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娟,姚淑娟,張秀菊,高麗萍,楊振兵
(薊縣農(nóng)業(yè)局,天津 薊縣 301900)
該品種早熟高產(chǎn),耐低溫弱光,品質(zhì)一流。坐果性強,子蔓孫蔓均可結瓜,膨瓜迅速。果實闊梨型,果實生長發(fā)育均勻,上市集中,前期產(chǎn)量比同類品種高50%以上,成熟時果皮黃白色,色澤鮮艷,外觀秀美,商品瓜清香誘人,香脆可口,含糖量高達20度,單瓜重600 g左右,整齊度好,667 m2產(chǎn)4 500 kg左右,最高可達6 500 kg。耐儲耐運,抗病性良好,對霜霉、葉斑、炭疽、白粉病抗性突出。適于大棚、溫室立架種植,市場上特暢銷品種。
該品種是一個界于厚皮和薄皮之間的優(yōu)良品種。植株莖稈粗壯,早熟性極強,子蔓結果,結果力極強而且集中,果型好,高梨圓形浮潤黃白色,果皮光滑,轉(zhuǎn)色好,抗病性強,產(chǎn)量高,平均單果重500~1 200 g。肉厚腔小,白肉松脆可口,香味濃美,適口性較強,糖度20~22度。果皮韌度高,耐貯耐運,商品率高達95%,每667 m2產(chǎn)量4 000 kg左右。生長健壯,抗病耐低溫。適應露地及保護地早熟或延后栽培。
2月5~15日溫室中播種育苗,苗齡35 d,3月10~20日涼棚中定植,4月20日開始第一茬花授粉,5月20日開始采收上市,7月上旬采收結束。
將選好的種子提前1~2 d晾曬,浸入50~55℃水中,不斷攪拌到30℃時停止,浸泡3~5 h,撈出后用10%磷酸三鈉浸20 min;或者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2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凈表面粘液,用濕紗布或毛巾包好,置于30~32℃環(huán)境下催芽,一般待12~16 h芽露白時取出播種,芽不可過長,不超過3 mm。
采用營養(yǎng)塊育苗。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節(jié)約用工;苗全苗齊,節(jié)約用種;預防病害,節(jié)約用藥;秧苗健壯,增加產(chǎn)量;提早成熟,增加收入;肥沃土壤,提高質(zhì)量。
播種時選擇晴天上午,將營養(yǎng)塊均勻擺放在鋪有地膜的苗床內(nèi),塊與塊之間留2 cm縫隙,用噴水或澆水洇透,待水滲完,營養(yǎng)塊膨脹松軟后播種,在每個塊內(nèi)平放或種子胚根向下放1~2粒種子。隨播種隨在種子上均勻覆蓋1~2cm厚過篩營養(yǎng)土,全部播完后用15%“惡霉靈”1000倍噴霧殺菌,最后在營養(yǎng)塊上覆蓋一層地膜保溫保濕,出苗前不通風,80%以上種子拱土時揭掉地膜。
3.4.1 溫度管理
播后出苗前白天溫度保持在30~35℃,夜間溫度18~20℃;幼苗出齊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6~28℃,夜間溫度15~18℃;真葉長出后白天溫度保持在 22~30℃,夜間溫度 13~16℃;移栽前煉苗白天溫度保持在 18~25℃,夜間溫度 10~15℃,使苗逐漸適應定植棚室環(huán)境。
3.4.2 水分管理
苗期干旱時可在晴天上午適量噴撒與棚溫一致的清水。定植前噴一次真菌、細菌兼治的殺菌劑。
整地扣棚:定植前20 d扣上棚膜,并進行深翻整地施足底肥。一般結合深翻667 m2施腐熟的有機肥5 000~8 000 kg;或腐熟干雞糞1 000 kg,將土肥耙平混合后,按1 m的行距起壟,將硫酸鉀型的三元復合肥50 kg均勻撒施于溝內(nèi),然后做高20 cm、上寬40 cm的壟臺,整壟后鋪一層地膜。作壟后,在棚內(nèi)沿棚柱拉鋼絲線,在線與棚之間吊一層薄膜,此膜稱為二幕,這層膜可提高棚溫4~6℃,同時防止冷空氣的侵入。有時為了更提早生產(chǎn)還要加一層幕叫三幕,同時在棚內(nèi)起小拱棚。
4.2.1 定植時間
早春茬在3月上旬定植,苗齡35 d,營養(yǎng)塊育苗二葉一心期,其它方式育苗三葉一心期進行定植。要求地溫不低于15℃。
4.2.2 定植方法
在地膜上打孔洞、將苗坨放入定植穴內(nèi),然后將定植孔周圍地膜空隙用泥土壓實,土坨與壟面持平。
4.2.3 定植密度
定植時合理密植,行距100~110 cm、株距25~30 cm,每 667 m22 200~2 500株。
4.3.1 溫度管理
定植到緩苗,白天溫度30~35℃,夜間溫度不低于15℃,利于緩苗,5~7 d一般不放風;緩苗后到瓜定個前,白天溫度25~30℃,夜間溫度不低于12℃,利于壯秧,早出子蔓早坐瓜;瓜定個到成熟白天溫度25~35℃,夜間保持在12℃以上,溫差達到13℃以上為宜,利于甜瓜的糖分積累。
4.3.2 肥水管理
定植后7~10 d澆一次緩苗水,緩苗后一直到開花,一般不澆水,控制濕度,在第一茬瓜坐定后,長到雞蛋大小時澆1~2次水,隨水追肥。一般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30 kg,生長較弱植株可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
澆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前一天噴一次殺菌劑,澆水后夜間用殺菌煙劑熏棚。每間隔10~15 d噴一次殺菌劑預防病害,加強通風排濕。
4.3.3 吊線
