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
在過去的8年中,我曾3次采訪姚明。第一次是2002年,他剛剛參加NBA選秀成功,即將離開中國,當時他心情忐忑不安,甚至走到了海關都有回頭的沖動。第二次采訪是在2008年的奧運會,當時他帶領中國隊全力拼搏,得到了國人的認可。第三次是他帶著腳傷,一瘸一拐地來到采訪現(xiàn)場。這3次采訪讓我看到了姚明的5種變化。
首先是成長。2002年姚明剛剛22歲,是個身體單薄的大個子,還有一些稚嫩的感覺。8年后,他已經(jīng)是一個壯實的堅強的NBA中鋒了。
其次是身份的改變。8年前,他作為NBA選秀球員進入美國,后來成為火箭隊的主力,在2009他入股了上海男子籃球隊,成了俱樂部的股東,成了姚老板。
然后是財富的變化。他每年有7600萬美元的年薪,再加上各種商業(yè)代言,這種財富對于普通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但姚明告訴我,NBA一個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顯示,NBA的球員在退役平均3年半以后,就會遭遇破產(chǎn)的危險,原因就是缺乏理財經(jīng)驗,很容易養(yǎng)成揮霍和浪費的習慣。于是我就問姚明,怎么能保證這樣的事不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呢?他說,因為他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啊。原來他當時在上海青年隊的時候,大概每周只有10元人民幣的零花錢。有一次打比賽獲得了700塊錢的獎金,于是他用這筆意外的財富又買東西,又請朋友吃飯,不到半個月,就花光了。那時他媽媽給他進行了人生第一次理財?shù)慕逃_@之后,姚明的確遵循了父母的教誨,他在火箭隊里買的車不是最炫最貴的,買房投資都非常謹慎。
第四個變化,是情感之變。在2002年離開中國的時候,他還是個毛頭小伙子,8年間,他戀愛、結(jié)婚,2010年7月他將成為一個父親。成為爸爸的體驗讓他十分興奮,特別是第一次通過B超看到小生命的時候。在2009年受傷的時候,他對反復的手術產(chǎn)生了很深的厭倦,2008年他也是左腳受傷,經(jīng)過了很長的養(yǎng)傷期,他形容當時是度日如年,恨不得每天拿尺子量一量自己的骨頭是否長好了,每天都去照X光片。由于控制飲食,他甚至把食物從冰箱里拿出來,聞一聞再放回去。在2009年當醫(yī)生告訴他,還需要再做一次手術的時候,他甚至想到了退役。當時他只問了醫(yī)生一個問題:如果不做這個手術,10年以后,他還能陪他的孩子打籃球嗎?醫(yī)生說,可能連正常的行走都不行了。陪孩子打球的愿望,讓他堅持繼續(xù)接受了手術。
第五個變化,是思想的變化。姚明明白運動員的生涯總是有限的,他希望通過購買上海男籃,為自己未來構(gòu)建一個更好的平臺。其實在目前的CBA體制下一個籃球球隊想要賺錢是難上加難的,即使有了上千萬的贊助,球隊在兩三年內(nèi)也會處于一種虧損的狀況。所以對于姚明來說,這不是一個非常劃算的商業(yè)投資,但卻是事業(yè)上的一個明智的投資。他以此回報了培養(yǎng)他的球隊和城市,同時他也希望借助這個球隊,來帶動上海的國際化的傳播。
在接受我們采訪的前幾天,他剛剛出席了一個盛大的體育人物的頒獎典禮。在舞臺上運動員得到了很高的榮譽和人們的掌聲,但是在這之后呢,姚明和他的幾位朋友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很多運動員非常悲涼,比如幾位和他一起從小打球的球員,因為沒有受過完整的教育,也沒有必要的職業(yè)培訓,所以退役之后只能做保安、看大門等工作,每月的收入千余元,生活窘迫,和頒獎典禮的輝煌相比是一種巨大的反差,甚至是一種諷刺。所以他在帶領上海男籃的時候,聘請課外輔導員帶著球員參觀博物館,去看大劇院,去了解各種職業(yè)和學習的可能性,他非常愿意為這些金字塔底部的運動員們創(chuàng)造一些出路。
為什么姚明說我問到了他的痛處呢?當他想把在NBA學習到的先進的管理帶入上海男籃的時候,他遭遇到了巨大沖擊。中國的社會一直都是一個人情的社會,面對自己的恩師李秋平,面對自己的發(fā)小劉偉,還有很多熟悉的人,姚明用尷尬來形容自己的處境。姚明現(xiàn)在的身份、財富都已經(jīng)與這些人產(chǎn)生了巨大差異,而且他必須告訴他曾經(jīng)的教練“下課”。要和自己很熟悉的朋友說“請找你的經(jīng)紀人來和我們的管理團隊談你的合同”,這在中國往往會被認為是不講情面,讓人下不來臺,甚至是重錢不重義。每到這時,他都感到很痛苦。特別是當他拿起電話,對仍在住院的李秋平教練說,他們決定要請其他的教練來替換他,這句話需要太大的勇氣。說出來后,他感覺到一種輕松,但也有一種傷感,因為他能聽出來,盡管李秋平說能夠理解,但聲音里含有明顯的遺憾,可能這就是姚明必須面對的困境。雖然成功引進了美國教練,劉偉也留在了男籃。但是姚明仍要面對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姚老板的日子并不好過,他說有時候很留戀單純做球員的生活。
姚明8年來的5個巨大的轉(zhuǎn)變讓我很欣賞他,8年來他走得相當穩(wěn)健,而且在巨大的財富和名氣面前,他也沒有失去平常心,這是很難得的。2010年是他的而立之年,也是他將為人父的一年,要經(jīng)營球隊,還要回到NBA去打球,所以他的擔子真是不輕,從一個大男孩兒到一個男人,可能就是這樣的承擔與責任讓他有了改變世界的勇氣。
(朱克良摘自《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