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君
(廣州醫(yī)學院 外語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182)
論詞塊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黃國君
(廣州醫(yī)學院 外語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182)
詞塊集語法、語義和語境于一體,是語言處理的基本單位。詞塊在語言學習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加之詞塊自身的可預知性、整體性等特點,決定了其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當前大學生在詞塊學習方面還存在著種種問題。鑒于此,本文在闡述詞塊相關理論上,分析了詞塊法對英語閱讀的重要性,最后,文章針對當前大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運用詞塊法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詞塊法的對策建議,以期與廣大語言教育和研究者共同交流。
大學英語閱讀;詞塊法;語言處理;詞塊意識
閱讀是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學習語言的手段之一,又是學習語言的目的所在。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對其各種材料的閱讀,獲取自己所需的專業(yè)信息。然而,目前很多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仍差強人意。較為明顯的一種現(xiàn)象是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認為英語閱讀難在生詞較多、復雜的句子結(jié)構(gòu)難以把握,難以理解而且比較枯燥。但是,我們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詞塊在文章中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只是這一規(guī)律并未被學生有效地發(fā)掘和利用。
詞塊作為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綜合體,是英語語言的基本單位,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而且詞塊的形式也較為固定。(陳偉平,2008-03:48)隨著近些年來的計算機技術和語料庫的迅猛發(fā)展,詞塊在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和普遍性進一步得到認可。由于自然言語中的90%的語言都是由一些大于單個單詞的半固定的單位構(gòu)成的,進而這些模式化的語言結(jié)構(gòu)成為語言處理最理想的單位,它們以一個整體儲存在人的大腦中。因此,詞塊的學習和掌握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一定程度上講,英語閱讀依賴于詞塊的學習和運用。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詞塊法相關理論以及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詞塊法作了深入探究,以期與廣大語言研究、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
(一)詞塊的內(nèi)涵及特征
“詞塊”一詞來源于語言學中的“語塊”概念。所謂語塊是指相對于零碎的信息,人類記憶含有一定意義的內(nèi)容能夠維持得更為長久,語言學家將這一記憶的屬性稱之為語言中的“語塊”。針對此語言現(xiàn)象,很多的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入手進行了研究。在國外,1975年,Becker指出語言具有板塊結(jié)構(gòu)的特征,并將其命名為詞塊(Lexical Chunks),后來他進一步指出語言中存在眾多半固定化了的形式,這種形式同時也是人類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Becker,1975-03)1988 年,Cowie 將這種語言中的板塊結(jié)構(gòu)成為預制結(jié)構(gòu) (Prefabricated Phrases)。(Cowie,1988:126)國內(nèi)關于詞塊內(nèi)涵的研究晚于國外,但是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例如,濮建忠認為詞塊可以是“具有一定的結(jié)構(gòu),表達一定的意義,容許不同的抽象程度、頻繁使用的、預制的多詞單位”。(濮建忠,2003-06:438)常晨光指出語言包含各種預制的或半預制語塊,其具有公式性特征,提出公式性語言(Formulaic Language)的概念。 (常晨光,2004-02:31)
通過上述對詞塊內(nèi)涵的闡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詞塊本身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一是穩(wěn)定性。據(jù)相關統(tǒng)計,英語閱讀中有近90%的語言屬于半固定或者固定的詞塊。雖然部分句型的結(jié)構(gòu)存在一定的變化,但是它們的規(guī)律性較強,可以替換的部分變化靈活程度有限。因此,如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直接識別這些半固定或者固定的詞塊表達,所付出的努力一定比自己依據(jù)語法結(jié)構(gòu)和詞匯意思去理解語句少,而且出錯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
二是擴容性。詞塊的結(jié)構(gòu)決定了其區(qū)別于單個詞匯,而是具備比較完整的意義。實際上,詞塊已經(jīng)突破獨立詞匯的范圍,遠遠超出詞匯搭配的范圍,擴大至句子甚至篇章的范圍。因此,學生一旦掌握這種詞塊,頭腦之中便會形成一定的語言圖式,從而大大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是自主性。詞塊不同于詞匯,需要依據(jù)語法進行各種搭配,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不同的詞塊之間通常是互相獨立的,自主性較強。
四是整體性。詞塊之間的獨立性,從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一組詞塊本身的完整性和緊密性,甚至有些詞塊在運用過程中常常是作為一個元素出現(xiàn)的。
(二)詞塊的分類
國外學者Nattinger、DeCarrico及Michael Lewis均對詞塊做了類似的分類。其中,Nattinger and Decarrico將詞塊分為4類:第一,多詞詞匯;第二,慣用表達式;第三,短語限制語;第四,句型框架(句型框架的主要目的在于表達某個概念,它可以有一定的變化)。(Nattinger、Decarrico,1992:13)基于結(jié)構(gòu)和功能角度,Michel Lewis將詞塊分為4類:第一,搭配詞,即經(jīng)常在一起出現(xiàn)的詞語,例如“be interested in”、“in light of”等;第二,聚合詞,即具有習語特征的固定詞組,例如“come on”、“on the contrary”等;第三,慣用話語,即形式半固定或者固定的具備用語功能的單詞組合,例如 “If I were you,I'd…”、You'd better...”等;第四,引語以及句子框架,例如“This is to advise you that…”、“We wish to inform you that…”等等。 (Lewis,1993:10)
