘之品,以防助濕生痰,可常食橘子、蘿卜之類,或用雪羹湯代茶,以健脾化痰,肥胖者要控制食量。如合并咳嗽,可配服化痰止咳中成藥。③心血瘀阻證。常服三七丹參片,每次4片,1日2次,或酌情少量飲用紅花酒、丹參酒以助氣血運行。胸痛明顯者,可服三七粉1.5g或三棱、莪術、沉香粉各1g吞服。④陽氣虛衰證。注意防寒、保暖,室內要陽光充足。汗多濕衣者,隨時更換。膳食以低脂、高熱量為主。可適當選食羊肉湯、牛肉湯、洋蔥、大蒜、韭菜、高粱粉或配合黃芪粥調理。⑤氣陰兩虛證。關照病人靜心養(yǎng)病,切忌操勞,條件許可者每日以西洋參煎湯代茶?;蛴锰訁g、麥冬lg、五味子lg煎湯代茶。也可適當配合山藥羹、蓮子羹、百合粥以調補。⑥腎陰虛證。告誡病人忌惱怒、遠房室、清心寡欲,已婚婦女暫不宜生育。日常配合食療,常以銀耳羹、蓮子羹、百合綠豆湯調補。頭昏、腰酸、耳鳴等癥狀明顯者,可加服六味地黃丸6g;睡眠不適者,可用天王補心丹6~l0g,臨睡前服。
1.2.2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法,即第1周絕對臥床休息,第2周以臥床休息為主,逐漸做在床上四肢活動,活動量增加,以后進行護理按急性心肌梗死護理常規(guī)進行。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2周后平板運動平均步行距離明顯增大(P<0.01),平均住院天數(shù)顯著減少(P<0.01),合并癥(便秘、肺內感染)發(fā)生率都減少(P<0.05);心功能恢復良好(P<0.05)。見表1、2。
表1 比較兩組間癥狀
表2 比較兩組間療效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系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導致心肌持久性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壞死。起病急、變化快、病死率高。故應嚴密觀察病情,同時加強中醫(yī)辨證施護,可使患者平安度過危險期[2]。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多與寒邪入侵,飲食不潔,情志失調,年老體虛等因素有關,其主要病理基礎是胸陽不振,其性質為本虛標實,然又有邪實為主與本虛為重的區(qū)別,虛實可互相影響。如陰邪盛則陽氣失展,陽氣虛則陰邪易聚,兩者?;橐蚬?,相兼為患。故正確的辨證施護,對疾病的恢復尤顯重要[3]。
我們的研究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延長了總運動時間,增加了平均步行距離,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shù),表明適當早期活動,可促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的恢復。同時,在嚴密心電監(jiān)護下,實施早期健康教育護理有助于增強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心絞痛的發(fā)生減少。通過中醫(yī)的辨證實施護理,可以對不同情況的病人施以不同的護理措施。如對絕對臥床休息或生活必須由他人協(xié)助易增強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焦慮和被動依賴思想隨之產生;而早期活動病人的注意力可得到分散,增強自理意識,產生成就感,減輕心理壓力,降低了焦慮和依賴性。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實施中醫(yī)護理,縮短臥床時間及早期活動必須建立在對具體情況的了解、預測及對預后的估計等基礎上,同時還需要一套嚴格規(guī)范合理的實施方法和管理辦法。
[1]田芳,張靜,李榮,等.對心血管病患者實施中醫(yī)護理的嘗試[J].四川中醫(yī),2008,20(5):59.
[2]潘桂珍.臨床護理中如何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J].河北醫(yī)藥,2008,22(9):709.
[3]范巧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癥病人早期下床活動的中醫(yī)護理[J].河北中醫(yī),200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