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枝江
云南西雙版納公安邊防支隊醫(yī)院,云南 西雙版納 666314
我院針對60例高血壓患者對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療效及器官保護作用探討,分析如下。
選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或門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37士3.4歲。符合2005年WHO/ISHEH診斷標準[1],同時排除:若兩側血壓相差在正常范圍,則取高值一側。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心肌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腦卒中、血脂異常、肝、腎功異常及糖尿病等。
60例患者停服原降壓藥物5個半衰期后入選。給予纈沙坦口服,每天一次,一次80mg,共治療12周。
平均動脈壓(MAP)及收縮壓(SBP)與舒張壓(DBP)測量。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血壓均以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測值為準,測試前平臥休息15分鐘,每次測3次,取平均值。MAP=舒張壓+1/3脈壓差。還有就是對心臟功能指標的測量。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士標準差(X士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應用配對資料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服纈沙坦后MAP較治療前明顯下降,由治療前的(115士7)mmHg下降治療后的(99士8)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收縮壓(SBP)與舒張壓(DBP)在用藥前后24小時平均血壓、晝、夜平均血壓均有明顯下降(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WHO專家推測,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將成為引起人類死亡的首位原因。而EH又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多發(fā)病。纈沙坦是一種具有高度選擇性、非肽類AngII受體阻斷劑。它特異性地作用于細胞的Afl受體,從而發(fā)揮阻斷AngII的縮血管效應,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本次試驗EH患者服纈沙坦后MAP、ABPM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降壓效果明顯,是一種理想的一線降壓藥物。且治療過程中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均無明顯變化,無ACEI的咳嗽副作用,患者均能耐受。
文獻早已證明[2],RAS在EH的發(fā)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該系統(tǒng)在調節(jié)體內的血壓水平、維持體液及電解質平衡等諸多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AngII通過ATI受體引起血管收縮及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從而引起血管收縮和心肌血管重塑。纈沙坦是血管緊張素II(AngII)受體阻滯劑,因此,纈沙坦具有逆轉LVH的作用,其機制主要有:(1)降低血壓,改善血流動力學,減輕心室壁張力;(2)間接刺激AT11與AT1受體結合,促進局部內皮細胞生成一氧化氮而抑制心肌細胞生成;(3)選擇性阻斷AT1受體,減少體內AT11水平,抑制心肌細胞蛋白質合成;(4)降低交感神經(jīng)活性,減少兒茶酚胺分泌,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收縮。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纈沙坦12周后,超聲心動圖各指標均有顯著改善,說明纈沙坦保護靶器官,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
表1 60例EH組患者治療前后ABPM的變化(x士s)
表2 60例EH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指標變化(x士s)
綜上,短期應用纈沙坦治療EH患者,患者血壓和心臟超聲指標均明顯改變,治療過程中無明顯副作用且血壓明顯降低,說明纈沙坦短期治療EH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
[1] 田相亭,黃平.伊貝沙坦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5,24(4):262-265.
[2] 柏瑾,諸駿仁,蔡酒繩,等.纈沙坦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一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30(12):738-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