(一)通過詞匯法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清除閱讀障礙
一定程度上講,詞匯是英語閱讀的基礎。Krashen&Scarcella認為,閱讀者只有掌握了一篇文章中95%的詞匯,才是可讀的。 (Krashen&Scarcella,1988:283)但是,對非英語專業(yè)的許多大學生來講,積累的詞匯量很難達到這一標準。此外,再加上專業(yè)英語閱讀資料的專業(yè)詞匯量大、信息量大等,更是讓他們難以達到上述標準。
艾賓浩斯記憶實驗證明:有意義的信息記住之后不容易被遺忘;理解之后可從廣度和深度上得以提升。詞塊作為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體,不僅包含了詞匯語言形式、語義、句法等相對固定的習語,而且包含了各種詞語搭配,屬于較大的語言單位,加之其經(jīng)常在特定語境中出現(xiàn),所以詞塊稱得上是記憶的理想模式。詞塊法將語言形式和語言功能融為一體,改變了以往閱讀學習僅停留在獨立單詞或詞組記憶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知識的深加工,強化詞匯的記憶,有效地增加自己的詞匯量,掃除英語閱讀理解中的語言障礙。此外,掌握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詞塊還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認知負擔,減少閱讀時的語言處理時間,為語言學習提供捷徑。
(二)應用詞匯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提高理解水平
語言的組成部分在一定語境下以各種互相關聯(lián)的形式表述意義,即語言具有語篇功能。在某種程度上講,詞塊就具備了這種功能。學生加強詞塊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其語篇分析能力。有學者指出,閱讀實質(zhì)上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猜測游戲,即讀者在書面文字中不斷地猜測和證實作者的寫作意圖。(劉劍劍,2009-04:60)通常來講,閱讀模型分為三種:自上而下(Topdown Model)模型(強調(diào)重視讀者的積極作用和文字線索的作用)、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模型(強調(diào)語言本身的結(jié)構(gòu),忽視讀者的主動性)和相互作用(Interactive Model)模型(結(jié)合使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模型,被認為是理想的閱讀模式)。
筆者在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時常常習慣于“逐字逐句閱讀”,比較注重獨立語句的語法分析和含義分析。這種方式既影響了閱讀的流利性,又影響了理解的準確性。詞塊作為書面話語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書面話語中扮演著一系列的語篇功能。同時,由于詞塊具有整體性的特征和一定的語篇功能,所以將其應用到英語閱讀中,有助于學生從整體出發(fā)分析文本的結(jié)構(gòu),然后利用已知的信息進行推測和判斷,實現(xiàn)學生由“閱讀低層次”到“閱讀技能自動化的高層次”轉(zhuǎn)變。
(一)強化學生的詞塊學習和應用意識
學習和應用詞塊有助于學生對篇章的整體把握和理解,有助于增加學生詞匯量,提高其閱讀水平。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向?qū)W生強調(diào)詞塊法的良好效用,強化學生在英語閱讀中詞塊意識。由于詞塊具備較為固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穩(wěn)定的搭配意義以及特定的語法環(huán)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三者的優(yōu)勢,所以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就語塊的這種特點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詞庫學習的線索和思路,形成詞塊學習和應用的意識。
(二)將詞塊教學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主線
在學生對詞塊法有了充分的關注和重視之后,教師要將詞塊法教學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主線,貫穿于教學的各個階段。首先,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詞塊的敏感程度,使學生能夠盡快地識別閱讀文章中的詞塊,加快閱讀的速度,使其在閱讀中較易識別篇章中的哪些成為可以作為詞塊模式來進行處理。同時,學生在將自己之前所掌握的詞塊運用到閱讀過程中時,能夠體會到運用詞塊模式的效果,強化自身應用詞塊法的信心。其次,詞塊教學內(nèi)容本身還應該堅持有重點、有目標。教師要注意總結(jié)英語閱讀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實用性較強的詞塊,以此來作為詞塊法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傊?,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指出,語言學習的關鍵在于對大量詞塊的把握和理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貫穿詞塊法應用教學,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水平。
(三)充分調(diào)動學生詞塊學習積極性,訓練學生詞塊技能
教師在總結(jié)出閱讀教學的詞塊模式側(cè)重點之后,還應該注意重點詞塊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講解詞塊時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學習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訓練學生的詞塊技能。具體來講,在閱讀篇章分析之前,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合作找出文章中已有的重點詞塊;在閱讀篇章分析之后,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以大詞塊為單位來理解輸入的內(nèi)容,讓學生去總結(jié)重點詞塊的特征和內(nèi)涵;閱讀篇章分析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總結(jié)教學過程中詳細解析的詞塊在今后英語閱讀中應用策略和方法。通過類似上述的過程教學,學生才能在詞塊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不斷提升詞塊學習和應用。
