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
每逢新鮮人出爐的旺季,絕大部分的新鮮人都誠惶誠恐,因為,當(dāng)今的就業(yè)市場已經(jīng)變成一個非常挑剔媳婦的婆婆——有好學(xué)歷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就算找到好工作,薪水也可能很低,讓年輕的上班族每月入不敷出;如果想要得到豐厚收入,做的非得是能夠為公司創(chuàng)造利益的工作不可。想要找個工作安安穩(wěn)穩(wěn)混一生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就算你進入國有企業(yè),也會遇到裁員的危機。
有位企業(yè)家朋友告訴我,人才可以分成4種。他奉行的準則是19世紀普魯士軍隊提出的參謀選才標準:
第一等員工,野心不大,能力強。他們安分守己且盡力,是未來高級主管的人選。
第二等員工,野心大,能力強。這樣的人會給公司帶來新活力,但是他很可能待不久,就會自行創(chuàng)業(yè),和公司里的其他人也可能會格格不入。不過,看在他可能做出的貢獻上,老板還會為他花點兒心思。
第三等員工,野心小,能力弱。他們不會為公司帶來什么新希望,但也不會制造麻煩,老板要他做什么,他就會做什么。總有一些事,要交給不是人才的人去做。
第四等員工,野心大,能力小。這種員工絕對不能賦予重任。每天說大話,無法抗壓力,不但不會有出息,還可能做出危害公司的事情來,一點兒都不值得栽培。
換句話說,野心不大而能力強的人,最能取得老板的信賴。所謂的野心不大,并非在工作上沒有企圖心,而是行動時下手謹慎、有法有則。
聯(lián)強國際的總裁杜書伍就曾有如下經(jīng)歷:公司剛開始進行計算機化時,身擔(dān)重任的他也不確定自己能否成功;受命后,他很快開始著手研發(fā),但因為怕不成功,只敢花少許經(jīng)費購買二手計算機來測試,直到成功之后,才買進新計算機。
老板對員工的信任,是累積而來的。謹慎于行動,且行動結(jié)果“沒問題”的人,才可以得到信任。相反,有些人開口就說“沒問題”,做出來的事樣樣有問題,就會成為職場常敗軍。
(飛天龍摘自《婦女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