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華
(臺州廣播電視大學基礎部 浙江臺州 318000)
浙江省沿海地區(qū)高校女教師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
陳紅華
(臺州廣播電視大學基礎部 浙江臺州 318000)
本研究以臺州高校 350名女教師為調查對象,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浙江沿海地區(qū)高校女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明確,但參與的主動性不夠,體育人口低。鍛煉的意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影響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依次為工作忙、家務重、無活動場地等。
高校;女教師;體育鍛煉
臺州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地區(qū),魚米之鄉(xiāng)經濟發(fā)達,尤其是民營經濟高度發(fā)達物質資源豐富,當?shù)氐母叩冉逃呀泴崿F(xiàn)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跨越。這形勢下,教師的工作負荷也越來越重,教師的健康也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教師的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到教學工作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女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之外,也同其他女性一樣還要承擔繁重家務以及養(yǎng)育兒女、教育子女的重任。女教師的健康狀況對未來的教育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目前,對浙江省沿海地區(qū)高校女教師的體育鍛煉研究很少。本文對浙江省沿海地區(qū),民營經濟發(fā)達的地方高校女教師體育鍛煉現(xiàn)狀進行調查,目的了解浙江沿海地區(qū)高校女教師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分析其存在問題,尋找相應的對策,指導浙江高校女教師更好地參加體育鍛煉,改善健康狀況,同時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2.1 研究對象:以臺州學院、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臺州科技學院、臺州廣播電視大學、浙江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在職的女教師。
2.2 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國際互聯(lián)網GOOGLE搜索引擎等的檢索,搜集相關文獻,并對文獻分析整理,了解選題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考和理論支持。(2)問卷調查法。調查中采用訪談和問卷等形式。問卷的設計經過專家和學者進行了兩輪咨詢,最后形成調查問卷。懇請8位專家對問卷的效度檢驗,并根據(jù)專家們的建議對問卷的內容、語言、結構進行了修改。共發(fā)放問卷350份其中臺州學院100份、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100份、臺州廣播電視大學50份、臺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50份、浙江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50份,回收332份,剔除無效問卷13份,實際有效問卷319份,樣本有效率為96.08%。(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采用spss軟件和excel2007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1 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動機是推動人從事某種動作并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內部動力,是實現(xiàn)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研究表明,臺州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排在前四位的順序為:增強體質與健康占84.33%,其次為減肥與健美82.76%,第三位為精神情緒修養(yǎng)占65.52%,第四位為解悶與消遣娛樂占59.25%。