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奎,高 洋 ,張紅偉 ,張寶貴
(1.薊縣林業(yè)局,天津 薊縣 301900;2.寶坻區(qū)林業(yè)局,天津 寶坻 301800)
中華金葉榆,系白榆的栽培變種,葉片金黃,觀賞性強。根系發(fā)達,耐貧瘠,水土保持能力強。對寒冷、高溫、干旱氣候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抗鹽堿,在天津地區(qū)能在0.9%以下含鹽量、pH值為9的土壤中生長。
中華金葉榆種苗繁殖方法主要有嫁接、扦插兩種方法。
1.1.1 接穗選擇
初春2月上旬~3月中旬,選生長健壯的中華金葉榆枝條作接穗,粗度0.4~1.5 cm,將枝條兩側(cè)的小分枝和粗度小于0.4 cm的頂梢去掉,剪成5~8 cm的枝段。剪好后,將接穗放進100℃的石蠟中速蘸,使表面蘸上一層薄蠟,撈出后陰干,裝進紙箱或紡織袋中,放于0℃的冷藏庫中保藏。
1.1.2 嫁接方法
嫁接時間選擇在3月中、下旬~4月中旬為宜。常用嫁接法為切接法。在飽滿接穗芽的兩側(cè)各削一刀,削成一邊稍厚,另一邊稍薄長約3~3.5 cm的楔形斜面。然后將砧木距地面5 cm處剪斷,選光滑的一側(cè)斜切一刀,深達砧木直徑的1/3,將削好的插穗插入砧木切口處,深度以接穗的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為宜,并將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對嚴,后用塑料膜包扎好即可。
1.1.3 除萌及肥水管理
從嫁接后開始,砧木上的萌芽也大量萌發(fā),必須及時去掉砧木萌芽,要進行3~4次。可在新梢長到10 cm高時,追施一次尿素,667 m2用量為20 kg,并及時澆水。為防止田間雜草生長,可在嫁接后到接穗出芽前,用專用除草劑進行地面封閉,效果較好,可大大減少用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中華金葉榆扦插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夏季采用全光自動控制系統(tǒng)扦插育苗,一年內(nèi)扦插3次,可在短時間內(nèi)繁殖大量自根苗。
1.2.1 嫩枝選擇及處理
選擇幼樹的嫩枝,采集時間宜在上午9時之前,下午5時后。對采回的嫩枝,要放置在陰涼處,隨時噴水,以減少水分蒸發(fā)。扦插嫩枝的長度以15~20 cm為宜,除去下部5 cm內(nèi)的枝葉。
1.2.2 安裝全光噴霧系統(tǒng)
全光間歇噴霧自控設備,是根據(jù)日照強度和溫度的高低變化及植物插穗對水分需求的反應,通過電子傳感由計算機來控制,其噴霧設備按照插穗對水分的要求,自動噴霧供水。
1.2.3 扦插
扦插前苗床要澆水,注意一定要噴透,不可出現(xiàn)上濕下干的半干現(xiàn)象,這對插穗成活極為不利。在扦插時,其深度在3 cm左右,株間密度一般為5 cm×12 cm或5 cm×15 cm,每667 m2可插60 000~80 000株。
1.2.4 溫度 濕度的控制調(diào)節(jié)
嫩枝7~10 d形成愈傷組織,15 d左右開始生根,此時要注意溫度、濕度調(diào)節(jié)。在一般情況下,每日上午10時噴第一次水,以后每20 min噴1次水,噴水時間為1 min;下午3時之前噴水間隔時間3~5 min,每次噴水時間為1 min;3時后噴水間隔時間延長,約30 min噴水一次,每次噴水40 s;5時以后,停止噴水。
預防病害工作要定期進行。扦插完一個苗床后,要當天對整個苗床進行一次殺菌。之后每隔7 d殺菌一次。殺菌要與當天最后一次噴水同步進行。將藥液倒入水池中,啟動水泵噴出。殺菌劑用多菌靈、百菌清和代森錳鋅。
經(jīng)過一系列的煉苗工作,形成大量的二次根,并適應了外界環(huán)境,開始進行苗木移栽。在提前整好的田內(nèi),按照一定的株行距進行栽植。栽前要對穴盤澆足水,并盡量選擇早上9時前,下午4時后或陰天進行栽植。栽時要邊栽邊澆水,并且要澆透,一周后新根形成,新梢生長萌發(fā),開始施一次速效氮肥,667 m2用量為10 kg,并做好中耕除草,使苗木健壯生長。
中華金葉榆觀賞效果極佳,可做彩葉喬木樹種,亦可做灌木、綠籬應用。用白榆高接的中華金葉榆,可造型剪成球狀、高干、柱形,既可用于行道樹,又可用于景觀點綴與片植。籬狀種植可與側(cè)柏、水蠟等帶狀組團造型;也可與常綠的松柏球、黃楊球配以紅色的小檗球或紫葉李球等混合種植,大大的豐富景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