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品
(1.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蕪湖 241000;2.銅陵學院,安徽銅陵 244000)
論高校輔導員話語創(chuàng)新
齊品1,2
(1.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蕪湖 241000;2.銅陵學院,安徽銅陵 244000)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輔導員話語是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針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高的事實,文章通過對高校輔導員話語的文本分析,揭示當前高校輔導員話語的特點。高校輔導員話語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通過構建高校輔導員話語權、豐富話語內(nèi)容,轉(zhuǎn)換話語方式,實現(xiàn)高校輔導員話語創(chuàng)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高校輔導員話語;文本;創(chuàng)新;話語權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低是一不爭事實,話語模式及其分析為我們?nèi)鎸徱暜斚滤枷胝谓逃陌Y結所在,積極探索超越困境的路徑與方法提供了新的視界。本文基于高校輔導員話語的分析,以期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供一些參考。
話語(法discours,英discourse)源于拉丁語“discursus”,后者又來源于動詞“discurrere”,“dis”意為“away”(離開),而“currere”意為“to run”(跑),因此最開始具有“到處跑動”的意思。在現(xiàn)代英語和法語中,“話語”有“言談”和“言說”的含義,但仍有一個基本的因素保留下來,這就是“不受強制規(guī)則的約束”,即不是僵硬的規(guī)則,而是自由的展開?!霸捳Z”概念從一開始是作為一個語言學的概念而提出的,在語言學中對話語的定義有兩類或兩個層面:第一種觀點是將“話語”視作語言中具有靈活性的那一部分,如斯達布斯將話語定義為“句子或分句之上的語言”;第二種是將“話語”視作語言的運用,如費爾克拉夫認為
“話語是用來指稱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的使用”。①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主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以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并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話語。與日常生活實踐背景相對應的是,它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背景之上,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交往活動之中,按照特定社會的要求旨在影響并改變受教育者的思想觀點。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重要范疇,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和建構者。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傳導、輸送、轉(zhuǎn)換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或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建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權利構造的參與者。
在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世界里,主要有三類話語系統(tǒng):一類是由行政管理者發(fā)出的權勢話語,一類是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話語,還有一類是由實踐教育者教師自己所發(fā)出的個人話語,三者相得益彰,都是理解、控制和把握教育真實世界的重要方式。②高校輔導員話語是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系統(tǒng)中的第三類話語,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隊伍,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話語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僅與輔導員的政治素質(zhì)、業(yè)務素質(zhì)、工作能力與責任心密切相關,同時也與輔導員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相關,因此,通過對高校輔導員話語分析,能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供一些參考。
