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善終
不忘中國軍人的恩德
家住越南諒山的阮文竹是靠吃中國援助長大的姑娘,從小對中國人民就有著深厚感情。可是,20世紀70年代的槍炮聲卻取代了中越兩國的友誼,她和家人看著越南當局用當年中國援助的武器反過來打中國人覺得很不可思議。她哥哥阮文青在1978年10月因不愿和中國人打仗而當了逃兵,結果被打死了。
1979年9月15日傍晚,阮文竹背著1歲的兒子阿南,在下山回家的途中,借助月光看到只有越南人才能看懂的地雷標記后,才知道自己踩上了越方民兵為對付中國軍隊而埋設的地雷。那時,只要一抬腳,地雷就會爆炸,她和孩子都將丟了性命。情急中,她拼命呼喊著:“救命!”
一個渾身是血的中國傷兵聽到呼救聲后,很吃力地趕來。善良的他忘了戰(zhàn)爭的殘酷,向阮文竹母子揮揮手,示意他們母子不要動,然后趴在地上扒出地雷,剪斷了導火線。
呆若木雞的阮文竹怎么也不相信中國軍人會幫她排雷,中國傷兵向她揮手告別時,她才抱著孩子離去。剛走幾步,只聽身后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她轉過身來,看到中國傷兵痛苦地捂住傷口,重重倒了下去……
阮文竹放下孩子,仔細觀察中國傷兵時,才發(fā)現這位中國軍人的傷很嚴重:右腿斷了,骨頭露在外面,胸前的軍衣被血浸透了……在阮文竹的呼喊中,中國傷兵慢慢睜開了眼睛,他用手指指內衣口袋,阮文竹幫他掏出了一封信和一張照片,中國傷兵向阮文竹點點頭,而后再也沒有醒來……
回家后,阮文竹打開了那封被鮮血染紅的信,信上寫著:
親愛的媽媽:
近日還好嗎?自從我參加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后,娘一直為兒操心,每天都盼望我的平安信。于是,我在戰(zhàn)斗的間隙給您寫了這封信。
前天,我們和部隊走散了,我和5個戰(zhàn)友在茫茫森林中,向著祖國的方向邊打邊撤,我的5個戰(zhàn)友先后犧牲,我也隨時都會犧牲。如果我真的犧牲了,請您不要為兒悲傷,也不要惱恨越南人,因為越南人民是好的……如果我能活著回去,一定為娘養(yǎng)老送終……
信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我名叫張鵬,如果我犧牲了,請戰(zhàn)友們在清理遺物時,一定想法將這封信和這張我媽媽的照片轉交給我的媽媽宋桂花,地址是鄂西農場柳溪村……
阮文竹的母親是云南景洪人,她跟母親學了一些中國文字,她看完這封信后,被中國軍人的頑強意志和真情深深感動。她抱住孩子,吃力地背起張鵬走到離家不遠的一座山坡上,找了個彈坑將張鵬放入,又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他的身上。
從此,阮文竹怎么也忘不了中國軍人臨終看她的眼神,她一直珍藏著這封信,還冒著槍林彈雨找過中國軍隊,想把這封信交給中國軍隊,讓他們把張鵬的尸骨運送回國,可都沒能如愿。
就這樣,張鵬的墳塋永遠地留在了那個山坡上,也永遠留在了阮文竹的心里,她發(fā)誓要永遠守著那座墳,戰(zhàn)爭結束后,再把這封信轉交給張鵬的親人,把張鵬的媽媽當親媽媽孝敬。她要告訴他們,一個叫阮文竹的越南婦女和她的兒子阿南會終生記得那位叫張鵬的中國軍人的恩德。
她常帶兒子去掃墓,家里有了喜事兒,她也會拿來酒菜,讓張鵬這位中國兄弟分享她的快樂。在那個中越關系緊張的年代,阮文竹為了守住這座墳,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1980年9月的一天,當得知有人在平張鵬的墳時,她拿起鐵鍬就跑了過去。當時墳頭都已經被平了,五六個民兵正干得火熱,她把鐵鍬一橫說:“你們誰敢說不是吃中國援助的糧食長大的?怎能干這昧良心的事?”最后,她說服了民兵,等他們走了,她又一點點把墳重新堆起來,邊添土邊說:“中國兄弟,讓你受驚了,往后,我不會再讓你受驚……”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張鵬的墳上沒長過一棵草,墳包永遠是高高的,村里人都說,有兒有女那些人家的墳,也沒有這個墳看得好。
找到中國媽媽
