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玲
湖南省岳陽市二人民醫(yī)院(414000)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而發(fā)生的軟化壞死。腦梗死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者,占60%~70%,病死率平均10%~15%。無論是動脈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腦梗死還是腦栓塞,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此外,糖尿病、心臟疾病、血脂代謝紊亂、吸煙與酗酒、血液流變學紊亂、肥胖等都是本病的危險因素。
岳陽市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于2009年1月至6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31例,其中動脈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腦梗死64例,腦栓塞42例,腔隙性腦梗死25例。年齡40~82歲,平均年齡56歲。
高血壓是腦梗死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在控制了其他可控危險因素之后,基線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梗死發(fā)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7%;舒張壓每升高5mmHg,腦梗死發(fā)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6%。對所有高血壓患者應早期診斷,積極治療,以防治和減少靶器官損害,降低腦梗死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血壓應降到正常水平,推薦的目標血壓值為<140/90mmHg,若有腎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應<130/85mmHg,有糖尿病的應<130/80mmHg。
高血脂是動脈硬化的病理基礎,而動脈硬化者腦梗死的發(fā)生率明顯提高,尤其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這是腦梗死高發(fā)生和高復發(fā)的原因之一。所以一旦發(fā)現血脂升高,應及早采取降脂治療措施。
降纖治療,降解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強纖溶系統(tǒng)活性,從而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堅持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推薦小劑量75mg/d,每晚10點左右服用為宜。小劑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有效預防腦血栓形成,降低腦梗死復發(fā)。
對于心源性腦梗死、進展型腦梗死患者,可選擇使用抗凝治療,但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禁忌證,防止引起出血。
短程應用尼莫地平等腦保護劑以渡過危險階段,危險因素多的患者在氣候不利的季節(jié)可考慮較長時間地服用腦保護劑[1]。
3.1.1 一般護理
絕對臥床2~4周,床頭抬高15°~30°,降低顱內壓,減少梗死機會。避免引起患者情緒激動、血壓升高、引起再出血;同時患者因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加重病情,甚至增加顱內感染的機會。
3.1.2 生活護理
首先要戒煙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規(guī)律的進食。部分腦梗死患者出現吞咽困難,患者在進食,特別在飲水時出現引起嗆咳,嚴重者甚至從口鼻處噴出。此刻,應讓患者暫停進食。對輕癥患者可吃黏稠的食物,如稠粥、軟飯等。將蔬菜、肉末等切碎煮爛和飯攪拌,使之比較容易咽下。對于口服藥物無禁忌證者,也可研碎藥物和飯一起食用。重癥患者則需要放置胃管,鼻飼流質,選擇米湯、牛奶、魚湯等高熱量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及適量的水,同時搭配果汁等補充維生素,以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每日食物可分次給予,鼻飼時抬高床頭,防止食物返流,引起嗆咳。
3.1.3 做好褥瘡的預防及護理
部分腦梗死患者長期臥床,局部壓迫過久會引起皮膚破潰,形成“褥瘡”。護士應注意定時給予翻身、拍背,保護皮膚清潔,每天用溫水拭凈皮膚,對被排泄物和汗液弄臟的衣服應及時更換,并輕輕按摩被受壓部位,特別是骨骼較突出位置,如脊柱、骶尾部等。長期臥床者及顯著消瘦者,睡氣墊床,床鋪要保持柔軟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翻身的頻率一般在2~4h,觀察受壓部位皮膚情況,協(xié)助翻身時,動作要輕柔,避免脫、拉、推的動作,以防擦破皮膚。若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要勤換尿片,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干凈,擦干并撲上爽身粉。
3.1.4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相對腦出血較緩慢,初發(fā)病時一般不出現意識障礙,但病情往往出現進行性加重。雖然在醫(yī)院進行積極的治療,但也可能出現病情的變化,如果梗死面積大,腦水腫嚴重時,患者可能逐漸出現嗜睡,嚴重者可進入昏迷。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瞳孔及肢體功能的改變,如發(fā)現患者出現嗜睡、意識模糊等病情變化,要立即通知醫(yī)師。同時,對危重患者,應準確記錄其每天出入水量,以供醫(yī)師治療用藥時借鑒。
腦梗死患者面對突如其來的且毫無認識的疾病,突然出現肢體活動不便,一切生活上的事都需人照顧,往往會出現或緊張恐懼,或惶惶不安,或焦慮的情緒。此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對疾病的認識空白引起的。從病情穩(wěn)定后開始,由于各種癥狀消失較慢,此時患者表現或消沉、或悲觀、或失望等。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心理方面采取相關心理護理活動,評估心理需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尊重理解患者,耐心傾聽患者訴說感受。除了掌握病情還要了解患者職業(yè)、個人經歷、家庭成員、業(yè)余愛好等情況,這樣患者感到親切又使患者獲得自尊心理,盡快適應住院環(huán)境,盡快進入患者這個角色。消除了思想負擔,患者就會以院為家,視醫(yī)護人員為朋友,從而對醫(yī)護人員生信任。急性期過后,護士可選定適當的時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講述本病的特點,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癥狀等告訴患者,并指出此病大多是能治好的,告訴其成功治愈的病例,樹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使其愉快地配合治療,同時醫(yī)護人員或康復師可幫其制定康復計劃,耐心幫助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并指導家屬幫助訓練,使患者盡快康復出院。
患者可進行適當適量的體育鍛煉及體力活動,不宜做劇烈運動,跑步、登山均不可取,可進行散步、柔軟體操、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但應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不可過量以不過度疲勞為度,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原則。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加脂肪消耗、減少體內膽固醇沉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預防肥胖、控制體質量、增加循環(huán)功能、調整血脂和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均有益處,是防治腦梗死(腦梗死、腦栓塞)的積極措施。對肢體功能活動障礙的患者,可在??漆t(yī)護人員或康復師的指導下制定長期康復計劃,及時、正確的進行康復鍛煉,必要時可行針灸、按摩、理療等治療,促使早日康復。
通過門診、上門隨訪、社區(qū)課堂等形式,使患者、家屬及社區(qū)居民知道預防腦梗死的重要性,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等,遵照醫(yī)囑服用藥品控制病情,定期前往醫(yī)院進行體檢;重視腦梗死的先兆,如一側面部或手腳突感麻木、身體乏力、口角歪斜、一時性語言障礙、眩暈、無原因嗜睡等,有上述情況的應及時就醫(yī)。
治療前與治療后6周應用Barthel 指數評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筒式Fugl-Meyer評分評定肢體運動功能[2]。
治療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與肢體運動功能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筒式Fugl-Meyer評分比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社會環(huán)境的轉變及人口的老齡化加速,腦梗死的發(fā)病率也逐漸增高。造成的后遺癥會給患者帶來心理生理上的障礙?;颊叩念A后直接影響著生活的質量,合理的藥物治療對腦卒中的預后只能起到一定的療效,而系統(tǒng)的護理往往對病情的觀察、并發(fā)癥的預防和疾病的康復、心理的安慰起到較理想的改善作用,使患者得到較好的恢復。護理工作是細致而繁重的,關系到患者的生存,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熟練過硬的技術,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生命體征的觀察。精心護理,預防并發(fā)癥,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對提高治療效果和減少病殘具有重要意義。高血壓患者合理的飲食結構、勞逸結合、輕松愉悅的情緒,合理口服降壓藥,定期測血壓等,能大大降低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3]。通過系統(tǒng)化的護理使患者機體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復,明顯提高了患者和親屬的滿意度。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2211-2214.
[2] 王玉龍.康復評定[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81-292.
[3] 于紅弱,鞏天玲,閆保華.腦血管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