其中從不同的年齡來看臺州高校女教師的動機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30歲以下的是減肥與健美占87.23%,增強體質與健康占85.12%,增加社會交流占46.81%,解悶與消遣娛樂占44.68%;31-40歲的是增強體質與健康占81.56%,減肥與健美占80.45%,精神情緒修養(yǎng)占62.01%,豐富文化生活占57.54%;41-50歲的是增強體質與健康占88.24%,減肥與健美和精神情緒修養(yǎng)各占 84.71%,解悶與消遣娛樂占72.94%;51歲以上的是增強體質與健康占 100%,減肥與健美占87.5%,精神情緒修養(yǎng)占87.5%,解悶與消遣娛樂占75%。由此可見,臺州高校女教師體育鍛煉的動機主要集中在增強體質與健康、減肥與健美、解悶與消遣娛樂、精神情緒修養(yǎng)。說明臺州高校女教師的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非常明確積極向上的,同時也多樣化,她們希望通過體育鍛煉增進健康,保持好的形體。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育鍛煉的動機增強體質與健康越明顯,30歲以下的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與其他年齡段不同,把減肥與健美排在第一位,增加社會交流第三位,也反應了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狀態(tài),學校在組織活動上多發(fā)揮體育鍛煉的健康美、娛樂功能。
3.2 鍛煉情況。通過體育鍛煉延緩衰老,同時達到健身效果,經常鍛煉利于健康。研究中顯示高校女教師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占21.63%,偶爾參加體育鍛煉的占74.92%,從不參加的占3.45%。不同年齡段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不同,30歲以下經常參加占8.51%,31-40歲占 13.97%,41-50歲占 43.53%,51歲以上經常參加的占62.5%。總體說明多數(shù)女教師不參加體育鍛煉,大多數(shù)人沒有成為習慣。從不同年齡段來看,51歲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最多,30歲以下的女教師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最少,鍛煉意識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偶爾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由于工作忙沒時間鍛煉等原因,從不參加的人是對體育不感興趣,有些是從小體育成績差,而怕丟面子等。
一是鍛煉的項目。有效調查問卷319份,其中根據(jù)調查結果有11人從不參加體育鍛煉,為此對實際參加體育鍛煉調查的人數(shù)為308。研究不同的年齡段選擇項目不同,這說明與年齡段的特點,自身身體條件,自身生活環(huán)境有關系。30歲以下的女教師選擇動作優(yōu)美的健身舞蹈,31-40歲選擇的項目爬山,41歲以上的女教師選擇散步。30歲以下的女教師更注重形體美,31-40歲的女教師基本上利用周末時間爬山,41歲以上的女教師散步為主,根據(jù)自己身體條件,同時不受場地限制,考慮最簡單易行的項目。
二是鍛煉的次數(shù)、時間段、時間。每周鍛煉的次數(shù)是鍛煉的效果的基本保證。由表3-4看出,每周3次以上占17.21%,60.71%的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次數(shù)為 1-3次/月,16.88%的女教師不足10次/年,5.20%的女教師 1-2次/周。從表中可以看出參加體育鍛煉次數(shù)為3次以上/周,30歲以下占6.67%,31-40歲占8.77%,41-50歲占36.90%,50歲以上占50%。這說明高校女教師運動明顯不足。鍛煉的時間段的選擇一般根據(jù)個人生活安排來進行,研究表明臺州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課后 183人占59.42%;早晨占24.67%;晚上占12.34%;根據(jù)實際情況占3.57%;沒有女教師選擇中午。根據(jù)教師的職業(yè)特點,中午是午休時間,相對來說時間比較緊張,同時還要保持好的精力去上課,下午課后鍛煉是最佳的時間,同時也非常符合人體的生理特點,所以基本是選擇下午時間段。每次參加鍛煉的持續(xù)時間對鍛煉的效果起很大作用,研究表明,每次參加體育鍛煉持續(xù)31-59分鐘的占43.83%,無固定時間占19.76%,21-30分鐘占15.58%,11-20分鐘占9.42%,10分鐘以下占 3.25%。30歲以下堅持半小時以上占 28.88%,31-40歲59.65%,41-50歲51.38%,51以上62.50%。
三是鍛煉的場所。每個人在鍛煉之前根據(jù)自己喜歡的項目來考慮鍛煉場所,場地會很可能影響鍛煉的行為。從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場所調查結果表明,排在前四位:第一位為學校場館占56.17%,第二位為家里或辦公室占18.83%,第三位空地占16.88%,第四位為收費體育場館占15.58%。學校場館已經成為高校女教師的鍛煉主要場所,分析其原因,第一,高校都有自己的運動場地,基本上都有室內活動場地,場館功能多,可以基本滿足運動需求。第二,跟工作環(huán)境有關系,相對便利,可以結伴行,同時免費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對女教師的體育鍛煉起了很大的作用。工作環(huán)境對女教師的鍛煉場所選擇影響很大。
