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小英
(勝利石油管理局勝采醫(yī)院,山東東營 257051)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采用改善生活方式和使用包括利尿劑在內的至少 3種抗高血壓藥物治療 3個月以上,仍不能將血壓控制至目標水平者。2006年 3月 ~2009年 11月,我們對 18例難治性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通過調整服藥方法取得良好的降壓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本文 18例住院高血壓患者,男 10例、女 8例,年齡 46~76歲,病程 10~30a,血壓 160~190/100~130 mmHg。同時服用包括利尿劑在內的 3種或 3種以上長效降壓藥物才能維持血壓低于 140/90mmHg。出院后繼續(xù)服用降壓藥,但因故改變了服藥方法,導致血壓反彈。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
方法:患者按以往各自的出院醫(yī)囑,將包括利尿劑在內的 3種或 3種以上的降壓藥于 10:00一次性頓服。調整服藥方法前和調整服藥方法后第 1、2、4周測量坐位血壓,9:00點、17:00各 1次。統(tǒng)計學數據采用 SPSS12.0軟件處理。
結果:見表 1。
表1 調整服藥方法前后血壓數值比較(mmHg,±s)
表1 調整服藥方法前后血壓數值比較(mmHg,±s)
注:與調整前比較,*P<0.05,**P<0.01;與調整后 1周比較,△P<0.01
檢測指標 調整前 調整后 1周 調整后 2周 調整后4周收縮壓上午 159.23±10.01151.22±10.12*148.22±12.68**138.53±11.54**△下午 156.86±11.53150.67±12.36*149.14±11.10**139.74±14.13**△舒張壓上午 100.21±7.03 95.38±6.71* 92.20±7.33** 87.10±6.83**△下午 101.45±8.66 96.86±7.34* 93.18±7.58** 86.64±7.35**△
討論: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應從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聯(lián)合使用不同類別的降壓藥物并逐一上調藥物劑量、制定個體化降壓方案等措施入手來達到降壓目標。難治性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因為血壓很高,有頭暈、頭痛、惡心、心慌、胸悶、胸痛、肢體麻木等明顯癥狀,因此住院后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嚴格按醫(yī)囑服藥,使血壓得到良好控制。本組 18例患者住院期間血壓控制均達標,出院后最初階段,治療依從性較好,仍能按住院醫(yī)囑服藥,血壓保持基本正常。隨著時間的延長,患者重視程度降低,部分患者就會自主減少藥量,甚至停用自己認為不良反應大的藥物,其結果必然是血壓的反彈。重新服用停用的藥物也難以達到良好控制,血壓波動大,高低不平穩(wěn)。
研究已經證明,某些降壓藥物聯(lián)合應用具有相加或相乘的作用,比如 ACEI、ARB和利尿劑的相加作用,ACEI和 CCB的相乘作用等。筆者體會,多種長效降壓藥物同時服用時降壓效果更顯著,也更穩(wěn)定。本研究將服藥方法不正規(guī)的難治性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由分次服藥改為一次性頓服,第 1周即能顯著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至第 4周時下降更明顯,與第 1周及調整前相比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未增加藥物品種和劑量就能再次良好控制血壓。其原因可能與不同品種的降壓藥同時服用后,在體內同步釋放、同步吸收、同時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協(xié)同作用更加明顯等機理有關。調整服藥 4周后血壓平穩(wěn)達標,提示連續(xù)服藥需1個月以上才能使血藥濃度趨于穩(wěn)定,達到最佳降壓效果。
根據血壓的“兩峰一谷”現(xiàn)象,選擇一天中血壓的兩個高峰時刻(9:00和 17:00左右)監(jiān)測血壓,便于發(fā)現(xiàn)血壓最高值,可以避免低估病情、高估療效。長效降壓藥的療效理論上可持續(xù) 24h,10:00服藥,17:00左右是作用高峰,第 2天 9:00左右是作用的終末時刻,取這兩個時點監(jiān)測血壓,更易準確評估降壓的平穩(wěn)性,與 24h動態(tài)血壓檢測比較,方便經濟,也能比較真實地反映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