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玲
2010年1-2月,我國生產(chǎn)粗鋼10289.2萬噸,同比增長25.4%,環(huán)比下降4.15%;鋼材產(chǎn)量達11735.7萬噸(含重復(fù)材),同比增長27.67%,環(huán)比下降9.99%。2010年2月份,我國鋼材進出口均出現(xiàn)連續(xù)2個月下滑的情況,原料出口均保持歷年來低位,而鐵礦石的進口仍保持高位,2月進口平均單價創(chuàng)自去年以來新高95.93美元/噸。
1-2月,我國累計進口鋼材248.61萬噸,同比增長27%;進口鋼坯7.96萬噸,同比下降82.1%。1-2月,我國出口鋼材538.18萬噸,同比增長55.09%;出口鋼坯1.17萬噸,同比增長1199.78%。1-2月出口鋼材、坯折合成粗鋼573.7萬噸,進口鋼材、坯折合成粗鋼272.44萬噸,兩者相抵凈出口粗鋼265.74萬噸,凈出口鋼材289.57萬噸。
根據(jù)海關(guān)總署最新統(tǒng)計資料(除非特別說明,進出口數(shù)據(jù)均來自海關(guān)總署),2010年1-2月份我國鋼鐵行業(yè)主要原料(鐵合金、焦炭、生鐵、鐵礦石、錳礦、鉻礦、廢鋼)、半成品(鋼坯和鋼錠)、鋼材及鑄鐵制品累計外貿(mào)進出口總額為18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09%,占當(dāng)月我國外貿(mào)進出口總額的4.86%。其中鋼鐵進口總額137.78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外貿(mào)進口總額的7.56%,同比下降增長28.61%;鋼鐵出口總額50.03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外貿(mào)出口總額的2.45%,同比增長4.32%。2010年1-2月,鋼材的進出口貿(mào)易總額為69.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3447萬美元,占鋼鐵外貿(mào)總額的36.93%;進口鐵礦石價值89.34億美元,同比增長39.84%,占鋼鐵外貿(mào)總額的47.57%。
從數(shù)量上看,1-2月份,進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鋼材及鑄鐵制品10378.88萬噸,同比增長21.6%。出口624.49萬噸,同比增長53.14%。
從數(shù)量上看,2月份,進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鋼材及鑄鐵制品5306.1萬噸,同比增長5.73%。在進口主要產(chǎn)品中,鋼材進口量為113.79萬噸,占鋼鐵進口總量的2.15%,同比增長5.73%;鐵礦石進口4938.42萬噸,同比增長5.46%。2月出口的主要原料、半成品、鋼材及鑄鐵制品289.61萬噸,同比增長57.92%。出口鋼材249.35萬噸,同比增長59.63%,占當(dāng)月鋼鐵總出口量的86.1%;焦炭出口5.17萬噸,同比增長95.73%,占鋼鐵出口總量的1.79%。
1-2月份我國鋼鐵行業(yè)上述產(chǎn)品的進出口額比例為2.75:1;進出口數(shù)量比為16.62:1。
大宗鋼鐵產(chǎn)品進出口數(shù)量趨勢如下:
2007年以來我國主要鋼鐵產(chǎn)品進口量走勢如圖1。
從圖2可以看出,2010年1-2月份,我國鋼材進口連續(xù)2個月環(huán)比下降。在主要進口產(chǎn)品中,除管材同比下降43.3%外,其他主要產(chǎn)品的進口同比均大幅增長,棒線材、角型材、板材、鐵道用材和其他鋼材的進口同比分別增長77.3%、81.5%、27.2%、124.5%和29.3%。原料方面:鋼鐵半成品除鋼錠、鋼坯和廢鋼的進口仍呈下降趨勢外,其他主要原料的進口均呈正增長,特別是焦炭和煉焦煤的進口,分別大幅增長234057.5%和388.3%。
2010年1-2月,鋼材出口連續(xù)2個月環(huán)比下降。在主要出口品種中,除管材和鐵道用材出口同比下降16.4%和44%外,其他主要鋼材品種的出口均大幅增長,棒線材、角型材、板材和其他鋼材的出口同比分別增長72.8%、238.2%、103%和43.3%。鋼鐵原料的出口較去年同期有所恢復(fù),鋼鐵半成品的出口,除鋼錠、鋼坯和直接還原鐵仍保持低位出口外,其他產(chǎn)品的出口均為正增長。而礦產(chǎn)品,除焦炭出口仍保持下降外,其他主要產(chǎn)品均呈正增長。見圖3、圖4。
板帶材仍然是進出口的主要品種,占進口總量的84.78%,占鋼材出口總量的56.21%。
2010年1-2月,我國的鋼材進口,除從北美、南美、非洲和大洋洲的進口同比下降外,從其他各大區(qū)的進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鋼材出口,除對北美和非洲出口同比下降外,對其他地區(qū)的出口均大幅增長。
2010年1-2月,我國的鋼材進口有92.4%來自于周邊國家和地區(qū),共計67個國家和地區(qū)。從亞洲地區(qū)進口224.29萬噸,同比增長28.16%;從歐盟25國進口16.42萬噸,同比增長42.98%;從獨聯(lián)體進口5.35萬噸,同比增長15%。
鋼材的主要進口貨源地為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歐盟27國和哈薩克斯坦,分別累計進口鋼材109.55萬噸、67.91萬噸、35.9萬噸、16.58萬噸和5.7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4.64%、45.42%、5.44%、43.79%和下降66.13%。