(四)注重詞塊的分類教學,引導學生理清詞塊學習的脈絡
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該堅持以詞塊理論為指導。根據(jù)上文闡述的詞塊分類理論,教師應該注重詞塊的分類教學,以引導學生理清詞塊學習的脈絡。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此點加以闡述。以 《新編大學英語》第4冊第5單元“Athletes Should Be Role Models”一文的閱讀教學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詞塊法,具體過程簡述如下:
1.用詞匯組塊。首先,引導學生在閱讀之時要注意詞與詞之間的聯(lián)系,以此來將多個單詞合為—個“塊”(chunk)。比如:
其二,作品中兩種完全相悖的審美質(zhì)素,均勢并置而能相成,如黃賓虹論筆墨即要求“潤含春雨,干裂秋風”,春雨與秋風,顯然是截然相悖的品質(zhì),而在大家手里能自由拿捏,渾然相成。吳德旋亦論到書法用筆的微妙分寸,在于“秀處如鐵,嫩處如金”,他在《初月樓論書隨筆》中云:“書家貴下筆老重,所以救輕靡之病也。然一味蒼辣,又是因藥發(fā)病,要使秀處如鐵,嫩處如金,方為用筆之妙,臻斯境者,董思翁尚須暮年,而可易言之耶?”⑤以董其昌晚年書畫筆墨證之,可知“人書俱老”的境界,在中國藝術中很重要的體現(xiàn),就在于對筆墨微妙分寸,尤其是對相悖而相成的分寸的自由拿捏。
a:“l(fā)ove Charles Barkley like a brother”;
b:“except for the times when we’re banging and pushing each other”
a句中的6個單詞單位和b句中的11個單詞單位就可以根據(jù)意義分別合成—個有意義的單位。
2.句法中組塊。閱讀時,在掌握句法的基礎上把每個固定的詞組和句法化減為一個chunk。句法通常是固定的詞組和語法規(guī)則。比如:
a:“Here’s an example of what I mean.”
b:“Because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follow our lead and buy a certain sneaker or cereal because we use it.”
a 句中的“an example of”和 b 句中的“there be…”和“follow our lead…”均為固定詞組,那么就可以將它作為一個chunk來閱讀文章。
“If I were deciding whether a basketball player was a positive role model,I would want to know:Does he influence people’s lives in a positive way away from the court?How much has he given of himself,in time or in money,to help people who look up to him?Does he display the values___like honesty and determination___that are part of being a good person?”
上面三個問句闡述了同一含義“行為模范的特征”,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將其作為一個chunk來理解。
4.語篇組塊。句子之間的關聯(lián)形成一段,落段與段落之間的連貫一致才能構(gòu)成篇章。我們閱讀的任何一篇文章,其各部分的框架結(jié)構(gòu)都不是獨立的。如果以語篇組塊的形式進行閱讀的,就可以達中,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分類角度辨認、學習、積累和應用詞塊,能夠達到提煉、回顧、鞏固以及擴展的目的,從而也能夠使學生更加熟練有效地在英語閱讀中應用詞塊法。
綜上所述,詞塊法在英語閱讀學習和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倡詞塊學習不僅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清除閱讀障礙;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鑒于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詞塊法組織教學,在強化學生詞塊學習和應用意識基礎上,將詞塊法教學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主線,不斷訓練學生的詞塊技能,引導學生理清詞塊學習的脈絡,讓學生在詞塊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
[1]陳偉平.增強學生詞塊意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外語界,2008,(3):48-53.
[2]Becker,J.The Phrasal Lexicon.In R.Schank&B Nashwebber(Eds.).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M].Cambridge MA:Bolt,Beranek,and Newman,1975.3-8.
[3]Cowie A.P.Stable and creative aspects of vocabulary use.In R.Carter and M.McCarthy.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M].Harlow:Longman,1988.126-137.
[4]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聯(lián)接、搭配及詞塊[J].外語教學和研究,2003,(6):438-446.
[5]常晨光.語法隱喻與經(jīng)驗的重新建構(gòu)[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6,(1):31-36.
[6]Nattinger.J.,DeCarrico Jeanette.S.Lexical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13-54.
[7]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England:LTP,1993:10-33.[8]Krashen.S.D,R.Scarcella.On Routines and Patter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J].Language Learning,1988.283-300.
[9]徐衛(wèi)芳.開展詞塊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6):131-133.
[10]劉劍劍.論詞塊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J].天津航海,2009,(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