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李道本, 張緒峰
(①北京郵電大學(xué) 信息與通信學(xué)院,北京 100876;②中國科學(xué)院電子學(xué)研究所,北京 100190)
在通信系統(tǒng)中,特別是短幀系統(tǒng),交織器的設(shè)計是至關(guān)重要的。交織其實是通信系統(tǒng)中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而采用的一種技術(shù)[1],交織器從其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一種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改變信息結(jié)構(gòu)而不改變信息內(nèi)容的器件。在實際中不同的通信系統(tǒng)會有不同的要求,這就需要在遵守基本的交織原則下綜合考慮其它比如硬件實現(xiàn),造價等因素而靈活的選擇交織器,從而達到使碼的整體性能最佳的目的。
多項式交織器的設(shè)計參考文獻[2-3]。
3GPP給出了針對不同長度的多項式交織器,其可以用置換多項式來表示。常用的二階置換多項式表示為:H( x) = h1·x + h2·x2。其遵循以下定理[4]:
a. 當(dāng) 2|N并且 4不整除 N時, h1+h2是奇數(shù),,并且對于 ?p,滿足 p≠2及 n≥1,H,P
b. 當(dāng)2不整除N或者4|N時, gcd(h1, N) = 1,并且對
根據(jù)上面的原則設(shè)計出置換多項式,其生成長度為N的多項式交織器為:
首先引入定理1[5]:
無磷處理區(qū)棗樹新梢和根系生長減弱,枝條細弱分枝少,葉片少而薄,老葉古銅色,葉脈出現(xiàn)淡綠色斑,幼葉暗綠色,葉柄、葉梢呈紫色或紫紅色。老葉出現(xiàn)半月形壞死,枝條莖部葉片干落,頂端保留一簇簇葉片。枝條下部芽不充實,春天不萌發(fā),展葉開花延遲,花芽少,果實著色面小,色澤差。磷主要以磷酸二氫根形式,依靠擴散移動到根表,然后被吸收,對磷的同化是在根細胞內(nèi)進行的。對缺磷的樹,應(yīng)多施顆粒磷肥或與堆肥、廄肥混施,或于展葉后葉面噴施。棗樹對磷的需要量遠較氮少,比鉀也少。本試驗是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②使用上面的得到的nF,P,nN,P,看其是否符合定理1。
如果是,看N是否是奇數(shù)。如果N是奇數(shù),則H( x)僅有一個逆多項式。
假設(shè)逆多項式是:
返回G( x)。
如果N是偶數(shù),則H( x)有兩個逆多項式,分別是:
沒有逆多項式
End
Else
多項式交織器星座點分布均勻,對于長度為2 368的多項式交織器 367·x + 444·x2,圖1為交織前相距為3的兩點,交織后的距離分布,距離為固定的幾個值,且分布在這些距離的點數(shù)是相同的[6]。
而S交織器則星座點分布隨機。交織前相距為3的兩點,交織后的距離分布,有的分布比較均勻,有的在短距離時比較集中。
S交織器和多項式交織器在LTE平臺[7]上的性能比較:
仿真參數(shù):(仿真結(jié)果見圖2示)
信道:AWGN
幀長:4800bit
頻譜效率:4(2/3 Turbo+64QAM)
S交織器和多項式交織器在OVCDM平臺上的性能比較:
仿真參數(shù):(仿真結(jié)果見圖3)
信道:AWGN
幀長:6154
頻譜效率:5.82
第一級OVCDM:8狀態(tài) ?碼率TCM
第二級 OVCDM:2×1復(fù)用矩陣[0.80801 - 0.6144·x;0.98254 - 0.065253·x]
根據(jù)仿真結(jié)果,可以看出多項式交織器在短幀時存在一定優(yōu)勢。用Matlab 統(tǒng)計兩種交織器的時間,S交織器大約是多項式交織器的幾百倍。S交織器每幀都要改變交織順序,造成了很大的傳輸損失,而多項式交織器交織順序固定,并且可以通過逆運算恢復(fù)出原來的順序,從而減少了生成時間和傳輸壓力。
多項式交織器可以用數(shù)學(xué)公式表示,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同時在工程上,它也具有S交織器沒有的特性[8],更加適合在工程上使用。但是在長幀傳輸時,使用S交織器性能略優(yōu)于多項式交織器,還有待于尋找更合適的多項式交織器。
[1] 楊海芬,饒志宏.Turbo碼中交織器的作用及設(shè)計[J].通信技術(shù),2003(05):1-3.
[2] 黃卉,王輝.高速并行Turbo譯碼中的交織器技術(shù)研究[J].通信技術(shù),2008 (06):1-3.
[3] 郭璐,薛敏彪.Turbo碼中交織器的綜合性能分析與設(shè)計[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06(09):72-74.
[4] RYU Jonghoon,OSCAR Y T.On Quadratic Inverses for Quadratic Permutation Polynomials over Integer Ring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5(01):6-8.
[5] JONG Hoon,RYU.Permutation Polynomial Based Interleavers for Turbo Codes over Integer Rings[J].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7,51(03):11-13.
[6] SUN Jing, OSCAR Y.Takeshita Interleavers for Turbo Codes Using Permutation Polynomials Over Integer Ring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5,51(01):104-105.
[7] 3GPP TS 36.213 v8.1.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s.l.]:3GPP,2007.
[8] PROAKIS J G.數(shù)字通信[M].第4版.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