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娟,蔡周明
(1.太原大學 建筑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09;2.廣東揭陽市振東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廣東 揭陽 515041)
實踐型人才培養(yǎng)的認識與實踐
劉 娟1,蔡周明2
(1.太原大學 建筑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09;2.廣東揭陽市振東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廣東 揭陽 515041)
建筑市場需求的人才具有崗位針對性強、實踐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水平,可以達到與職業(yè)崗位“零距離”或“近距離”接軌的目的。
動手能力;崗位技能;人才培養(yǎng)
建筑業(yè)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業(yè)為社會和國民經濟部門提供建筑產品,建筑產品與其它產品是不同的,具有產品的固定性、多樣性和體積龐大等特點。也就使得產品生產具有了單件性、流動性、綜合性、不可間斷性、施工周期長和易受氣候影響等特點。建筑業(yè)是勞動密集型部門,有著龐大的就業(yè)隊伍,建筑產品的特殊性和建筑產品生產的技術經濟特點使得市場需求的人才具有崗位針對性強、實踐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滿足用人市場需要的、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實踐型人才,成為了高職教育的目標,人才培養(yǎng)目標必須與社會的需求相一致,掌握的專業(yè)技能與所從事的技術崗位要對口,綜合能力強,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適應性,培養(yǎng)具有動手能力強的實踐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高職教育中對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多方面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滿足生產第一線的動手能力強的實踐型人才。使學生應用所獲知識、技能和技術,達到與職業(yè)崗位“零距離”或“近距離”接軌的目的。同時為生產第一線輸送實用人才,讓企業(yè)在市場中有更強的競爭力。
畢業(yè)設計是專業(yè)教學計劃中規(guī)定的一個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是學習深化、拓寬、綜合教學內容的重要過程,也是培養(yǎng)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的過程。就目前對于畢業(yè)設計的安排,多為傳統(tǒng)的工程設計方法,以成熟的設計內容進行計算與設計,完成的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施工方案或編制的工程預算文件,都是事先已經經過核算的,數據也好、設計也好,都是不會有問題的,那么對于實際工程中可能存在和必然遇到的問題缺少應對和提出解決的辦法,某種程度上學生成了計算器,進行大量的計算,只是方法對與不對的問題,而無需解決實際問題。當然對于書本知識的鞏固,工程設計能力的提高還是有其意義的。毋庸置疑,這種方式對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驗證、鞏固和深化已學的理論知識是有效的,為今后工作積累感性認識也是一種培養(yǎng),但對于市場實踐型人才的需求而言,距離似乎遠了點。
學生畢業(yè)就會走向工作崗位,崗位技能要求成為考核學生能否勝任工作的第一塊敲門磚,尤其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的學生,提高崗位技能水平就意味著可以縮短就業(yè)的距離,加快對工作的適應程度。縮短學生就業(yè)的時間是個現實的問題,如果對于學生在沒有工作經驗的無奈選擇之下,有一定的職業(yè)技能,并持有職業(yè)資格證書,實踐型人才的需求將給出一片新的空間。
因此,通過畢業(yè)設計課題強化實踐,也真正實踐起來,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對于課題進行方案的比較、論證,當然也需要進行一些補充資料和拓寬內容的搜集與調查,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給出幾種方案,可行不可行要在實踐中驗證,所遇到的問題都是不可知的,每個人也是不一樣的,就必須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實踐的過程還必須具備施工的能力。數據和成果都是通過實踐獲得的,沒有現成的,也沒有可參考的,模擬工程實踐當然就是實踐的過程。
以工程測量數字化的畢業(yè)設計課題為例:
首先選題結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與規(guī)格要求,緊隨市場發(fā)展的現狀和趨勢。工程測量作為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專業(yè)技術的崗前培訓課程,其特殊角色在于學生通過學習要掌握一門崗位技術,這一崗位技術來自生產第一線,其核心能力是正確理解和進行施工、監(jiān)督驗收、工程測量的能力。針對崗位技能要求,培養(yǎng)動手能力,使學生掌握工程測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有關規(guī)范,培養(yǎng)測量、監(jiān)督、施工的崗位能力,讓學生具備崗位所需的職業(yè)素質。能真正服務在第一線,成為“現場”工程師。
其次選題結合市場的形勢與特點,充分利用學校豐富的資源,工程測量數字化課題重點放在了 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應用上,因為原先課堂課時的限制和教學大綱的內容安排,這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時涉及并不多,而在當今技術飛快發(fā)展的形勢下,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應用成為崗位技能要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利用畢業(yè)實踐課題,充分擴充急需的知識作為儲備,學生到了工作崗位就不會因為書本知識與市場步伐的滯后而使得學生缺失工作技能,并且提供學生實際動手的機會,以任務為驅動,獨立完成工程任務,所有的實際操作過程都將作為實踐課題的必須內容。
