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引芳,何月桂
優(yōu)化門診及急診輸液流程效果觀察
夏引芳,何月桂
輸液室是醫(yī)院的一個重要對外服務窗口,對醫(yī)院的形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我院輸液室擔負著門診與急診的輸液工作,24 h對外開放,受急診病人與門診病人的雙重影響,輸液病人多,流動性大,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可預見的工作高峰,造成護理人員相對短缺現(xiàn)象[1],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普遍較大。加上輸液室設置在老門診樓底,環(huán)境較差,座位有限,成人與小兒輸液室在一個區(qū)域,嚴重影響了病人對輸液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2007年起根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對照醫(yī)院管理年評估標準,對原來的輸液流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輸液室人力資源及各班職責分工 輸液室有護士22人,每天平均接待輸液病人600例,其中白天370例左右(09:30~13:00為高峰),中班 160例左右(18:30~21:00為高峰),夜班60例左右,其中小兒輸液占60%。輸液室有1名護士長,每天安排主班2人(不固定,每天輪換)負責接診,根據(jù)醫(yī)囑分藥、抄寫輸液單;加藥班3人,負責加藥(缺人時協(xié)助換液體);注射班、巡視6人。
1.2 輸液流程及存在的問題 輸液流程:護士接收病人的醫(yī)囑病歷及藥物后抄輸液單,將病歷返回給病人。另一護士根據(jù)輸液單擺放液體,加藥護士核對后加藥。小兒補液到兒童注射室注射,成人補液到成人注射室注射。注射后病人自己找座位,巡視觀察,輸液完畢護士拔針。分析此流程存在的問題:①沒有號碼輪序和座位號,病人等候在接診窗口或配藥室門口,易發(fā)生擁擠。人流高峰時易出現(xiàn)混亂,病人不了解前面有幾個病人、需要等候多長時間,容易產(chǎn)生沖突。②成人與小兒區(qū)域不分,不符合消毒隔離要求,小兒治療過程中哭鬧,影響成人輸液期間的休息,也不利于管理。③沒有設置專職的接診轉(zhuǎn)抄輸液單護士,易產(chǎn)生抄錯藥名和劑量的差錯,護士為了辨認不同醫(yī)師的筆跡,所花時間較長,工作效率不高。④成人在注射室注射易使病人擁擠在走廊里,影響走廊的通行,且成人輸液常無人陪伴,注射完畢病人自己要提著輸液袋從注射室到座位,很不方便。⑤中夜班沒有護理骨干上班,碰到問題無法在第一時間解決,常常需要尋找醫(yī)院總值班人員解決。
2.1 設置合理的輸液流程 改進后的輸液流程為:病人到接診處報到,接診護士核對,發(fā)放座位號給病人,抄輸液單,擺藥護士核對擺放液體,加藥護士核對加藥,注射護士按號碼順序到病人座位處核對注射,巡視護士巡視觀察、換液體,輸液完畢拔針按壓,病人離院。每個程序人員相對固定,既明確分工,又相互合作。病人到達輸液室后由接診護士發(fā)放座位號,號碼一式二份,一份交病人保管,一份夾在病歷上由護理人員保管,注射時雙方拿出號碼核對,采取先到先得,按順序注射的原則,病人輸液結(jié)束拔針后由拔針護士取回號碼,交接診護士,以便接診護士了解空座位的情況,便于后面病人的安排。由2名高年資的主管護師擔任接診護士,接收并核對病人病歷及醫(yī)囑、藥物,由于業(yè)務熟悉,對藥物熟悉,固定護士對門診及急診醫(yī)生的字跡熟悉,藥物名稱、劑量、用法熟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變了以往病人易積聚在接診處的現(xiàn)象,使接診處變得暢通。
2.2 實行彈性排班,有效利用人力資源 通過對一定時期的補液量觀察分析,輸液室每天有2個高峰,即09:30~13:00,18:30~20:30,高峰期病人最長等候時間需要40 min,病人易產(chǎn)生不滿意情緒,為保證每班有足夠的人力為病人治療護理,解決病人等候時間長的問題,從2007年開始,在不增加護士人力的基礎上,補液室實行彈性排班,根據(jù)補液高峰調(diào)整護士上班時間,增加高峰時段的上班人數(shù),每天09:00~13:00增加1人,中班18:00~20:30增加2人,夜班增加1人。固定接診護士,明確加藥護士、注射護士、巡視護士的職責。
2.3 明確分工,相互協(xié)作 接診護士職責包括接收病人病歷、藥物、大輸液牌子,查對姓名、性別、年齡、藥物、劑量、濃度、用法、用藥時間、有無配伍禁忌,抄寫輸液單,登記后放在治療籃里,交給擺藥護士;擺藥護士核對病歷與抄寫的補液單,根據(jù)所需擺放液體及藥物,配藥護士核對、沖配藥物并簽名;注射護士注射期間進行雙向核對,注射完畢簽名并記錄補液巡液卡;巡回護士加強對輸液病人的巡視,及時更換液體、拔針。由于各班分工明確,避免了在病人多時出現(xiàn)工作忙亂或扯皮現(xiàn)象。病人相對少時,護士長調(diào)配減少上班人力,護士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護理工作。