話語得到體現(xiàn)的產(chǎn)物就是文本,這既包括書面語言,也包括口頭語言。Fairclough認為“文本是由與形式連接在一起的意義構成的,或是由‘能指’連在一起的‘所指’構成的?!睂ξ谋镜姆治霾捎玫氖敲枋龅姆椒ǎ唤M織在四個主要標題之下:“詞匯”,“語法”,“連貫性”和“文本結構”。“詞匯”主要涉及個體語詞,“語法”涉及與分句和句子連在一起的語詞,“連貫性”涉及分句和句子如何被連接在一起,“文本結構”涉及文本的大范圍的組織屬性。③通過對輔導員話語的文本分析,我們可以揭示輔導員話語的特點。
(一)樣本分析
樣本: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時10分許,上海商學院徐匯校區(qū)宿舍樓602女生宿舍因為使用“熱得快”造成宿舍失火,致使四名女生死亡。
針對這一事件,各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教育管理措施,并要求輔導員組織召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防火安全教育。下面是一名輔導員開班會的主要內(nèi)容:
今天,學校召開了學生工作緊急會議,現(xiàn)將會議精神傳達如下:
第一,上海商學院火災事件經(jīng)過及發(fā)生原因。(在講述事件的時候,有些學生在課堂下談論此事,輔導員要求學生保持安靜)
第二,同學們應該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珍惜生命,必須嚴格遵守《學生住宿管理規(guī)定》。學生宿舍內(nèi),嚴禁違規(guī)使用各種電器如:電爐、電熱杯、電水壺、電燙斗、電熱鍋、電飯煲、熱得快、電熱毯、電取暖器等;禁止在宿舍內(nèi)私接亂拉、改動電線或私自安裝電器、燈具;不得在學生宿舍內(nèi)使用超過規(guī)定功率的電器和60W以上的照明燈具以及劣質(zhì)電器產(chǎn)品。對違規(guī)使用電器的學生將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對造成后果的將視情況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1.詞匯
在這一樣本中,使用了“傳達”一詞,“傳達”內(nèi)含上級與下級的關系,其中傳達者是沒有自己的意思自主的,高校輔導員只是將學校的要求再告訴學生,他只是一個轉(zhuǎn)述者,話語的內(nèi)容是既定的?!皯摗北硎厩槔砩媳厝蝗绱嘶虮仨毴绱?,“必須”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必要,加強命令的語氣;“嚴格”表示在執(zhí)行制度或掌握標準時認真、不放松;“嚴禁”是嚴格禁止的意思,“禁止”表示不準許、不許可;“不得”表示不可以,可見這些詞語都含有強制的意思。
2.語法
在以上樣本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使用了很多祈使句,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請求或命令別人做或不做一件事。這些表示禁止的祈使句明確表示禁止對方做什么事情,言辭強硬,態(tài)度堅決,同時這些祈使句都是沒有主語的,但它所暗含的對象是所有學生,沒有任何例外。
3.連貫性
在樣本中,話語的連接是以兩種方式達到的。一種是使用近似的同義詞。如在樣本中出現(xiàn)的“應該”與“必須”、“嚴禁”、“禁止”與“不得”等等,它們都是意思相近的能愿動詞。雖然它們表達的意思大體相近,但卻采用了多種表達方式,以連貫的形式表達出來,其目的就是造成一種強制的氣氛。除了使用近似的同義詞以外,另一種連接方式是輔導員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總是經(jīng)常性地以“學校要求”、“學生管理手冊規(guī)定”諸如此類話語開頭。輔導員話語的主體性喪失了,這樣,輔導員由一個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場者”變成“缺席者”。
4.文本結構
互動控制是文本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以上樣本中,高校輔導員在安全教育過程中,有學生在課堂中互相談論此事,而輔導員的態(tài)度是要求同學們保持安靜,輔導員利用自己的權威壓制了學生的話語權??梢?,輔導員始終控制著話語權,輔導員是獨白者,而學生是旁聽者,師生對話較少,這種單向性和單一化的灌輸結果,使學生長期處于失語狀態(tài)。
(二)高校輔導員話語的特點
1.高校輔導員話語內(nèi)容的依附性
在以上樣本中,高校輔導員只是作為一個轉(zhuǎn)述者,其話語的內(nèi)容都是既定的。在思想教育話語系統(tǒng)中,高校輔導員話語是依附于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權勢話語的。高校輔導員只能在仔細地揣摩權勢話語的意圖后,將自己的話語自覺隱藏或限制在制度許可的界限內(nèi)。④一方面,輔導員發(fā)出的并非完全基于個體的真實意思或思想;另一方面,輔導員的話語也非完全基于學生的個體經(jīng)驗和個體需求。
2.高校輔導員話語方式的強制性
在樣本中,無論是大量能愿動詞的使用,還是禁止性祈使句的使用,都表現(xiàn)出輔導員話語的強制性。高校輔導員主宰著話語霸權,以權威的身份對學生實施單向的信息傳遞并迫使對方無條件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呈迷失狀態(tài)。在高校輔導員的話語支配下,冷冰冰的教條灌輸、規(guī)范處罰、大道理式的壓服教育充斥其中,受教育者通常缺乏與教育者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缺乏對于教育內(nèi)容的理性反思和切身感悟,像容器一樣被動地接受從教育者那里傳來的具有權威性的社會政治思想、道德規(guī)范,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強制與被強制、勸導與被勸導關系。輔導員使用話語強制以代表權威意志或者不容置疑的價值判斷,只能顯示其話語的蒼白與無力,當輔導員意識到自己話語權失落而試圖采用話語強制手段,常常會導致學生更強烈的對立情緒,或者規(guī)避,此時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力也就徹底瓦解。