1-2月,鐵礦石的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印度、巴西、南非和烏克蘭,進口量分別為4055.65萬噸、1981.03萬噸、1920.39萬噸、400.39萬噸和182.9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49%、下降6.74%、增長54.64%、增長28.12%和增長35.81%。煉焦煤的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蒙古和俄羅斯,分別進口433.72萬噸、134.36萬噸和55.2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20.7%、1021.79%和1279.58%。鐵合金的主要進口國為南非、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分別累計進口17.24萬噸、12.61萬噸和6.1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31.98%、31.64%和下降10.88%。錳礦的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南非和加蓬,分別進口54.95萬噸、41.51萬噸和28.1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69.66%、256.7%和153.58%。鉻礦的主要進口國為南非、土耳其和阿曼,分別進口39.28萬噸、25.78萬噸和15.0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20.32%、504.23%和270.77%。廢鋼的主要進口國為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分別進口44.28萬噸、30.49萬噸和9.8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41.31%、39.15%和31.13%。
2010年1-2月,我國鋼材出口共計191個國家和地區(qū),周邊國家和地區(qū)仍是我國鋼材出口地,除對北美和非洲的出口同比下降47.71%和10.54%外,對其它地區(qū)的出口均大幅增長。1-2月,對亞洲地區(qū)的鋼材出口量為311.76萬噸,占鋼材總出口量的57.93%,同比增長75.39%。對歐盟27國的出口量為49.2萬噸,同比增長36.8%;對南美的出口量為45.76萬噸,同比增長291.33%;對中東地區(qū)的出口為45.3萬噸,同比增長90.13%。見圖5。
2010年1-2月,韓國、印度、歐盟27國、越南和巴西為我最大的鋼材出口地,出口鋼材分別為117.92萬噸、50.88萬噸、50.03萬噸、22.53萬噸和21.6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8.45%、364.57%、36.56%、54.43%和394.07%。
2010年1-2月,在出口的主要原料中,焦炭的最大出口貨源地為日本、南非、印度、韓國和泰國,分別出口3.17萬噸、2.23萬噸、0.99萬噸和0.9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4%、增長100%、下降74.51%、增長36.66%和增長4.46%。鐵合金共計出口到54個國家和地區(qū),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為最大的鐵合金出口貨源地,分別出口7.3萬噸、3.98萬噸和0.9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3.47%、44.86%和下降18.85%。煉焦煤出口到韓國、朝鮮和日本,分別出口8.6萬噸、8萬噸和0.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0%、182.84%和下降92.11%。廢鋼的主要出口地區(qū)為中國臺灣,出口4.5萬噸,同比增長100986.34%。鋼坯的主要出口地區(qū)為中國臺灣和韓國,分別出口0.91萬噸和0.17萬噸。
2010年2月,我國的鋼材進口環(huán)比下降15.47%,連續(xù)2個月下降。所有主要產(chǎn)品的進口較上月均有所下降,棒線材、角型材、板帶材、管材、鐵道用材和其他鋼材的進口環(huán)比分別下降16.02%、18.69%、15.18%、12.01%、20.94%和22.86%。
2010年1-2月,板帶材共計進口210.77萬噸,占鋼材總進口量的84.78%,較去年同期增長27.2%,環(huán)比下降15.18%。板帶材的主要進口品種為冷軋板帶和鍍層板帶,分別進口73.93萬噸和61.4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7.29%和61.6%,合計占板帶材進口總量的64.22%。熱軋板帶進口55萬噸,同比下降15.89%;彩涂板帶進口6.13萬噸,同比增長14.62%;電工鋼板(帶)進口14.29萬噸,同比增長45.74%。
