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華 林玉群 江航宇
廣東地區(qū)夏季小型黃瓜保護地栽培技術
李又華 林玉群 江航宇
李又華,深圳市農(nóng)科蔬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區(qū)農(nóng)軒路 35 號,518040,電話:0755-83712335
林玉群,江航宇,深圳市農(nóng)科蔬菜科技有限公司
在廣東和港澳地區(qū),小型黃瓜通常稱為日本小青瓜或小青瓜,起因是該類黃瓜品種最初引自日本。近幾年由于小型黃瓜具有嬌小翠綠的外觀、濃郁的香味、脆嫩甜爽的口感等優(yōu)秀品質,使之成為了港澳和廣東等地超市和酒家的優(yōu)質高檔蔬菜,市場周年需要供應。目前,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廣東及周邊地區(qū)可周年生產(chǎn),但是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夏季的栽培難度最大,原因是廣東地區(qū)夏季有時狂風暴雨、高溫高濕,有時晴空干熱、陽光強烈,而夏季露地栽培的小型黃瓜也因此結瓜難、病害嚴重,導致產(chǎn)量極低或失收。為了保障供應,需進行小型黃瓜夏季保護地栽培。經(jīng)過多年的試驗生產(chǎn)和調查研究,我們總結出了夏季保護地小型黃瓜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栽培技術。
夏季栽培小型黃瓜的大棚用耐老化塑料薄膜覆蓋頂部圓穹部分,肩以下和大棚兩頭的四周放開以便于通風,或用20目(孔徑0.833 mm)的防蟲紗網(wǎng)遮蓋,以防害蟲和風雨的侵害。
選耐高溫,抗病性強,特別是要抗枯萎病,適于溫室、塑料薄膜大棚生長環(huán)境的小型黃瓜品種。日本品種河童盛夏、深圳選育的深春系列和航豐一號等小型黃瓜品種適宜在廣東地區(qū)夏季保護地栽培。
種植夏黃瓜的保護地應是一年以上未種過瓜類作物,以防枯萎病等土傳病害。進行深翻曬白,日曬應不少于4天。整平耘細前每667 m2撒施石灰粉30 kg。起畦,畦寬140 cm、高20 cm、溝寬30 cm。在起畦的同時,在畦中間開溝施放基肥?;市枋浅浞指斓募S肥,每667 m2施1 000 kg,加30 kg的過磷酸鈣。
育苗用50或72穴的塑料穴盤,育苗基質配比按體積4份的粗木屑加入1份的營養(yǎng)土,做到既疏松又有較強的保水性,而且輕便于搬運。營養(yǎng)土是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未種過瓜類的大田表土各50%混勻并搗碎。裝盤時基質裝至盤面平即可。裝好的盤應整齊擺放在高約20 cm的畦面上,便于操作和排水防澇。
夏季氣溫高種子萌動快,直播干種子,便于操作。播種后用敵克松800倍液作第一次淋水,之后用黑色遮光網(wǎng)覆蓋保濕防曬。以后每天淋透水兩次,淋水的次數(shù)不宜過多以防穴孔積水。播種3~4天出苗,出苗后即移去覆蓋的遮光網(wǎng),使苗可以充分接受陽光,增加淋水次數(shù),保證水分供應。
播種后7~9天,應在小苗子葉完全展開至見合卷心葉期間進行移植。在夏季,黃瓜苗越大移植的成活率越低,育苗后需及時移植。種植的密度以每667 m2大棚約2 000株,即雙行植,株距35 cm。移植的時間應在下午4:00之后太陽明顯西斜時進行,定植后即淋敵克松800倍液作定根水。
黃瓜根系淺需水量大,因而在夏季更要強化水分的管理,以保持土壤濕潤,滿足黃瓜生長的需要為度。根據(jù)不同的生長期和氣候的情況進行淋水或灌溉。由于有塑料薄膜的遮擋,雨水不會淋到黃瓜地里,因而在雨天也要注意水的供應。在連續(xù)晴天高溫干燥時,或到采收期蔓葉茂盛時,需進行灌水,在畦溝里灌水或畦中間開溝灌水。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安裝塑料微滴管(帶)進行滴灌,灌溉的效果好而省工又節(jié)水,但安裝時每個水龍頭控制的微滴管(帶)的長度不宜超過20 m,以使每個孔出水均衡和便于控制水的流量。
