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旺
(山西省晉中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瀝青的抗車轍顆粒PR Plast.S是直徑和高都為0.2 cm~0.3 cm的圓柱體顆粒,該產品專門用于提高瀝青混合料的抗車轍性能。
按照瀝青混合料使用比例投入,顆粒在骨料中迅速沖散并均勻分布。熱熔后與投入的瀝青完全融合,從而達到提高混合料整體性能的作用。
表1 PR Plast.S技術指標性能
(1)膠結作用:通過均勻分布并與瀝青的熱融合在鋪裝碾壓固結后形成膠體作用,從而達到降低滲透性。提高骨料的咬合能力,提高軟化溫度,降低熱敏性、降低變形。
(2)加筋作用:通過聚合物中塑料纖維在級配骨料內部搭橋的形成,提高骨料之間的黏結度,使骨料咬合達到一個最佳的程度,從而可以提高抗拉強度、抗劈裂強度,形成加筋的作用。
(3)嵌擠作用:熱拌和后顆粒臨時得到軟化熱融,然后在碾壓過程中熱成型,從而填充級配骨料內的空隙,提高抗融度能力。
PR Plast.S產品是專門研制用于改善熱拌瀝青混合料的特性,特別是其抗車轍性能。明顯加強在高溫情況下,瀝青混合料的抗車轍性能;改進瀝青混合料在低溫下的彈性和膠結性能;明顯改善瀝青混合料的抗疲勞特性;拌和過程簡單靈活,不需要添加瀝青改性設備;簡單容易的控制其拌和用量的比例;生產過程無損耗;運輸和儲存方便易行,不需要特殊的運輸設備;可在常溫下長期庫存,庫存不需要特定的設備。
2.1.1 粗集料
表2 瀝青面層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2.1.2 細集料
表3 瀝青面層用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2.1.3 填充料
表4 瀝青面層用填充料質量技術要求
2.1.4 改性瀝青技術要求
表5 改性瀝青的技術要求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按馬歇爾試驗法進行,首先應對工地原材料進行試驗,符合要求后進行配合比設計,以確定最佳瀝青用量和滿足相關的技術指標。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在調查以往同類材料的配合比設計經驗和使用效果的基礎上,按4個步驟進行,即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以及確定施工級配允許波動范圍。經確定的標準配合比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更。密級配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應符合山西省地方標準《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DB14/T—2007)表24的規(guī)定。
表6 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
(1)PR Plast.S瀝青混合料添加劑,應符合表7的技術要求。
表7 PR Plast.S添加劑技術要求
(2)PR Plast.S在常溫狀態(tài)下可長期保存,但要避免PR Plast.S被污染。施工現(xiàn)場可搭建簡易房用于存放PR Plast.S,應避免雨淋、日照,被泥土等雜物污染。
(3)根據(jù)使用區(qū)域的不同,PR Plast.S的合理劑量:上面層為瀝青混合料質量的0.4%,長大縱坡路段為0.5%;下面層為瀝青混合料質量的0.35%,長大縱坡路段為0.4%。
(1)應配備添加PR Plast.S瀝青混合料添加劑的投料機,投料機需提前進行調試與標定。
(2)應采用4000型間歇式拌和機。拌和機必須配備計算機設備,拌和過程中逐盤采集,并打印各個傳感器測定的材料用量和瀝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溫度等各種參數(shù),每個臺班結束時打印出一個臺班的統(tǒng)計量,進行瀝青混合料生產質量及鋪筑厚度的總量檢驗,總量檢驗的數(shù)據(jù)有異常波動時,應立即停止生產,分析原因。
(3)攤鋪機應選用兩臺出廠不超過3年的福格勒2500或ABG525。
3.2.1 拌和溫度
基質瀝青加熱溫度 150℃~160℃
集料加熱溫度 180℃~190℃
混合料出廠溫度 175℃~180℃
混合料儲存溫度 降低不得超過10℃
廢棄溫度 200℃(黃煙、發(fā)烏)
3.2.2 PR Plast.S的添加
應采用投料機將PR Plast.S直接投入拌和鍋中,與集料同時加入。投料機應事先按照每拌和一鍋所需的PR Plast.S質量進行設備標定。
當投料機發(fā)生故障時,并經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時,可采用人工投料。人工投料前,應預先按照確定的劑量稱好每拌和一鍋所需的PR Plast.S質量裝入袋中,并提前將所需的數(shù)量準備好,在投放集料的同時將稱量好的PR Plast.S從拌和站攪拌鍋的觀察窗或取樣口投入。
PR Plast.S改性瀝青混合料需增加5 s~10 s的干拌時間,再噴入瀝青進行濕拌,混合料濕拌時間為以瀝青能均勻裹敷礦料為度,單臥軸式拌和鍋的濕拌時間一般不少于40 s,雙臥軸式拌和設備濕拌時間一般不少于30 s。
(1)所有運輸車輛頂部必須加棉被覆蓋保溫,拌和站應配專人負責覆蓋棉被并固定好,卸料時方可揭開。
(2)為防止車廂內黏附PR Plast.S混合料,可用噴霧器在車廂內側噴涂柴油水(柴油與水的比例為1∶3),但車廂底部不得有積液。
(3)運料車接料時,應按前、后、中三次移動裝料,以減少離析現(xiàn)象。
(4)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 cm~30 cm處停車,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應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不允許手制動剎車,下坡路段坡度大時,可略帶腳制動剎車但不得使攤鋪機阻力過大)。
(5)運料車向攤鋪機卸料完成后,需將車廂后擋板掛鉤掛好,以防漏料。不得在施工現(xiàn)場隨處傾倒車廂內的涂料。
PR Plast.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符合《山西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DB14/T 160—2007)的要求,并應隨瀝青的標號和氣溫的不同通過試驗確定。
(1)混合料攤鋪后應立即進行壓實作業(yè),壓實分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3個階段。各階段的碾壓速度應符合表8要求:
表8 各階段的碾壓速度
(2)PR Plast.S改性瀝青混合料初壓溫度不小于150℃,終壓完成溫度不低于110℃。派專人負責檢測混合料的溫度,并做好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跟拌和機操作人員聯(lián)系。
隨著PR Plast.S改性瀝青在中國的進一步推廣,必將在中國的道路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希望通過以上對PR Plast.S改性瀝青在生產施工中應注意的施工技術要求的分析,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上不足之處,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