線底下拴在秧子根部莖上,系活扣,上面拴在拉線上,一秧一線,生長期隨時往上盤繞,掐掉卷須。一般在晴天上午10時以后進行,防止早晨脆嫩易折。
4.3.4 整枝留瓜
采取主蔓單干吊蔓整枝法。子蔓坐果節(jié)位一般為7節(jié),7節(jié)以下的側枝邊杈盡早摘除,7節(jié)以后的坐果蔓,一蔓一瓜,瓜前留1~2葉摘心,第一茬連續(xù)留5個瓜。第一茬果實全部坐住后,打掉第5個瓜以上的側蔓7~8個,然后留第二茬瓜。以此類推留第三茬瓜。摘后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施防病。
4.3.5 果實管理
授粉:開花期瓜胎花生粒大小、開花前2~3 d,溫度18~25℃時使用“強力坐瓜靈”或0.1%的吡效隆激素噴花和瓜胎兩側促進坐果,用手擋住葉片和葉柄。
疏果、定瓜:坐果后約5~7 d,當果實長至核桃大小時及時疏果,將發(fā)育較好、果形端正、果柄粗長的幼瓜留下,每蔓1瓜,其余的全部疏去。一般疏果后每茬留3個,最上一個瓜留2~3片葉摘心。
墊瓜:第一茬瓜最好用泡沫板墊瓜,防止出現(xiàn)水眼,影響商品價值。
4.3.6 采收
根據(jù)授粉日期,春季一般在授粉后30~40 d左右采摘,5月中、下旬開始采收上市。當瓜的表皮亮度好、色澤改變,有退毛現(xiàn)象時,瓜即成熟,一般散發(fā)出香味,單瓜重300~500 g,一般產(chǎn)量可達3 500 kg/667 m2。
甜瓜以九成熟時采收最好。這時的甜瓜色澤好,口感最甜,商品價值高。當果實變色,果面茸毛脫光有香味,蒂部變軟,即可采摘,采收時留2~3 cm的果柄。
甜瓜在生長過程中易發(fā)生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蔓枯病、白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潛葉蠅、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①床土消毒:用多菌靈粉劑;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與福美雙1∶1混合,苗床施藥量為10 g/m2。②種子消毒: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 min,洗凈催芽。③農(nóng)業(yè)防治:幼苗出土后,要加強苗床管理,科學放風,加強幼苗鍛煉,防止幼苗徒長,避免苗床溫濕度過高。④化學防治:在幼苗發(fā)病初期,噴淋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或用多菌靈400倍液灌根。
防治方法:①避免陰天澆水,爭取澆后連晴。澆水后如遇連續(xù)陰雨,注意中午進行短時排濕。②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0%大生(或悅生)800倍;進口殺毒礬800倍;世農(nóng)力托700倍噴霧;或用70%甲基托布津拌成糊狀涂莖病部。③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菌源,防止健康植株感染病害。
防治方法:①實行大小溝輪澆,晴天及時放風,陰天注意排濕,及時打尖去掉老葉,避免田間郁蔽。②發(fā)病初期667 m2用40%杜邦“福星”乳油4 g(1袋)或倍多分藥劑兌水噴霧。注意:三唑酮(即粉銹寧)對瓜類有藥害,不能使用。
防治方法:①播前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15 min。②營養(yǎng)土滅菌,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加入50%多菌靈100 g拌勻。③發(fā)病初期,用64%殺毒礬500倍、72.2%普力克800倍或58%雷多米爾(瑞毒霉錳鋅)500倍噴霧,隔7~10 d再噴1次。
防治方法:①選用無病種子。②種子溫燙消毒。③發(fā)病初期用13%絡氨銅水劑300倍、50%DT(琥膠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77%可殺得粉劑400倍;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噴霧,隔7~10 d再噴1次。
防治方法:①黃板誘蚜或銀灰色反光地膜驅(qū)蚜。②用10%吡蟲啉1 500倍、5%啶蟲脒800倍;或5%氯氰菊酯2 000倍噴霧。③用80%敵敵畏1 000倍噴棚頂;或667 m2用80%敵敵畏300~400 ml兌水拌細沙進行熏殺。
防治方法:①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 500~3 000倍液;2.5%溴戊菊脂(速滅殺?。┤橛? 000倍液;10%聯(lián)苯菊脂 (天王星)乳油每667m2用藥5~20ml兌水噴霧;三氟氯氰菊脂(功夫pp321)乳油3 000倍液,7~10 d噴藥一次,連噴3次效果好。②煙霧防治:用80%敵敵畏乳油每250 g摻鋸末晚上熏煙;或用1%溴氰菊酯、2.5%氰戊菊脂油劑用背負式機動發(fā)煙器施放煙劑;保護地用20%殺瓜蚜一號煙熏劑,對成蟲防治有效。藥劑防治白粉虱要以早晨噴藥為好。先噴甜瓜葉子正面,再噴葉子背面,這樣驚飛的白粉虱落到葉子表面,也能觸藥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