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永青
激發(fā)興趣 有效引導 提高寫作能力
伊永青
三明學院附屬小學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必須培養(yǎng)學生寫作自信心,提高寫作技巧,積累生活素材,放飛學生想象,多激勵、少批評,讓學生從愿寫到會寫、樂寫、愛寫。
培養(yǎng)信心 模仿帶路 積累素材 放飛想象
作文能力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老師們一貫重視的,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墒菑牡湍昙壍某鯂L寫話,到中年級寫段、高年級的寫篇章,每個年齡段都有一些孩子一提筆寫作時就抓耳撓腮,百般思索,甚至痛苦萬狀也寫不出幾個字。那么,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如何得法地進行寫作方法指導,讓學生愛寫作文、會寫作文呢?
對于學生來說,消除對作文的恐懼感,克服畏難的情緒,不是靠大談作文的意義和重要性,較好的辦法是“寓教于樂”,再“潤物細無聲”自然而然地接觸作文。學生剛上三年級在寫第一篇作文時,我沒有一上課就說我們今天要寫一篇作文,而是和孩子們進行了一番聊天,我向他們了解:低年級的學習生活結束了,過去的哪個老師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不能將這個老師介紹給同學們聽。比如這位老師長什么樣子?上課怎么上的?他下課和同學們玩嗎?他批評(或表揚)過你嗎,因為什么事批評(或表揚),當時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同學們暢所欲言,紛紛說出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師的模樣和事例。接著,我發(fā)下一張紙,讓孩子們把剛剛說的內容寫下來,并告訴他們這就是你們的第一篇作文,照剛才說的寫,就是一篇好作文。這樣,在沒有心理負擔的情況下,孩子們不但完成了一次作文,而且覺得寫作文并不難,愿意寫作文。
模仿是人類學習和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優(yōu)秀范文,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并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是語文教師常用的方法。
比如,三年級學生剛剛學習寫作,對怎么寫好一段話、寫好一篇文章,感到有困難。教師可以指導模仿有關段落寫作。比如,三年級課文中有些段落句式特殊明顯,如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仿寫。在人教版第六冊《翠鳥》第一自然段中描寫翠鳥羽毛的段落,圍繞著“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這句話寫了翠鳥頭上、背上、腹部的羽毛特點。讓學生弄清這段話的句式關系后,我布置學生圍繞著“校園的秋天特別美麗”、“下課了,校園里熱鬧極了”等總述句來寫,這樣的指導讓學生覺得有章可循,寫的時候不會無從下手。但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一步,不能一味地模仿,到學生有了一定寫作基礎后,要必須強調在模仿中要有創(chuàng)新。
語文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經(jīng)常會看到學生“假、大、空”的文章,這些文章生拼硬湊、憑空想象、捏造事實,毫無真情實感。詢問學生這樣寫的原因,學生無一例外地表達同一個意思:老師,我實在沒有東西可寫,我不知道要寫什么……葉圣陶曾經(jīng)指出:“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把真實生活所不曾經(jīng)驗的事勉強拉到筆下來,那是必然失敗的勾當。人固然為寫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擔負人的責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于永正老師在一次福建省小學作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一再強調,寫好作文的關鍵就是平時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平時,我要求學生從觀察身邊人和物做起,訓練自己的觀察能力。比如:家里今天新買了個臺燈,你們可以觀察燈座、燈罩等的顏色、造型。坐公共汽車時,車上的某個人穿什么衣服,什么神態(tài),講什么話……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做袖手旁觀者。慢慢地引導學生拓寬觀察面,比如怎么玩?怎么學習?怎么養(yǎng)小動物?怎么運動的……有了生活的積累,學生才能感覺到原來生活原本是這樣妙趣盎然,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呀!
學生厭惡作文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命題過于死板,“寫作要求”條條過多,這樣的命題就可能事與愿違,起到束縛心靈、扼殺個性的作用。從教學作文的經(jīng)驗來看,學生不愛寫這樣死板的作文,而對于能夠發(fā)揮他們想象和幻想能力的想象作文卻青睞有加,許多平時寫命題作文吃力的學生,寫起想象作文卻游刃有余。我認為正是想象作文解放了兒童的頭腦,解放了兒童的心靈,把寫作主體潛在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即鮮活而強悍的生命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讓他們的人格、個性得到張揚、凸顯。一般來說,小學生接觸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作文一般有三種:一是童話作文,二是科幻作文,三是愿望型(有關未來現(xiàn)實生活的)想象作文。在實際教學中,我有意識加強了包含這些內容的寫作,比如:給出幾個森林里動物名稱,讓學生寫題為《森林里的故事》的作文,想象未來的食品、衣服、交通工具,寫下題為《未來的》的文章,這些開放式的題目使得很多學生不再懼怕作文,而是樂于寫作,甚至盼望寫作了。
學生的作文交上來后,最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表揚,所以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孩子們是從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所以,我在寫評語的時候,多肯定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使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講評時,不只注重寫作文的尖子生,而且面對全體學生。中等生尤其是作文較差的學生,他們更渴望被老師認可。所以,我講評的時候,對平時作文較差的學生,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寫得較好的,哪怕是一句話,一小段,都加以肯定、表揚。對較差的習作存在的問題,拿來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原因,讓學生來出謀劃策,看如何改進,以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實踐證明,這樣做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很有用處。如果課堂時間不夠,課后找本次作文較差的學生談一談,讓他們直接從老師這里得到鼓勵,同時也得到幫助,這又比單純的文后評語效果要好。
習作講評時,教師在全班朗讀寫得好的文章,或者讓學生自己朗讀自己所寫的好文、好詞佳句。在佳作展示與推薦發(fā)表,在教室辟一“佳作展示欄”,把每次作文的優(yōu)秀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讓學生共評得失,力求從各個方面得到啟發(fā),同時營造一種聲勢:“這些佳作都來自同學中,我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边@不僅能讓佳作作者產(chǎn)生榮譽感,其他同學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強了寫作信心。對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還推薦到校作文報或一些期刊的作文園地發(fā)表,使學生體會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寫作也由課內擴展到課外了??吹阶约旱奈恼伦兂摄U字,看到自己辛苦獲得的獎狀,這對學生的學習寫作是多大的鼓勵?。?/p>
作文教學,只有教師創(chuàng)設了趣味的、愉快的寫作環(huán)境,運用了各種有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看、做、玩、說、想之中學習作文,堅持不懈地練習作文,學生愛上寫作文、寫出好作文是值得期待的。
[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 施良方,崔允淳.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 肖復興.我教兒子學作文[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