2.4 加強管理,及時解決問題 晚間實行由門診及急診護士長、高年資主管護師組成的護理骨干值班隊伍,加強了夜間輸液室的管理,及時解決晚間輸液高峰時段的護理問題。加強與兒科病房的聯(lián)系,建立會診制度,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有困難時,由兒科護士會診幫助穿刺。護士長根據(jù)輸液室每天的工作量、輸液高峰時段及季節(jié)變化,及時合理地調(diào)配人力,給病人提供及時便捷的輸液服務。
輸液流程和管理方法改進后,輸液環(huán)境明顯改觀,病人輸液等候時間縮短,護理糾紛明顯下降,護理差錯減少,病人滿意度有了顯著上升。見表1。
表1 輸液流程改進前后護理差錯、投訴、輸液等候時間、病人滿意率比較
4.1 號碼輪序輸液可以避免高峰時段工作忙亂,減少護理差錯及糾紛 運用號碼輪序,使整個輸液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減少病人及家屬不必要的詢問,為病人和護理人員贏得時間。流程改進前,病人及家屬經(jīng)常質(zhì)疑護士是否按照先后順序進行輸液,護士需要耐心地解釋。輸液高峰期有些病人及家屬不放心經(jīng)常在治療室門口張望,使輸液室走道和治療室門口擁擠,影響正常通行,易出現(xiàn)秩序混亂。加之等候時間長,病人容易出現(xiàn)負性情緒,易引起護患沖突,影響輸液工作的正常進行。有號輪序能起到核對作用,減少人為失誤。改進前可能會因同名同姓、發(fā)音相似、病人聽錯發(fā)生輸錯液體問題,號碼輪序使護理人員及時掌握輸液室內(nèi)的空座位,一旦高峰時段座位短缺,無法滿足輸液病人使用時,可以使管理人員早作準備,及時啟動預備座位。流程改進前,許多病人等候在注射室前,要等到注射后才去找座位,經(jīng)常出現(xiàn)注射后病人自己找不到空座位,需要護理人員幫忙找,既浪費護士時間,也易引發(fā)護患間糾紛。護理人員不能及時掌握空座位,一旦出現(xiàn)病人無座位時,再加座位就處于被動局面。病人在接診處取回座位號后,不用排隊等候注射,可直接在座位上靜靜地等待護士來注射,大大方便了病人,減少了病人注射后提著液體找座位而引發(fā)的穿刺部位腫脹,確保了輸液安全。小兒與成人相對分開,避免了交叉感染的發(fā)生,而且成人可以在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里休息、治療。
4.2 核對次數(shù)和內(nèi)容的增加使輸液更加安全 改進流程后,由先前抄單后病歷交病人保管,改接診護士抄好輸液單后,病歷與藥物一起放入輸液籃里,在以后的擺藥核對、加藥核對、注射核對都可通過病歷與輸液單與藥物進行核對,防止接診護士抄錯輸液單后無法核對出來。注射時護士采用雙向核對、反問姓名法來確認病人,可以防止護士先稱呼姓名時病人的應答錯誤,避免輸液室病人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齡人同時碰到,部分病人語言不通,聽力、視力下降等影響,當護士查對稱呼病人姓名時,容易出現(xiàn)應答錯誤,造成相互交叉錯用藥物等問題。
4.3 夜間值班制度減少了夜間的護理糾紛 夜間無護士長上班,出現(xiàn)問題當班護士不能及時有效正確的處理、解決[2]。如由于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困難,當班護士很難叫到小兒科護士穿刺,只能繼續(xù)穿刺,易造成病人及家屬的不滿。自從設立夜間護理骨干值班制度后,一旦出現(xiàn)此類問題,值班者能及時與兒科護士聯(lián)系,及時化解矛盾。同時護理部成立了小兒穿刺專家組,實行了護理會診制度,由兒科病房與輸液室雙向會診,一旦出現(xiàn)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困難,立即提出護理會診,解決矛盾。
[1]武彩云.門診急診病人的輸液護理與觀察[J].全科護理,2009,7(12C):3338.
[2]崔玉玲,楊立霞.持續(xù)質(zhì)量改進在護士長夜查崗管理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7,5(2B):56.
(本文編輯 張建華)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optimizatio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fluid transfusion flowsheet
Xia Yinfang,He Yuegui
(Central Hospital of Fengxian District of Shanghai City,Shanghai 201400 China)
1009-6493(2010)6B-1575-02
夏引芳(1963—),女,上海人,護理部主任,副主任護師,本科,從事急救外科護理及護理管理研究,工作單位:201400,上海市奉賢區(qū)中心醫(yī)院;何月桂工作單位:201400,上海市奉賢區(qū)中心醫(yī)院。
2010-01-19;
2010-05-20)
R197.32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1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