2010年1-2月,板帶材進口量最大的品種是熱軋普薄寬鋼帶和普通中厚寬鋼帶,分別進口13.15萬噸和12.3萬噸,同比分別下降56.2%和增長63.4%。進口產(chǎn)品降幅最大的品種是熱軋普薄寬鋼帶和冷軋普中板,同比分別下降56.2%和51%。進口增幅最大的品種是熱軋不銹薄寬鋼帶和鍍鉛板,同比分別增長1635.9%和679.1%。
板帶材的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95.43萬噸、59.41萬噸和32.1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4.25%、42.55%和1.88%。鍍鋅板帶的主要進口國為日本和韓國,同比分別增長42.84%和98.05%。熱軋中厚寬鋼帶的主要進口國為日本和韓國,熱軋普薄寬鋼帶的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和中國臺灣。
2010年1-2月,棒線型材共計進口22.41萬噸,同比增長78.54%。進口的主要品種是線材和大型型鋼,分別進口9.31萬噸和6.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6.3%和123.6%。棒材進口5.84萬噸,同比增長80.6%,鋼筋進口0.52萬噸,同比增長60.1%;中小型型鋼進口0.53萬噸,同比下降43.3%。
線材進口的主要品種是 <14mm線材,累計進口5萬噸,同比增長104.79%,占線材總進口量的53.71%。大型型鋼進口的主要品種是鋼鐵板樁,累計進口3.53萬噸,同比增長772.72%,占該品種總進口量的56.94%。
線材的主要進口國為日本和韓國,分別進口4.56萬噸和2.45萬噸;大型型鋼的主要進口國為日本和韓國,分別進口2.85萬噸和2.42萬噸。棒材的主要進口地區(qū)為日本和中國臺灣,分別進口2.93萬噸和1.08萬噸。
2010年1-2月,我國進口管材7.1萬噸,同比下降43.3%。無縫管進口4.06萬噸,同比下降31.9%。焊管進口2.98萬噸,同比下降54.3%。
無縫管進口的主要品種是其他無縫管和鍋爐管,分別進口1.3萬噸和1.2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7%和下降53%。焊管進口的主要品種是其他焊管,進口2.84萬噸,同比增長42.2%。
無縫管的主要進口國為日本和德國,分別進口1.78萬噸和0.71萬噸,同比分別下降25.19%和46.71%。焊管的主要進口國為韓國和日本,分別進口0.89萬噸和0.7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5%和下降84.46%。
鐵礦石:
1-2月,鐵礦石進口9607.03萬噸,同比增長20.9%,2月的進口環(huán)比增長5.92%。2月鐵礦石進口平均單價為95.9美元/噸,較上月增加6美元/噸。進口的主要品種是0.8mm>粒度>6.3mm的未燒結(jié)鐵礦砂及其精礦,累計進口6718.65萬噸,占鐵礦石進口總量的69.94%,同比增長17.15%。
海運方面,2010年以來,國際鐵礦石海運價格較去年年底有所回落。截止2010年3月底,巴西至中國的鐵礦石運費為23.98美元/噸,較2009年底下降了15.8%;西澳大利亞至中國的運費為10.02美元/噸,較2009年底下降10.78%。
其他原料:
2010年1-2月,我國鋼錠和鋼坯的進口大幅下降,鋼錠進口0.71萬噸,同比下降84.8%。鋼坯進口7.96萬噸,同比下降82.1%。廢鋼的進口也大幅下降40.7%,累計進口107.77萬噸。
與此相反,我國主要鋼鐵礦產(chǎn)品的進口卻仍保持繼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1-2月,焦炭進口1.4萬噸,同比增長100%;煉焦煤進口75.01萬噸,同比增長388.3%;生鐵進口17.87萬噸,同比增長7.3%;鐵合金進口41.06萬噸,同比增長72.1%;直接還原鐵進口32.26萬噸,同比增長151%;生鐵鏡鐵進口1.39萬噸,同比增長208.2%。
2010年1-2月,我國鋼材出口538.18萬噸,同比增長55.1%。2月鋼材出口環(huán)比下降13.65%,連續(xù)2個月環(huán)比下降。在主要出口產(chǎn)品中,除管材和鐵道用材出口下降16.4%和44%外,棒線材、角型材、板帶材和其他鋼材的出口均大幅增長。2月,除棒線材和角型材出口環(huán)比下降3.84%和2.52%外,其他主要產(chǎn)品出口均大幅增長,特別是鐵道用材的出口環(huán)比大幅增長112.56%,但同比下降44%。
1-2月,我國板帶材出口302.51萬噸,同比增長103%,環(huán)比增長20.51%。在主要出口品種中,所有產(chǎn)品的出口同比均大幅增長。主要出口產(chǎn)品為熱軋板帶,占板帶材出口總量的60.11%,累計出口181.84萬噸,同比增長98.47%。鍍層板帶、冷軋板帶、彩涂板帶和電工鋼板帶分別出口58.99萬噸、33.02萬噸、26.82萬噸和1.8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7.4%、230.51%、10.7%和9.2%。
2010年1-2月,板帶材出口量最大的品種是:普通中厚寬鋼帶、鍍鋅板帶和熱軋普中板,分別出口68.46萬噸、44.29萬噸和28.7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78.6%、282.8%和下降26.7%。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種是鍍鉛板和冷軋合金鋼板,同比分別增長16376.9%和10516.2%。出口降幅較大的品種是冷軋普通中厚寬鋼帶和熱軋普薄板,同比分別下降51.6%和51.6%。
