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成 ,張 芳
(1.徐州市中小學生衛(wèi)生保健所,江蘇徐州 221000;2.徐州醫(yī)學院形態(tài)學科教學實驗室,江蘇徐州 221004)
艾滋病是一種慢性致死性傳染病,無法治愈。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要承受巨大身體煎熬和心理負擔。艾滋病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是在艾滋病防治中被成功應用而產生的一個被廣泛肯定的艾滋病防治策略[1]。徐州市幾年來局部地區(qū)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筆者選擇了本市的3所大學,調查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相關知識,并對城鎮(zhèn)和農村生源的學生在這些方面的差異比較分析,為在我國類似地區(qū)大學生中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據。
2009年9月中旬,筆者對徐州市內的中國礦業(yè)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和徐州醫(yī)學院大一新生采取隨機抽樣,抽取500人,城鎮(zhèn)生源和農村生源各半,作為調查對象,進行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不記名問卷調查。
設計艾滋病知識調查表[2]。如果回答正確,每道題得1分,回答錯誤或者“不知道”只能得0分。在各高校隨機抽取20個班級,在班長的配合下統(tǒng)一發(fā)放并收回。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單題缺失的問卷不計入該題百分比計算的分母。其中,城鎮(zhèn)生源和農村生源主要依據問卷中生源地填寫內容劃分。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徐州市3所大學被調查的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識的知曉率還不夠高,尤其是農村生源更低。見表 1。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場所之一,通過學校向學生宣傳艾滋病相關知識,要結合學生的生源特點和他們生活環(huán)境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學生遇到問題也要及時與教師交流[2]。但是,此次調查中發(fā)現農村生源艾滋病知識知曉率明顯低于城鎮(zhèn)生源,說明徐州市農村中學的學校教育在宣傳艾滋病知識方面尚未高度重視。農村地區(qū)信息量相對較少、信息傳遞速度較慢、信息獲取途徑較單一,更應該充分利用學校這個快速有效的教育平臺,對學生特別是農村地區(qū)的學生進行預防艾滋病的相關教育,教育的內容要以生活技能為基礎,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當地存在的實際問題[3]。
表1 徐州市3所大學被調查的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城鄉(xiāng)比較[n(%)]
大學生是思維與性活躍的群體,他們接受新事物比較快而且又容易沖動,因而成為艾滋病傳播的高風險人群。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應使每個學生都知道艾滋病的危害及預防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成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4]。通過調查,筆者發(fā)現徐州市3所大學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識知曉率有待于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農村生源。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上與其他傳染病,特別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相混淆。遏制艾滋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本次徐州市3所大學被調查的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知識調查結果提示,在大一新生中開展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艾滋病不僅是學校范圍內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刂瓢滩∽詈玫姆椒ň褪穷A防,開展艾滋病知識宣傳教育是最好的預防措施之一[5-6]。要想更好地遏制艾滋病疫情的擴散和蔓延,政府部門應該積極開展全市艾滋病監(jiān)測、控制、治療、傳染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公安部門應該加大打擊黃、賭、毒活動的力度;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該做好艾滋病監(jiān)測工作,尤其是對高危人群的監(jiān)測;醫(yī)療機構應該加強自愿免費咨詢檢測室的建設[6]。
[1]翟萍.艾滋病咨詢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0):4855.
[2]廖巍,曾欣,楊斌,等.海南省7所中學初一學生艾滋病知識和生活技能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30(1):3-5.
[3]曹廣華,支玉紅,劉莉紅,等.艾滋病高發(fā)農村少年兒童生長發(fā)育及心理健康調查[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17:107-109.
[4]羅艷琳,莫馥源.我校名71女同學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10):181-182.
[5]吳明勝,王華東,周虎,等.安徽省項目地區(qū)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識行為調查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9,13(4):438-441.
[6]蘇華瑜,梁光,葉桂梅,等.2004~2007年湛江市艾滋病檢測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情況分析[J].預防醫(yī)學論壇,2009,15(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