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的時光是悠閑的。陽光下,百年的青石板路上,不同膚色的人,懷著相同的夢想走到這里,享用這份特有的悠閑。沿著小巷矗立著一排排青磚老房,隨處可見的斑駁腐朽的木質(zhì)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瓦片上透露出歲月的流逝。
一個人的旅行是孤單的,可陽朔不同,陽朔是小資的天堂,是一個制造夢幻的地方,是一個每個角落都彌漫著故事和情事的圣地。陽朔歡迎只身前往,來到一個與現(xiàn)實(shí)生活不相干的世界,任你做你想成為的主角。在那里你不一定有艷遇,但是一定會沉醉于它的閑散,流連于它的浪漫,忘情在山水之間。
陽朔的時光是悠閑的。陽光下,百年的青石板路上,不同膚色的人,懷著相同的夢想走到這里,享用這份特有的悠閑。沿著小巷矗立著一排排青磚老房,隨處可見的斑駁腐朽的木質(zhì)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瓦片上透露出歲月的流逝。千年古鎮(zhèn)安寧祥和、無欲無求,怪不得當(dāng)年徐悲鴻老先生會在這里留下“在那美麗的山水之間有一桃源深處”的感慨。騎上單車,穿梭在古鎮(zhèn)中,在精致的巖石情懷中,小路蜿蜒向前,綠色的山巒重重疊疊,擔(dān)心沒有盡頭時,便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這里,只想放歌,讓歌聲飄在天際。平日的種種壓力與不快,這個時候都逃之夭夭了。路邊一架巨大的水轉(zhuǎn)筒車,吱吱呀呀地?fù)u著歲月,也吟唱著鄉(xiāng)村古老的歌謠。遠(yuǎn)方群山滴翠,村樹含煙,阡陌縱橫,屋宇錯落,宛若陶淵明筆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
陽朔境內(nèi)的漓江是最美的一段風(fēng)景,來到這可要極力張望,張望這畫家筆下最愛的景致。群山靜靜地佇立,悠然地吮吸著清澈碧透的江水;陡壁上兩只蝙蝠展翅欲飛翔,旁邊一朵碧蓮盡情綻放……奇峰間怪石嶙岣,溶洞高懸,暗河幽深,叫人嘆為觀止,真可謂百里漓江,百里畫廊。
“錦石奇峰次第開,清江碧溜百千回。問余半月行何事,日讀天然畫本來?!标柟馔高^白云的遮擋照到原本一色的山上,便生出許多層次來,層層變換的山色又折射到水面上,再映入人的眼底。駐足的人便醉了,身軀也溶入山水畫卷中,久久不忍離去。江水是碧綠的綠茶的顏色,坐在江邊便覺清爽。江面雖然寬,水流卻不急,仿佛也感染了這里的閑散氣氛,絆住了腳,不忍向前了。傍晚如詩如畫的漓江生起了一層水霧,薄紗般籠罩在江面,氤氳水汽讓人仿佛置身仙境。
躺于竹筏上,隨心漂流在漓江,水清澈透亮,魚兒閑游,水筏飄搖。微風(fēng)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兩岸山峰清秀迤邐,綠草如茵,陣陣鳥鳴,少有人煙,心會像一只“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的小鳥一般愜意和歡欣。盡情享受寧靜的河流,享受牧歌般的田園,享受時間似乎停滯了的感覺,偶爾沖下小水壩,讓你平靜中也有歡笑。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懷抱會使人塵慮盡滌,俗念頓消。
有人說陽朔山水在興坪。興坪漁村漓江環(huán)繞,青瓦泥墻,竹籬菜畦,雞犬之聲清晰可聞。不時可見三三兩兩的浣衣女手持棒槌在青石板上敲出古老的韻律。田間的農(nóng)人赤腳穿行在阡陌中,頑皮的兒童嬉鬧在屋前的空坪上,江面隱約可見捕魚的竹筏,飄然往來,更有捕魚的老翁,叼一管煙斗,悠悠坐在竹筏上,在云影中隨波逐流。搬一方小凳坐到絲瓜藤下,空氣中彌漫著柚子的清香,心情是晃晃悠悠,孤寂的靈魂終于在此刻得到了寧靜與解脫。
陽朔不大,一條西街詮釋著陽朔的別樣風(fēng)情。西街不過是最傳統(tǒng)的南國小鎮(zhèn)街道,從這頭到那頭不過517米,地上鋪的石塊已經(jīng)有很久的歷史了。西街已經(jīng)成為一個傳奇,外國人成群結(jié)隊(duì)地來這里尋找最古老的中國,而中國人來這兒卻以為出了國。沿街的各色酒吧滿街滿墻都是關(guān)于中國的英文書,土制的吊燈、洋人畫的壁畫、手工的簪子、迷人的藍(lán)調(diào)、純粹的中國茶、地道的藍(lán)山咖啡……在那里每天發(fā)生著浪漫的邂逅。西街是屬于前世的記憶,再沒有地方能比西街更加切合小資的理想吧。
山水相依的纏綿悱惻在陽朔發(fā)揮到了極致,忘情山水中如果累了,到西街隨便找個酒吧在角落坐定,要杯咖啡,與案邊的雜志一同丟給陽朔的時光。陽朔歡迎你只身前往,只是別忘了把心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