那時的越南經濟不景氣,為了積攢去中國尋找張鵬媽媽的錢,阮文竹和丈夫開了一家飯館,父母靠替人碾米、采藥掙錢度日。
戰(zhàn)爭結束后,阮文竹就開始按信上的地址給張鵬的媽媽寫信,也托人打聽過,但因種種原因未果……
1986年,中越兩國人民企盼已久的自由往來和邊境貿易終于逐步恢復起來,阮文竹也和丈夫到越南的邊陲城市——芒街開了一家餐館,為的是好打聽中國媽媽的下落。
每次遇到中國人前來就餐,阮文竹總是問“鄂”是哪個省的簡稱,有人告訴她是中國湖北省的簡稱時,她又問湖北有多大?離鄂西農場有多遠?認不認識張鵬的媽媽?見了湖北人,她更是打破沙鍋問到底。
1999年3月6日,阮文竹不在家,兒子阿南在接待鄂西電視臺一個叫呂梁的記者吃飯時,在飯桌上寫了個“鄂”字,問呂梁:“你懂這個字嗎?”呂梁笑著說:“這是中國湖北的簡稱,我是湖北人,當然懂啦!”說著掏出記者證給他看。
他高興地叫著:“太賽!太賽!”央求呂記者等一會兒,說要讓他母親來見呂記者。呂記者有事要到河內去。阿南著急地說:“到河內的車很多,不會誤你事的?!眳斡浾咭娝钡靡?便點了點頭。
不久,阿南領著阮文竹來到了呂梁的面前。阮文竹朝呂梁深深鞠躬,手里捧著一封用塑料袋包著的信,雙手遞給呂梁說:“朋友,我想求你幫我打聽到這封信上的地址和張鵬的親人……”說罷,她跪在了呂梁的面前……
呂梁看過這封信紙已近乎黑色的家書,扶起跪在面前的阮文竹母子,向他們承諾:一定幫他們找到信中的宋桂花。
回國后,呂梁在鄂西民政局的幫助下很快找到了張鵬的家。2000年3月26日,呂梁和民政局的同志一道來到柳溪村張鵬的家。一位老媽媽正在編竹器,呂梁斷定這就是張鵬的母親宋桂花,雖然風雨蝕黑了她的皮膚,雖然歲月在她臉上留下滄桑,但她和照片上要找的宋桂花仍然相似。
“大媽,我剛從越南回來,一個朋友委托我轉交你一件東西?!眳瘟郝统隽四菑堈掌湍欠庑拧?/p>
沉默……
良久,宋桂花的雙手變得瑟瑟發(fā)抖,幾滴淚水落在了信紙上,接著她猛一起身,跑回屋內把門關上,屋內傳出絕望的哭聲……
幾天后,呂梁再次來到宋媽媽的家,那時她已經變得平靜。呂梁婉轉地向老人講述了張鵬犧牲前后的一切,以及越南女人阮文竹這些年一直尋找她的事兒。老人激動地說:“謝謝她掩埋了張鵬,我們一家和越南有緣呀……”
原來,張鵬的父親張海山,1963年在援助越南修石球大橋時,累病復員回家,不久去世了,當時張鵬才7歲。張鵬1978年應征入伍,1979年報名參加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張鵬犧牲后,宋桂花沒向組織提任何要求,只求部隊找到張鵬的尸骨并運回國,把犧牲的父子倆埋在一起,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團聚。部隊經過多方尋找也沒找到張鵬的遺體,能找到兒子的尸骨成了宋桂花老人最大的心愿。
張鵬犧牲后,無兒無女的宋桂花老人一直跟著侄女張艷一起過,侄女、侄女婿、外孫對她都特別好,可她仍時常對著張鵬的照片哭。當她得知阮文竹這些年一直為張鵬守墳墓的事兒后,鬧著要侄女帶她到越南去找阮文竹,把張鵬的尸骨運回來……
回去后,呂梁給阮文竹寫信,告知她見到張鵬母親的情景和老人的請求。完成了阮文竹的囑托,呂記者的心終于平靜了。
誰也不曾想到,有關阮文竹的故事僅僅是開始。
你就是我的中國媽媽
2000年11月10日,呂梁采訪歸來,臺長告訴他,一個越南婦女在等他,那個人正是阮文竹。
交談中,呂記者從她生硬的中國話中了解到,阮文竹接到他的書信后就開始辦理到中國的護照,并小心地把張鵬的尸骨打成包千里迢迢帶到中國,她要把恩人的尸骨親手埋在他援助過越南的父親身邊。
在電視臺的安排下,呂梁陪阮文竹乘車再次來到張鵬的家,一見恩人母親,阮文竹就泣不成聲地說:“媽媽,您讓我找得好苦啊!”宋媽媽一把把她摟在懷里,兩人相擁而泣。
張鵬入土為安后,阮文竹陪了宋媽媽一段時間。正當她準備回越南時,貧血病卻犯了,鄉(xiāng)親們趕緊把她送到醫(yī)院。
手術室里,醫(yī)生說她急需輸血,派車到縣醫(yī)院血庫調血往返至少要一個小時。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阮文竹生存的希望也在一分一秒地減少。這時,聞訊趕來的鄉(xiāng)親們毫不猶豫地捋起袖子爭著說:“抽我的吧!抽我的吧!”
