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蘇淑梅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任務。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是基礎,是學生寫作的啟蒙階段,尤為重要。許多小學生都怕寫作文,感到作文難,無興趣。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從興趣入手,使之達到作文樂的境界。
1.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小學生觀察事物只有一個粗略的印象,往往是看了之后,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就需要交給學生觀察方法。要求學生觀察事物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深入的觀察,使學生認識觀察的重要性,養(yǎng)成自覺觀察的習慣。
2.設置情境,集中讓學生觀察描述。小學生抑制力較差,在觀察過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根據(jù)寫作訓練的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定的情境,如拔河、打掃教室等,讓學生帶著寫作的要求去參加、去觀察,注意力就會集中。之后,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具體情節(jié)描述出來,這樣就提高了寫作的興趣。
1.在看圖作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指導學生看圖作文時,首先要從整體入手,弄清圖中的大意,然后把圖中的事物形象與現(xiàn)實生活中相應的事物形象結合起來,邊觀察邊想象,做到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看、思、說、寫緊密結合起來。
2.在一般性的命題作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我們可以通過“仿寫”,“編故事”“續(xù)故事”“縮寫”“擴寫”等富有想象因素的作文形式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訓練時,要使學生解放頭腦,大膽想象,對“想入非非”的學生不要橫加指責,冷嘲熱諷。而要在表揚其敢想的同時給予引導,讓學生講為什么要這樣想?根據(jù)什么?對新奇而合理的想象要大力表揚,激發(fā)學生想象的熱情。
1.開辟“作文園地”。利用黑板報、墻報等,將本班學生中寫得較好的文章,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片段,精彩的開頭、耐人尋味的結尾、新穎的選材、與眾不同的寫法、恰當?shù)男揶o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閱讀、欣賞、學習。讓這些寫得成功的同學自己謄寫出來,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成功心理、表現(xiàn)欲,使他們進入到自己作文“樂”的境界。
2.搞好課堂效應。在課中將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讓學生當堂朗讀,給好、中、差三類學生提供均等的機會,無論是一點一滴都可讀出來。這樣,就使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滿足,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就都增加了對作文的喜愛。
3.鼓勵學生積極投稿。一旦某個學生在某篇報刊上投稿成功,對其本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表現(xiàn)欲的滿足。
4.開展多種多樣的作文比賽??蛇\用多種方法進行作文比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xiàn)自己。哪怕一點點的成功,及時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鼓勵,也會增強他們的滿足感,培養(yǎng)他們的作文興趣。
5.批改中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學生的習作中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指出其“不同凡響”之處,更能起到鼓勵引導的作用。例如:班中有位學生寫《記一次勞動》,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學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干得熱火朝天,任務提前完成。但文章內(nèi)容“言之無物”。對這樣的文章,如果讓他重寫,那就會打擊他的積極性,使他的寫作興趣喪失殆盡。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長處:語句通順,選材較好,中心明確,同時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啟發(fā)他努力回想一下當時勞動的情景:大家是怎樣干的?勞動最好的同學是誰?他是怎樣干的?再告訴他文章應該怎樣言之有物,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結果這位同學沒過多久就寫出了一篇好文章。從此,寫作成了這位同學的一大興趣。
1.讓范文引路。作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范文的分析、指導,從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名篇大作反映的內(nèi)容與小學生生活有一定的距離,真正地接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則是那些淺顯易懂的習作例文。學生從中很容易理解作者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目的。如四年級第八冊《苦柚》這一課,贊美了小姑娘誠實、善良的好品質(zhì)。那么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和事呢?同學們議論紛紛,于是,平常不為大家注意的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被大家挖掘出來,寫成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
2.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小學生性情活躍,喜新好奇。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單憑幾篇閱讀教材是不夠的。平時,應不斷地給學生增添新的內(nèi)容,以拓寬他們的思路。讀得多,才會積累多;積累多,才會有內(nèi)容可寫。因此,要結合課文的學習,經(jīng)常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材料及一些好的文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該從多角度出發(fā),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結合小學生實際,開展生動有效的活動,全面激發(fā)小學生學寫作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