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登享
我心中的語文
● 文/章登享
一直深深地熱愛著你,我心中的語文。
一直苦苦地思索著你,我心中的語文。
好多人在界定你的外延,好多人在詮釋你的內(nèi)涵。我,只能憑著自己的感覺,去觸摸你的肌膚,聆聽你的心律,感受你的博大。
我知道,你帶著歷史的滄桑,從遠古蹣跚走來。周口店的泥沙、河姆渡的煙云、半坡村的風霜、大汶口的雨雪,見證了你脫胎于蠻荒中的生命。秦磚漢瓦鍛造出你的剛強,漢韻唐風鋪墊出你的醇厚,泰山昆侖托起你的身軀,長江黃河疏通你的血脈……
我知道,你帶著歲月的年輪,從智慧中健步走來。詩經(jīng),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一代代先賢們的睿智,浸潤著你,滋養(yǎng)著你。你曾跟孔圣人周游于列國,你曾隨屈大夫行吟于澤畔;你伴著關(guān)漢卿六月飛雪哭“竇娥”,你陪著曹雪芹舉家食粥著“紅樓”;你化作刀槍和魯迅一起“吶喊”民族的覺醒,你變成號角與茅盾一道守望“子夜”的鐘聲……
思壯闊,你則有金戈鐵馬,大河澎湃;想清新,你則有小橋流水,江南紅杏;品悠遠,你則有秦時明月,漢時雄關(guān);訴悲涼,你則有骨橫朔野,魂逐風蓬;說凄婉,你則有淚灑斑竹,情寄瀟湘;論哲思,你則有廬山真面,柳暗花明……我知道,你用寬闊的胸襟,不斷接納外邦的精華。托爾斯泰和普希金從俄羅斯走進我們的視野,莎士比亞和蕭伯納從英格蘭漂入我們的家園,巴爾扎克和莫泊桑帶來了法蘭西的陽光,惠特曼和海明威送來了美利堅的清泉,還有泰戈爾的深沉、易卜生的浪漫、裴多菲的激昂……異域的姹紫嫣紅,裝點了你生機勃勃的苗圃。
不,你不只有書山的琳瑯滿目,你還有大自然的天光云影!
大自然的色彩是你迷人的霓裳?!俺喑赛S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青山巍巍,綠野茫茫,那是你綽約的風姿;白云裊裊,碧水悠悠,那是你娉婷的風采;桃紅李白,橙黃橘綠,那是你的色彩在流淌;麥浪涌金,棉海泛銀,那是你的血液在燃燒……
大自然的聲音是你動人的旋律。風卷黃沙裹獷悍,雨打殘荷滴凄冷,大海揚波吟壯闊,長河落月聽清新;杜鵑啼血采擷了天籟,黃鸝呢喃偷盜了仙音;盛夏的萬點蟬聲撩撥著豐收的和弦,寒冬的數(shù)句雞鳴醞釀著又一個雋永的新春……
不,你還有絢麗多姿的生活圖景!
大地的角角落落,活躍著你的身影。入塞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進江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過村野,“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穿水鄉(xiāng),“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走山塢,“山行六七里醉香猶在,翁去八百載亭影不孤”;臨海濱,“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生活的方方面面,演繹著你的率真。賞月吧,“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下棋吧,“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飲酒吧,“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喝茶吧,“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憶良人吧,“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思故園吧,“葬我于高山之巔兮,望我大陸。大陸不見兮,只有痛哭”……
藝術(shù)的點點滴滴,流動著你的情韻?!疤せw去馬蹄香”——那是繪畫的語文;“胡笳十八拍”——那是音樂的語文;“霓裳羽衣曲”——那是舞蹈的語文;“紅臉關(guān)公,黑臉張飛”——那是戲曲的語文;“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那是書法的語文;樓臺高聳,橋梁飛渡——那是建筑的語文;木刻石鑿,冰塑根雕——那是雕塑的語文;囊括方圓,貫通古今——那是影視的語文……不,你還有風情萬種的“下里巴人”!
礦山的黑臉注解你的質(zhì)樸,草原的馬背馱著你的野性,農(nóng)婦的家常聊著你的閑話,漁夫的鼾聲枕著你的恬靜。牛背上牧童的竹笛吹出原版的童話,墻根下老叟的笑靨裝訂再版的詩韻。“我家沒有好茶飯,只有山歌敬親人”,山野中的山歌挾裹著山野語文的豪爽;“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實難留”,黃土高坡的小曲散發(fā)著黃土語文的深情;南來北往的俗話格言,走街串巷的鄉(xiāng)音俚語,融入語文的滾滾長河,綿綿不絕,生生不息!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短短一句話,道出了你的博大、你的豐厚、你的深邃、你的富有!
1.調(diào)動思維,意象迭出
“語文”是什么?專家們解說道:“語言文字也?!薄罢Z言文學也?!薄啊Z’者,口語也;‘文’者,書面語也。”“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边@些詮釋畢竟都在概念上兜圈子,總讓人對“語文”不甚了解。本文作者飽蘸濃情,調(diào)動形象思維,以詩一般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有聲有色有情有感的語文,帶我們游歷了古老語文的滄桑歷史,帶我們飽覽了大語文世界的無限風光。全文沒有抽象的闡釋,有的是鮮活的意象,例如說到語文的歷史,“周口店的泥沙、河姆渡的煙云、半坡村的風霜、大汶口的雨雪,見證了你脫胎于蠻荒中的生命。秦磚漢瓦鍛造出你的剛強,漢韻唐風鋪墊出你的醇厚,泰山昆侖托起你的身軀,長江黃河疏通你的血脈”,似乎在展示一軸畫卷。又如談到語文無處不在,說“大自然的色彩是你迷人的霓裳”,“大自然的聲音是你動人的旋律”,并列舉了“彩虹”“青山”“綠野”“白云”“碧水”“桃紅李白”“橙黃橘綠”“麥浪”“棉?!钡榷嗖市蜗蠛汀帮L卷黃沙”“雨打殘荷”“大海揚波”“長河落月”“杜鵑啼血”“黃鸝呢喃”“萬點蟬聲”“數(shù)句雞鳴”等聲音形象,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了語文世界的生動畫面。
2.巧選角度,感情濃烈
文章擬題為“我心中的語文”,這本身就醞釀了情感,全文又以第二人稱直抒胸臆,傾吐對語文的深深熱愛之情與苦苦思索之意,營造出了十分濃烈的感情氛圍,而且增添了散文的詩意。設(shè)想一下,如果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表達對語文的認識與情感,恐怕更多的是對語文現(xiàn)象的陳述或描寫,即使將描述與抒情相結(jié)合,也會顯得很冷靜,很客觀,無法達到第一人稱角度所產(chǎn)生的物我相融的藝術(shù)效果。由此看來,文章寫作角度的選用,不是隨意為之,而是匠心獨運,巧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