通過對高校輔導員話語的文本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高校輔導員話語無論是從內(nèi)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已經(jīng)不能滿足大學生思想、心理成長的需要。高校輔導員話語在內(nèi)容上停留在“轉(zhuǎn)述”上,難以形成“主導敘述”,雖然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容易收到短期的效果,但是解決不了學生深層次的思想問題;形式上輔導員在話語上具有不可否認的強勢特征,消解了學生的話語表達意愿,形成話語主體在交流中的非對稱性關系,降低了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參與熱情和對話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難以取得直達學生心靈的效果??梢娸o導員話語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為大學生所接受,與之產(chǎn)生共鳴,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建構高校輔導員話語權
高校輔導員話語內(nèi)容的依附性以及話語方式的強制性,歸根到底是由于高校輔導員話語權的弱化造成的,因此,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必須建構高校輔導員的話語權。首先,高校行政管理者應該賦予輔導員更多的話語權,保證輔導員積極有效地參與相應的管理和決策;其次,高校輔導員自我意識的覺醒,“從教師本身來看,教師個人話語權的建構最根本的是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們尤其強調(diào)教師以批判性的反思和研究作為自我意識覺醒的源頭,在反思中通過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自主的發(fā)展”,⑤因此,高校輔導員話語建構主要依賴于輔導員自我意識的覺醒。高校輔導員只有積極主動參與學生管理,樹立自己話語價值,維護平等的話語權力,沒有任何一方的主動參與,都將無法實現(xiàn)平等的話語關系和話語權力。
2.豐富話語內(nèi)容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僅依賴于輔導員話語權的構建,同樣也依賴于輔導員話語內(nèi)容的吸引力,因此輔導員必須豐富話語內(nèi)容。首先,輔導員必須實現(xiàn)高校權勢話語到輔導員工作話語的轉(zhuǎn)變。高校權勢話語主要是一些指令性的,如果輔導員直接將這些指令性話語傳遞給學生,將很難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因此,高校輔導員不應該只是“傳聲器”,而應成為“轉(zhuǎn)換器”,將看似抽象枯燥的理論真正轉(zhuǎn)化為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并以之指導他們的行為,需要高校輔導員研究話語策略,能夠用個性化的語言和別具特色的話語風格向?qū)W生輸送思想政治邏輯本身就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其次,從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提煉新話語。高校輔導員話語創(chuàng)新要從大學生群體生活中尋求資源,從他們?nèi)粘I钪械牧晳T語言、習慣交流方式中提煉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語言方式和形態(tài)。如從大學生網(wǎng)絡話語、生活話語中汲取有益話語的內(nèi)容,增加話語的吸引力和親和力,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轉(zhuǎn)變話語方式
在話語方式上,從強制式和勸導式轉(zhuǎn)向?qū)υ捠?。在強制性的話語支配下,受教育者雖然迫于外在的壓力會有暫時的表面服從,但真正的理解與共識并沒有達成,而且逆反、抵制的可能性更大。對話性話語中,話語雙方具有平等的話語權,雙方既闡明和敘述自己的觀點,又傾聽和理解對方的意見,站在對方的立場展開置換式思考和溝通。為實現(xiàn)對話式的話語方式,必須消解教師的話語霸權,充分尊重學生的話語權力,注意傾聽學生的聲音,用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話語方式來表達話語內(nèi)容,這樣,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注:
①③諾曼·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頁,第69頁
②⑤胡福貞:《論教師的個人話語權》,教育研究與實驗,2002年第三期
④禹旭才:《高校德育話語權的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分析》,大連大學學報,2007年第五期
G642
:A
:1672-0547(2010)02-0123-02
2010-01-03
齊品(1980-),男,安徽樅陽人,安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銅陵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