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倫,葉孟,張新軍,秦麗君(1.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藥劑科,寧波市15020;2.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寧波市 15020;.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寧波市 15020)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類病因不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其特點是復發(fā)和緩解交替出現(xiàn),病情輕重不等,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等。近年來,其在我國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筆者對2008年3月~2009年4月到我院就診的門診或住院輕、中度UC患者進行臨床觀察,以評價美沙拉嗪聯(lián)合雙歧三聯(lián)活菌的療效。
經臨床癥狀、結腸鏡、組織病理學和血清學檢查診斷為活動期輕、中度UC患者,排除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或進展性疾病者、感染性腸炎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訂的UC診斷標準[1],共66例。其中有8例在治療前1個月曾使用柳氮磺胺吡啶片(Sulfasalazine,SASP)治療,但未使用過美沙拉嗪治療。所有患者在2個月內未使用過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均未納入。
對照組:口服美沙拉嗪腸溶膠囊(法國愛的發(fā)制藥集團)1.5 g?d-1,ti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雙歧三聯(lián)活菌膠囊(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2粒,tid。2組療程均為8周,治療結束后統(tǒng)計療效,復查結腸鏡。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對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建議[1]評價療效。(1)完全緩解:臨床癥狀消失,大便次數(shù)每天≤2次,糞檢無紅、白細胞,纖維結腸鏡復查示黏膜大致正常;(2)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次數(shù)每天2~4次,大便成形,糞檢紅、白細胞均<10個,纖維結腸鏡復查示黏膜輕度炎癥反應及部分假息肉形成;(3)無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及內鏡檢查無改善。總有效例數(shù)=完全緩解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
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變程度等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基本資料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in 2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94%,其中完全緩解26例(72.73%),有效7例(21.21%),無效2例(0.0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3.94%,其中完全緩解17例(51.52%),有效14例(42.42%),無效2例(0.06%)。治療組完全緩解率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n)Tab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2 groups(n)
治療組有3例(9.09%)發(fā)生不良反應,頭痛2例,惡心1例;對照組有4例(12.12%)發(fā)生不良反應,頭痛2例,惡心1例,粒細胞缺乏1例。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上述不良反應經對癥處理,不影響治療過程和結果。
UC是一類與遺傳、免疫、感染等因素有關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近年來的研究多認為其發(fā)病與氧自由基有關[2],遺憾的是目前臨床缺少有效的治療措施。
SASP是治療輕、中度UC的傳統(tǒng)藥物,可控制大多數(shù)患者的疾病活動,防止復發(fā)。但臨床治療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約30%的患者不能耐受SASP,主要原因是SASP的載體分子磺胺吡啶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頭痛、肝損害、泌尿系結晶及過敏反應等副作用[2,3],因此大大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美沙拉嗪具有與SASP相同的活性成分5-氨基水楊酸(5-ASA),但不含磺胺吡啶,其腸溶膠囊只有在腸內pH≥6時(即小腸末端及結腸)外層才能溶解,因此可定向在小腸末端和結腸釋放出有效成分5-ASA并在結腸發(fā)揮其局部抗炎作用;同時,它還可以維持低的血藥濃度,降低全身性不良反應的發(fā)生[3]。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炎癥性腸病內菌群失調,正常菌群中的某些細菌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數(shù)量明顯減少。目前認為,益生菌治療炎癥性腸病的主要機制是其在腸道中可與腸黏膜上皮細胞緊密結合,提高內源性防御屏障,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與致病菌競爭性黏附上皮細胞,促進上皮細胞分泌黏液,在黏膜和微生物之間形成保護層,防止棲息菌易位;增強巨噬細胞對病原菌的吞噬以及非T細胞依賴性IgA的分泌[4,5]。本研究所用雙歧三聯(lián)活菌膠囊主要含有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腸炎菌,采用獨有的包衣技術確保膠囊完全跨越胃酸到達腸道崩解,釋放活菌,在腸道定植、繁殖,提高內源性防御屏障,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減少腸源性毒素的產生,從而治療UC。
本研究結果顯示,美沙拉嗪在輕、中度UC的治療中取得良好的療效,聯(lián)合雙歧三聯(lián)活菌可以提高完全緩解率,以不同機制阻斷輕、中度UC的發(fā)生和惡化,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預后,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因此,美沙拉嗪聯(lián)合雙歧三聯(lián)活菌較單用美沙拉嗪治療輕、中度UC是安全、有效的,特別適用于SASP耐藥性差的輕、中度UC患者。
[1]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對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建議[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4):236.
[2]Sandborn WJ.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oral mesalamine:advances in drug formulation,efficacy expectations and dose response,compliance,and chemoprevention[J].Rev Gastroenterol Disord,2006,6(2):97.
[3]Hanauer SB.Review article:high-dose aminosalicylates to induce and maintain remissions in ularative col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6,24(3):37.
[4]Schultz M,Satrtor RB.Probiotics and inlammatory bowel diseases[J].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19.
[5]沈志坤,王 珍,何京京,等.促生素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循證研究[J].中國藥房,2009,20(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