經檢驗,宋桂花老人最適合給阮文竹輸血。后來,阮文竹慢慢醒了過來,當她得知是宋桂花老人的血救活她時,她流著淚說:“中國媽媽,您兒子救過我們母子的命,您又救了我一次?!?/p>
阮文竹養(yǎng)好病后,因為牽掛家里而不得不離開,淳樸的鄉(xiāng)親們爭相送這送那,地道的湖北特產塞了滿滿一麻袋……
2001年3月,阮文竹再次到柳溪村看望中國媽媽時,無意中說出她開的餐館被一場大火燒得一無所有后,柳溪村的老村長找到阮文竹,并拿出三沓鈔票,100塊的、50塊的、10塊的整整包了一大包,另外還有一簍雞蛋。老村長說:“這是鄉(xiāng)親們七拼八湊的3萬元錢,資助你蓋房子用的。”他又指著一簍雞蛋說:“張鵬三叔和村西頭他老五爺家出了車禍,拿不出現錢,一家出了100個雞蛋,讓我捎來,說這是他們的一點兒心意……”
阮文竹再也抑制不住眼淚,哭著說:“我欠鄉(xiāng)親們的太多了,鄉(xiāng)親們對我太好了?!?/p>
阮文竹跨國報恩的故事不僅感動了鄉(xiāng)親們,也感動了當地領導和企業(yè)家,組織上以及當地企業(yè)家們紛紛慷慨解囊,很快為阮文竹捐了20多萬元。
2003年,阮文竹的餐館重新開張不久便再次來到柳溪村。這次,她最大的心愿是接宋媽媽跟她回越南,讓她這當女兒的盡盡孝心,宋媽媽最終同意了這個要求。
阮文竹把中國媽媽宋桂花接到越南后,變著花樣給老人做好吃的,早上領老人去公園散步,晚上給老人捶背鋪床。可是,老人剛住半個月,就提出要走。阮文竹哭著說:“媽媽,您為什么才住半個月就走?是我不好,還是孩子惹您生氣了?”一句話讓老人淚流滿面,但心里卻很甜。
又過了半個月,阮文竹才戀戀不舍地送老人回國。臨行前,阮文竹拿出一萬元錢要老人帶上。老人生氣地問:“孩子,你這是干什么?”“媽媽,女兒沒能留住您,不能在您身邊盡孝,我覺得很遺憾,您再不收下這點兒意思,我和家人心里會很難過?!焙谜f歹說,老人才收下5000元。
2008年8月16日,宋媽媽的80歲生日,阮文竹和兒子一起來到柳溪村為老人祝壽。宴會開始前,阮文竹跪下向中國媽媽拜了三拜:“媽,要不是您的兒子救了我們娘兒倆,我們不會有今天?!闭f罷,她又對兒子阿南說:“快叫奶奶,快給奶奶磕頭!”阿南邊磕頭邊說:“奶奶,我不會忘記張鵬叔叔的救命之恩?!崩先税盐闹窈桶⒛暇o緊地摟在了懷里……
2009年3月,宋媽媽的腦血栓病又犯了,鄉(xiāng)親們建議讓阮文竹回來看看,被老人阻止了:“她來一趟要花很多的錢,不要因為我影響她的工作?!?/p>
2010年5月4日,老人病重,彌留之際,她從枕頭下取出這幾年阮文竹給她寄來的兩萬多元錢的存折,對在場的人說:“我死后把這錢交給文竹,讓她喪事儉辦,別為我亂花錢……”說罷,老人的雙眼慢慢閉上。
消息傳到越南,阮文竹號啕大哭,面對中國的方向,一家人跪成了一行……
(李蘇杰摘自《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