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玲 劉光
(北京市房山區(qū)燕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500)
北京市燕山地區(qū)中小學生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觀察
汪東玲 劉光
(北京市房山區(qū)燕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500)
目的評價燕山地區(qū)中小學生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為更有效地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工作提供依據>。方法將燕山地區(qū)14所學校學生,分成高、中、小學生3組,對14條信息進行問卷調查,收回合格問卷1 531份,合格率99.4%。經過6個月的健康教育工作后,同樣對象、同樣內容再次作答,收回合格問卷1 511份,合格率99.6%>。結果結核病知識內容知曉率為:43.4%,其中10條全部正確者占5.8%,咳嗽、咳痰多長時間應該考慮可能是得了肺結核病?如果懷疑得了肺結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檢查、治療肺結核病有免費政策嗎?正確回答上述3條者占26.7%。經過6個月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工作后,結核病知識內容知曉率有了很大提高至71.1%;其中全部正確者占25.2%;前述3條全部正確者占54.8%;經差異性分析,健康教育前后,除小學組的結核病知識內容全部正確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對提高燕山地區(qū)中小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水平有顯著效果,為今后工作重點提供了科學依據。
結核,肺/預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北京市
2000年全國第四次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影響結核病患者發(fā)現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不普及,居民結核病健康知識水平低。為評價燕山地區(qū)中小學生接受結核病宣傳教育效果,以及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獲取渠道情況,探索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為今后更有效地在學生中開展結核病健康促進工作提供方向和重點,2009年燕山疾控中心對燕山地區(qū)中小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對其結果進行了分析、評價。
1.1 對象 燕山地區(qū)14所學校全體在校學生。
1.2 方法 燕山地區(qū)高中僅有1所,抽取了高中一年級全體在校生,初中4所,抽取了其中1所學校初二年級全體在校生,小學9所,抽取了其中1所學校全體在校生。共計1 567名學生。對上述學生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調查問卷的填寫,收回合格問卷1531份,合格率99.4%。我們在十四所學校中開展了健康教育工作,內容包括肺結核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以及國家對肺結核病人的減免政策等,方法包括專業(yè)人員利用學校健康教育課進行現場知識講座、與校醫(yī)合作出板報、宣傳欄,以及將有關內容光盤利用社區(qū)大屏幕滾動播出等等。經過6個月的健康教育后,2009年11月對《問卷》再次作答,參加人數為1 543人,剔除兩次無效答卷者,有效問卷1517人,合格率99.6%。
1.3 問卷知識內容 (1)肺結核病是由什么引起的?(2)肺結核病能傳染嗎?(3)肺結核病人近距離對著別人咳嗽、打噴嚏能傳染別人嗎?(4)得了肺結核病身體會有哪些不舒服?(5)咳嗽、咳痰多長時間應該考慮可能是得了肺結核病?(6)如果懷疑得了肺結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7)肺結核病能治好嗎?(8)檢查、治療肺結核病有免費政策嗎?(9)假如你的鄰居或同事得了肺結核病,你會怎么對待?(10)你所在的地區(qū)有沒有專門檢查和治療肺結核病的機構?(11)以上知識您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得的?