夏季氣溫高而且晝夜溫差小消耗大,黃瓜的生長量受到影響,應按植株的生長狀況進行追肥,適當增施氮肥。第一次追肥應在苗期2~3片真葉時,松土除草后,667 m2施尿素5 kg。第二次追肥在植株長出卷須,開始抽蔓時,結合中耕追施有機肥或667 m2施復合肥20 kg,施后即進行培土。到初收時應追重肥,667 m2施復合肥25 kg。進入收獲期后每隔10~15天追肥1次,每次667 m2施復合肥15~20 kg。在整個生長時期生長量不足,長勢較弱時,應噴施葉面肥,可用0.3%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液或噴施寶等葉面肥。
在植株長出卷須開始抽蔓時需進行引蔓。引蔓有繩索懸引和插竹綁蔓兩種方式,大棚內繩索懸引成本低操作簡便,但易受風害,而插竹綁蔓則有較好的抗風性,因而風大風多的地方應采用插竹綁蔓的引蔓方式為佳。在引蔓的同時結合整枝,一般將8節(jié)以下的側芽全部摘除,之后的側芽讓其長出雌花后留一雌花打頂。當植株下部的葉片發(fā)黃或有病斑時,需及時摘除。
夏季日照長,對于河童盛夏等大多數(shù)雌雄同株的黃瓜品種,會引起雌花延遲出現(xiàn)和雌花數(shù)減少的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全雌性黃瓜品種如航豐一號不受此影響。催雌花方法是在1.5~2片和3~4片真葉期分兩次噴灑乙烯利4 000倍液或按說明使用增瓜靈或增瓜劑等生長激素,噴施應在早上或傍晚,避免在中午高溫施用以防藥害。
夏季不但氣溫高而且常有晝夜溫差小于4℃的悶熱等惡劣天氣,易產(chǎn)生化瓜。生產(chǎn)中出現(xiàn)較多的化瓜且坐瓜率明顯降低時,可用15 mg/L的2,4-D液或按說明使用坐瓜靈等促進黃瓜坐瓜。方法是在上午9:00前將當天開的雌花或在下午將明天要開的雌花蕾,用醮有藥液的棉簽或軟毛筆涂花,或將雌花放入藥液里醮點。2,4-D和坐瓜靈等對黃瓜的品質和外觀有所影響,應控制使用,坐瓜正常時不必使用。
夏季是病蟲害的高發(fā)期,不但種類多而且蔓延快,注意做好預防,及時摘除病葉老葉,通風降溫,對常見的病蟲害應提前用藥進行預防,做到及早發(fā)現(xiàn)、準確用藥。
常見的害蟲有薊馬、瓜絹螟、白粉虱等。薊馬可用20%好年冬乳油1 500倍液,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25%阿克泰4 000倍液等防治。瓜絹螟可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倍液,5%農(nóng)夢特乳油1 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 500倍液等防治。白粉虱可用10%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10%撲虱靈乳油1 000倍液或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等。對于霜霉病應交替噴施50%安克2 500倍液,68%金雷800倍液,72%克露800倍液,25%甲霜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天連噴2~3次。白粉病可噴施5%氟硅唑微乳劑800倍液,2%農(nóng)抗120水劑2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40%腈菌唑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枯萎病是土傳病害應做好輪作,在苗期可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0%枯萎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細菌性角斑病可用77%可殺得1 500倍液,2%加收米500倍液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400倍液進行噴霧。
廣東和港澳市場小型黃瓜(小青瓜)的標準是瓜條直,長披針形,瓜長約20 cm,橫徑2.8 cm,單瓜質量100 g,皮色深綠有光澤,瘤疏刺白。一般開花后約8天達采收標準。采收應及時,通常每天早上采收1次。當溫光適宜,小瓜膨大快速,隔一夜會超標,需每天采收2次,早上和下午各收1次,以確保采收的質量。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