板帶材的出口國較為分散,共計出口到166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韓國、印度和巴西,分別出口70.44萬噸、40.52萬噸和16.9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6%、421.05%和728.13%。
熱軋板帶出口量最大的是熱軋中厚寬鋼帶和熱軋中板,分別出口94.88萬噸和38.6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01.2%和下降26.7%。熱軋中厚寬鋼帶的主要出口國為印度和韓國。熱軋中板的主要出口國為韓國和越南。
鍍層板帶出口量最大的是鍍鋅板帶,共出口44.29萬噸,同比增長282.8%。鍍鋅板帶共計出口到133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比利時、意大利和西班牙。
彩涂板帶出口的主要品種是寬度>600mm彩涂板,出口26.39萬噸,同比增長10.29%。彩涂板帶共計出口到122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地:韓國、西班牙和俄羅斯。
電工鋼板帶的主要出口品種是寬度>=600mm非取向硅鋼,出口1.53萬噸,同比下降1.04%。主要出口地區(qū)為中國香港和巴西。
2010年1-2月,我國棒線型材共計出口90.65萬噸,同比增長113.38%。主要出口品種為大型型鋼、線材和棒材,分別出口30.93萬噸、26.64和25.3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54%、124%和89.3%。中小型型鋼和鋼筋分別出口4.32萬噸和3.3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56.3%和下降49.8%。
大型型鋼的主要出口品種為截面高>200mm H型鋼,出口13.51萬噸,同比增長493.45%。線材出口的主要品種是其他熱軋合金鋼盤條,出口24.07萬噸,同比增長147.69%。棒材出口的主要品種是其他熱軋合金鋼條桿,出口21.08萬噸,同比增長128.91%。
大型型鋼共計出口到114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韓國和新加坡。線材共計出口到55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韓國和泰國。棒材共計出口到112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韓國和澳大利亞。
2010年1-2月,我國管材出口仍保持低位。累計出口管材99.12萬噸,同比下降16.4%。其中無縫管出口48.76萬噸,焊管出口37.69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7.2%和25.7%。無縫管出口的主要品種是石油天然氣鉆探無縫管和石油天然氣管道無縫管,分別出口22.9萬噸和16.7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8%和增長19.8%。焊管出口的主要品種是其他焊管,出口24.94萬噸,同比增長104.6%。鑄鐵管的出口同比增長41.3%,出口12.66萬噸。
無縫管共計出口到136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印度、伊朗和韓國,分別出口4.99萬噸、3.37萬噸和3.1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24.79%,下降2.09%和增長13.98%。焊管共計出口到168個國家和地區(qū),主要出口國為澳大利亞、緬甸和菲律賓,分別出口3.27萬噸、2.88萬噸和1.9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7.56%、2259.18%和190.62%。
2010年1-2月,我國原料出口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除鉻礦、焦炭和直接還原鐵的出口同比分別下降100%、13.3%和72.3%外,所有主要原料的出口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特別是鋼坯和鋼錠的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199.8%和1331.6%。鋼坯的主要出口地區(qū)為中國臺灣,出口0.91萬噸,鋼錠的主要出口國為泰國。煉焦煤和生鐵的出口也大幅增長,分別出口16.9萬噸和2.7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54.4%和890.4%。鐵合金、廢鋼和生鐵鏡鐵分別出口16.34萬噸、4.46萬噸和0.7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3.8%、6706.8%和150.2%。焦炭出口8.93萬噸,同比下降13.3%。鐵礦石和錳礦分別出口0.21萬噸和0.3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36%和10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