1.4 質量控制 調查前對全部調查員進行調查方法、數據錄入等培訓;調查中,質量控制員負責審核當天的調查問卷,確保問卷完整,并驗收材料的可靠性。
1.5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據在epidata下建庫、錄入,利用spss10.0軟件分析。
2.1 基本情況 各年齡組被調查人數,見表1。
表1 各年齡組被調查人數
2.2 健康教育前后知曉率情況對比 第1次調查結核病知識內容知曉率:對1 531個調查對象按要求統(tǒng)計,答對的總和為6 648人次,知曉率43.4%(6 648/1 531×10)。其中全部回答正確者89人,占5.8%(89/1 531)??人浴⒖忍刀嚅L時間應該考慮可能是得了肺結核病?如果懷疑得了肺結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檢查、治療肺結核病有免費政策嗎?此3條全部正確回答者408人,占26.7%(408/1531)(表2)。
第2次調查結核病知識內容知曉率:對1 511個調查對象按要求統(tǒng)計,答對的總和為 10 749人次,知曉率71.1%(10 749/1 511×10)其中全部回答正確者381人,占 25.2%(381/1 511)??人浴⒖忍刀嚅L時間應該考慮可能是得了肺結核病?如果懷疑得了肺結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檢查、治療肺結核病有免費政策嗎?此3條全部正確回答者828人,占54.8%。(828/1 511)(表2)。
表2 兩次調查情況對比(單位:%)
用SPSS10.0軟件分析可知,經過6個月的健康教育,高中組的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 419.00,P<0.01);初中組的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 420.00,P<0.01),小學組的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 419.00,P<0.01)。
高中組的結核病知識內容全部正確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3.313,P<0.01);初中組的全部正確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5.828,P<0.01);小學組的全部正確知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95,P=0.012>0.01)。
高中組3條內容全部正確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4.290,P<0.01);初中組3條內容全部正確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8.912,P<0.01);小學組3條內容全部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568,P<0.01)。
2.3 結核病知識的獲取途徑 通過對知識獲得途徑的調查,我們可得到,小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是健康教育課,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獲取途徑逐漸拓寬,板報、宣傳欄及媒體也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表 3)。
表3 知識獲得途徑調查表
結核病知識知曉率調查是評價結核病健康教育效果中最基本的和最基礎的內容[1]。國內有相關結核病知曉率調查[2-3],但對特定人群進行特定項目的調查不是很多。在調查研究中,不同人群分類的知曉率中學生為49.0%,幾乎最低,與農民持平,由此說明,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急需加強,學校應作為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4]。由于在校學生,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一方面學習緊張,另一方面又是身體生長發(fā)育時期,一旦有傳染源存在,極易造成以宿舍、班級為單位的聚集性暴發(fā)疫情。因此,在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中,因癥就診發(fā)現肺結核病例的被動性發(fā)現工作應體現出主動性的內涵,即在加強學校結核病健康促進的基礎上,使師生在出現結核病可疑癥狀時能主動、及時就診[5],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這就需要他們掌握相關知識,因此,健康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何種方式能有效的達到目的也是我們探索的方向。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的健康教育課,是學生獲得結核病防治知識和政策的主要途徑,為我們今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供了科學依據。
[1]屠德華.關于規(guī)范結核病知識知曉率調查的意見[J].中國防癆雜志,2004.26(4):193-194.
[2]高翠南,譚清云,羅少霞,胡美顏,梁玨,李力剛.提高流動人口中肺結核可疑癥狀者查談率措施的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6.28(3):160-161.
[3]韓暉,徐海濤,張金榮,符志軍,肖勇,葉臨湘.武漢市涂陽肺結核病人的危險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雜志,2006,10(4):348-350.
[4]王仕昌,劉志敏,鄭建禮,高洪廉,魏倩,莊吉金,李芳,薄濤,李存川,王德軍.山東省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查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9,31(1):31-31.
[5]李尚倫.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概況[J].中國防癆雜志,2009,31(3):167-170.
Effect analysis of TB control health education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Yan Shan
Wang DongLing,Liu Guang
Yansha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a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1025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B health education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Yan Shan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basis for further health promotion work.Methods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namely high,middle,primary school group.Same questionnaire which contains 14 question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B knowledge at baseline,as well as after 6 month's health education after baseline investigation.1 531 and 1 511 eligible questionnaires were
at baseline and after 6 month,the corresponding eligible rate of questionnaire was 99.4%and 99.6%respectively.ResultsThe overall awareness rate of TB was 43.4%.5.81%of patients had 100%correct answers.For 3 major questions,including“How long is the indication of TB for cough and expectoration?Where best to seek medical care for suspected TB?Is there any free TB treatment policy in China?”,26.7%of students got the correct answers to these 3 questions simultaneously.After 6 months'education,awareness rate increased to 74.1%.25.2%of students have full correct answers.54.8%of students got the correct answers to the three questions listed above.Awareness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baseline and after education except for primary students group.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has remarkable effect in promotion of TB awareness for school students.
tuberculosis,pulmonary/prevention and control;health education;Beijing city
Wang Dongling(wang19640822@126.com)
汪東玲(wang19640822@126.com)
2010-08-05)
(本文編輯:范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