四是鍛煉的形式。鍛煉的形式變化可能導致鍛煉的中斷,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鍛煉的積極性。研究8表明,高校女教師的體育鍛煉形式排序為:與同事一起165人占53.37%,與家人一起160人占51.95%,個人116人占37.66%,親朋好友106人占34.42%。鍛煉的形式上基本是結伴而行,如果是個人進行就會選擇自認為方便的情況下進行鍛煉。從不同的年齡段來看,41-50歲、51歲以上這兩個年齡段的鍛煉形式與家人一起各占84.52%和62.5%。通過個別訪談分析其原因,第一,與他們鍛煉的時間段有關系,早晨運動基本上與家人一起。第二,陪小孩去鍛煉身體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五是鍛煉的強度。鍛煉的強度直接影響鍛煉的效果,一般中等為宜。從體表特征來反應運動的強度,大汗淋漓為大強度中等出汗為中強度,微出汗為中小強度,全身微熱、無感覺為小強度。體育人口的標準:1)鍛煉次數(shù)為每周3次以上。2)每次體育鍛煉時間為30分鐘以上。3)運動強度為中強度,微出汗或中等出汗,中強度為最適宜的健身強度。從運動的強度看,從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女教師的運動強度為大強度占13.96%,中等運動強度占25%,中小強度占54.24%,小強度占6.81%。這說明大部分高校女教師運動強度中小為主,基本能達到健身效果,6.81%的女教師強度太小,達不到健身效果。不同年齡段高校女教師的運動強度,30歲以下的女教師運動強度表現(xiàn)為微出汗占51.11%,31-40歲女教師主要為微出汗43.86%,41-50歲的女教師以中等出汗占40.48%,51歲以上的女教師主要為中等出汗占50%。
可以看出,小年齡段的女教師以中小強度為主,大年齡段的女教師以中強度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達到鍛煉效果的人數(shù)在增加。說明年齡增長鍛煉的意識也增強。訪談中得知,進行小強度的女教師認為稍微出點汗就可以達到目的,不喜歡出汗太多,否則后續(xù)工作太多,如洗衣服要花時間等,對每周3次以上的高校女教師進行訪談,基本上以中強度為主,她們鍛煉持續(xù)時間,達到體育人口標準。選擇大強度鍛煉的女教師,平時鍛煉次數(shù)很少難得有鍛煉的雅興,所以在強度上就比較大。大強度的鍛煉是很難讓人堅持,也容易受傷,所以根據(jù)自身特點,在強度上以中強度為佳。
4.1 結論:(1)浙江沿海地區(qū)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選擇主要為爬山、散步、乒乓球、健身舞蹈,不同年齡所選擇的鍛煉項目有所不同。(2)鍛煉的次數(shù)少,持續(xù)時間短,隨意性大,時間段主要集中在下午課后,但是30歲以下女教師集中在晚上,41歲以上女教師在早上。(3)參加體育鍛煉的場所主要選擇在學校的體育場館,但由于消費觀念的不同,30歲以下的女教師中有選擇去健身房參加鍛煉。參加體育鍛煉形式多樣。
4.2 建議:(1)政府和學校有關主管部門應加大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加強宣傳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有益于健康的重要性與認識,以促進其積極投入到科學、健康、有效的體育鍛煉中去。(2)學校要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要充分發(fā)揮體育協(xié)會作用,學校要因地制宜,修建或改造一些體育鍛煉場地、設施,在工會的組織下,多開展一些富有趣味的群眾性體育鍛煉,考慮適合不同年齡段的運動項目。(3)體育鍛煉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校領導帶頭參加體育鍛煉。以部門為單位,體育鍛煉納入部門工作計劃,各部門有負責人來監(jiān)督落實,并對表現(xiàn)突出者給予一定的獎勵。(4)改變傳統(tǒng)觀念,打造生活新理念。體育鍛煉家庭化,把家務活當作休閑體育來對待,做家務是為了鍛煉身體,如拖地,在拖地時配上音樂,這樣也可以達到身心愉悅,也要考慮運動時間,強度,拖好地之后做整理運動,這樣也就達到了鍛煉效果。
[1]魏純鐳.浙江部分高校高級知識分子體質與體育鍛煉狀況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10).
[2]劉子眾.影響珠江三角洲民營企業(yè)從業(yè)婦女參與休閑體育鍛煉的因素及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6).
[3]黃小波.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2005(4).
[4]金考生等.浙江省成年人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1999(1).
[5]李岳兵.臺州高教園區(qū)學生體育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課題:臺州市社科聯(lián)課題(課題編號:08 YB11)
陳紅華,女,碩士研究生,臺州廣播電視大學基礎部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201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