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萍
建筑工程造價審計資料的整理,于甲方而言,是整個建筑工程項目造價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它直接涉及到工程造價的大小;建筑工程竣工決算資料的整理和管理,是保證整個工程項目資料完善的基礎,是財務部門編制工程財務決算的依據(jù)。所以,作為甲方的基建管理部門,一定要做好以上兩種資料的整理、管理和歸檔。
1)工程結算:工程結算是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單位按照竣工圖編制的工程所需的人材機耗量所需的金額,也就是建安工程費。2)工程決算:工程決算是由建設單位編制,指竣工后計算完成整個建設項目所需的費用,包括建安費、設計費、招投標管理費、監(jiān)理費、基礎設施建設費等十余種費用。3)工程審計:工程審計包括工程造價審計和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工程造價審計一般是對單項、單位工程的造價進行審核,其審計過程與乙方的決算編制過程基本相同,即按照工程量套定額。這由造價工程師完成。
工程決算審計則是對整個工程項目總造價的審計。由于造價審計只是審核單項、單位工程的合同造價,一個建設項目總的支出是由很多單項、單位工程組成的,而且還有很多支出比如前期開發(fā)費用、工程管理雜費等是不需要造價審計的,所以還要有一個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就是將造價工程師審定的和未經(jīng)造價工程師審核的所有支出加在一起,審查其是否有不合理支出,是否有擠占建設成本和計劃外建設項目的現(xiàn)象等,來確定一個建設項目的總的造價。這由注冊會計師完成。
我們這里所研究的是指工程造價審計階段的資料整理和工程審結后的工程決算資料管理。
工程造價審計是由甲方委托有相關資質的審計部門,對施工方上報的工程結算進行審核定案。委托審計之前,甲方要將與工程相關的所有資料,包括施工協(xié)議、竣工圖、變更圖、工程變更、工程洽商和簽證,以及有甲乙雙方簽字的材料認價單、施工方上報的結算書等全部整理備齊,確認資料無誤后才進行正式委托。
審計部門在接到甲方委托后,一般先對圖紙和資料進行熟悉,繼而依據(jù)甲乙雙方施工協(xié)議約定的工程內容和結算方式,對所報結算開展工程審計中的各項工作。
1)看圖算量??磮D算量即依據(jù)竣工圖計算工程量。對于沒有變更的施工圖,依據(jù)圖紙算量既方便又可靠。施工方照圖施工,審計方照圖算量,不存在任何偏差和分歧。2)資料審計。工程造價審計一般都是在建筑工程竣工后才進行的工作,因此相對于工程建設期來講,它存在著滯后性,而工程建設又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會遇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會出現(xiàn)許許多多的變更、洽商或簽證,而且隱蔽工程內容也全部要依靠當時工程資料才能反映出來。所以,工程造價審計與一般財務審計不同,它的實踐性更強,脫離開施工現(xiàn)場和施工工期后,工程資料在審計過程中就變得相當重要。審計部門更大程度上要依靠審計資料來進行工程造價審計。3)內容核對。內容核對指將該工程的不同基礎資料進行核對,用相互驗證和復核的手段查證工程量與造價是否客觀真實。審計中經(jīng)常用到的是現(xiàn)場施工日志。甲方現(xiàn)場代表的施工日志最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工程建設中的事實和過程,這是審計參考的有力依據(jù)。4)現(xiàn)場實測。對于有變更或竣工圖反映不完整的數(shù)據(jù),審計人員會采取看現(xiàn)場的方式,進行現(xiàn)場確認,補充數(shù)據(jù)。
工程竣工圖由施工方整理,甲方審查,對施工方報上來的竣工圖,甲方要認真查驗,看是否加蓋竣工章,是否標識出變更部分,是否齊全整潔??⒐D要如實反映完成的工程實況,真實反映施工過程。
1)專人負責,嚴格把關。工程結算報審前的資料整理,要由基建管理部門有造價經(jīng)驗的工程師專人負責,嚴格把關。對工程中出現(xiàn)的變更、洽商、簽證進行認真審查,看上面有無甲乙雙方及設計、監(jiān)理人員的簽字,是否符合法律程序,是否有效。
2)審查變更。審查工程變更,要看上面是否有甲乙雙方、設計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的簽字和蓋章,確認是有效變更還是無效變更,并將可能幾次出現(xiàn)同一內容的變更進行比較,結合現(xiàn)場實況,確定哪一個是有效變更,哪一個屬作廢變更,進行標識和確認,給審計部門提供可靠依據(jù)。
3)審查洽商和簽證。工程建設過程中,因現(xiàn)場情況復雜,會出現(xiàn)許多洽商和簽證,加之工期緊,技術人員與資料人員配合不夠密切,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的工程洽商和簽證內容可能有些混亂,往往需要什么簽什么,做到哪里簽哪里,但內容難免會前后交叉、重復,甚至出現(xiàn)不一致。到最后竣工結算時,施工方一籃子全報上來。這時就要求甲方造價人員認真查看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和確認,毫不夸張地說,工程管理的成敗,有時往往不在工地,審計資料的嚴格審查和控制就是降低工程造價的關鍵一環(huán)。工程洽商,一般由甲乙雙方簽訂,主要審查洽商與洽商之間是否有前后矛盾,對內容交叉、重復、矛盾者,要認真審查,借助“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日志”等基礎資料進行鑒別和確認。對于簽證部分,更要認真審查。因為常駐工地的甲方現(xiàn)場代表,不一定對工程造價很專業(yè),而施工方在每一個工程上都會有造價人員常駐工地,跟蹤結算。施工方的造價員會對所有現(xiàn)場有關造價的資料,包括變更、洽商和簽證,進行把關或參與。相對來說,甲方工地代表較之為弱,在工程資料上,出現(xiàn)一些對施工方有利的洽商或簽證也在所難免。但是,如果涉及造價較大,含糊不清或存在疑點的簽證或洽商,就要拿出來進行分析、對照、核實、研究,明顯不公平或不客觀的簽證或洽商,要與施工方重新商定確認。這也是規(guī)避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的方法之一。
為保證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造價,甲方一般都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建筑材料的品牌和價格,進行購前審批,并按審批價格進行結算。施工方上報的結算資料中,材料認價單是否與甲方原批相符,需要對每一張進行核對。以甲方留存的原件為準,補齊材料認價單,提供給審計部門。
對施工方所報結算進行初審,主要審查甲方分包項目,施工方是否作進結算;審查甲供材,施工方是否計價;對照材料認價單,看施工方造價員所套價格是否進行了加權平均或是分部位套價;看所套定額、取費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對明顯多計價的內容,向施工方提出,讓其重新調整結算。
要對施工協(xié)議、補充協(xié)議進行整理,對甲方分包項目、甲供材種類等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進行文字說明,提交給審計部門,作為審計工程造價的依據(jù)。
工程決算資料一般包括征地費、土地占用補償費、建設前期費、設計費、勘察費、監(jiān)理費、工程建設費用、稅金等。其中相應的合同及資料都要整理歸檔。這樣才是對一個建設工程項目完美的總結。
[1] 黃小元.工程造價審計之我見[D/OL].中國論文下載中心,2009.
[2] 姚署霖.工程審計質量剖析[J].山西建筑,2008,34(2):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