設計課題以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組成、基本原理、接收機的組成和原理作為理論基礎。GPS是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簡稱,是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wèi)星導航與定位系統(tǒng)。經過近些年我國測繪等部門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動化、高效益等顯著特點,成功地應用于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運載工具導航和管制、地殼運動監(jiān)測、工程變形監(jiān)測、資源勘察、地球動力學等多種學科,給測繪領域帶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設計課題以現有的RTK (Real-Time Kinematic)為應用資源。RTK技術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其采用了載波相位動態(tài)差分方法。設計課題將RTK技術與傳統(tǒng)作業(yè)方法進行比較。在各種控制測量中,傳統(tǒng)的作業(yè)方法要求布設三角網、導線網施測,人員多,而且要求點之間的通視,外業(yè)時無法實時知道定位精度,回到內業(yè)處理,如果精度達不到,必須返測;RTK可以在野外實時知道定位精度,僅需1人背著儀器,通過手簿實時知道點位精度,極大提高了作業(yè)效率。設計課題以工程四參數法為應用進行實際操作,完成工程任務。四參數是工程用戶用的最為普遍的一種方法,從架設基準站,到打開手簿軟件進行參數配置、建立項目,到連接 GPS,連接移動站,進行測量和求解轉換參數及高程擬合參數,所有實際操作以崗位技能要求為規(guī)范。
針對工程測量的性質,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配合完成,分組時對不同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長處和不足要考慮揚長補短,一組學生人數—般3—5人左右為宜。根據學生參加畢業(yè)綜合實踐的實際情況,下達畢業(yè)綜合實踐任務書和崗位操作實訓指導書。實踐過程首先要了解生產現狀,搜集和查閱資料,對工程任務形成初步方案。通過模擬工程實踐任務,學生對工程任務項目進行觀測、數據處理、結果分析和綜合歸納。整個設計實踐過程實際上就是任務完成的過程,與實際工程任務是一樣的。當然期間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根據實際問題予以解決,也可能出現方案的不切實際,要求進行方案的總結和歸納,并在優(yōu)化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措施,進行實際操作,任務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且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解決現場存在的問題。
在對于設計實踐的指導方面要立足于啟發(fā)引導,放手讓學生獨立工作和大膽動手,即使遇到問題也不急于給出解決的答案,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發(fā)生的誘因,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的方法,然后給以正確地指導。同時避免問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而挫傷積極性??己朔绞截灤┰趯嵺`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根據學生對工程測量數字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完成的質量及儀器工具愛護與熟練程度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己嗽O計的同時也根據行業(yè)崗位技能要求和工程測量規(guī)范進行崗位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可取得“測量工”職業(yè)資格證書,也把職業(yè)資格證書的考核真正落實到崗位技能要求的高度。
根據測量工國家職業(yè)標準,測量工職業(yè)能力特征體現為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吃苦耐勞,會思考,會運用理論知識,動手能力較強。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測量工職業(yè)技能標準中要求之一是符合工程測量的先進技術與發(fā)展趨勢,技能要求之一是推廣和應用施工測量的新技術、新設備。而從其職業(yè)技能鑒定的職業(yè)技能權重上來看,理論知識權重為20%,操作技能權重為80%。畢業(yè)設計課題的實踐過程是動手的過程,既提高動手能力又是對動手能力考核的過程,也是與行業(yè)職業(yè)能力接軌的過程。
1.經過實踐證明,通過畢業(yè)設計采取實踐課題的方式,模擬工程任務實踐活動,既能促進畢業(yè)設計質量的提高,又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崗位技能水平,還能解決現場存在的問題,學生積極性高,熱情度強,效果好,十分認可,值得借鑒。
2.在工程測量任務實踐中學生不僅得到了崗位職業(yè)技能訓練,可以迅速上手,而且在實踐動手的同時通過“測量工”職業(yè)資格證書的考取與獲得,學生持證上崗,跟蹤調查顯示,可以直接上崗,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用人單位不僅認可而且也給予了好評。
3.當然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需進一步完善,已完成的實踐課題還是采用了模擬實踐工程的形式,如果能到施工現場進行一線實踐,或者直接參與到工程任務中的話,現實意義會更強,而且可以接收施工現場工程師的現場指導,效果會更好。但工程任務一般周期長,在進行畢業(yè)設計的時間不一定正好是工程測量的時間,這也是要考慮到的一個問題。也可以聘請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作兼職指導老師,把工程一線的技術帶入實踐過程。
[責任編輯:盧 達]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n Practice Talent
LIU Juan1,CAI Zhou-ming2
(1.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Department,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030009,China; 2.Guangdong Jieyang City Zhendong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Corporation,Jieyang,515041,China)
The personnel needed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aiming directly at post and having higher practical capactity.So cultivating students’practical capacity and raising their level of post skills can reach the purpose for student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ir posts in“zero distance”of“short distance”.
practical capability;post skills;cultivation of talents
book=2010,ebook=73
G420
A
1671-5977(2010)02-0103-02
2010-03-10
劉 娟(1973-),女,山西文水人,太原大學建筑工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