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2007年,我隨旅游團來到文藝復興發(fā)源地佛羅倫薩。孕育了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qū)詩人但丁,天才藝術家米開朗琪羅、達·芬奇,科學家伽利略,政治理論家馬基雅維利,藝術巨匠多納泰羅、菲利浦·利波等世界頂尖名人的佛羅倫薩,真正讓我見識了無處不在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文藝復興時期輝煌的建筑藝術。
近六個世紀的馬拉松式建筑
到佛羅倫薩的第一個景點就是世界排行第四的大教堂——花之圣母大教堂。這是游人到佛羅倫薩必去的一處景點,它能開闊視野,拓展想象的空間,引導游客一步步去體會佛羅倫薩的藝術魅力。
花之圣母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座偉大建筑。1295年由阿爾諾沃·迪卡姆比奧在原先的佛羅蒂諾大教堂的基址上興建,基礎工程于1496年完工,前后經(jīng)過了201年,同時可容納1萬人。但是,大教堂并非一個人的杰作,他凝聚了無數(shù)工匠的汗水,又有多名大師為之傾注了心血,所以說,大教堂只能說是1496年能交付使用。教堂的外立面到1587年仍未完成。為完成這一工程,當?shù)卣e辦了多次競賽招標,約三個世紀后才于1871年選中建筑師埃米利奧·德法布里的方案,于1887年竣工,用的是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綠色大理石和瑪雷瑪?shù)姆奂t色大理石,使整座建筑顯得十分精美。這樣算起來,從1295年興建到1887年完工,前后共經(jīng)過了592年。592年間,世界及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大教堂經(jīng)過幾代工匠才得以建造成功,可見一座藝術建筑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估測的,它的一磚、一瓦、一石都傾注了建筑家們的心血,從中可以想象出,不論世道如何變化,政權(quán)如何輪換,只有藝術是永恒的。因為700多年來,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戰(zhàn)爭及天災人禍,堪稱世界頂尖級的建筑卻巍然屹立。
遠遠望去,大教堂那由白色、粉紅色、綠色的大理石按幾何圖案裝飾起來的美麗外表,給人一種視覺的美感和對建筑藝術無限的崇敬。這座教堂的大圓頂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圓頂是菲利浦·布魯內(nèi)萊斯基(1377~1446)的杰作,設計并建造于1420~1434年間,這位巨匠在完成這一空中建筑的過程中沒有借助于拱架,而是用了一種新穎的相連的魚骨結(jié)構(gòu)和以椽固瓦的方法從下往上逐次砌成。圓頂呈雙層薄殼形,雙層之間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徑45.52米。16世紀的傳記作家、建筑師瓦薩里熱情地說:“這個穹頂同四郊的山峰一樣高,老天爺看了嫉妒,一次又一次地用疾雷閃電轟擊它,但它屹立無恙?!?/p>
經(jīng)得起歷史評說的建筑
一座經(jīng)典的建筑不僅僅是藝術才華的展示。建筑師們當初也許沒想到日后的這座教堂留給人們的不僅是精神財富,也給當?shù)厝肆粝抡嬲慕?jīng)濟財富,世界各地的游人到佛羅倫薩首選的第一站就是這座世界排行第四大的教堂。教堂前的米開朗琪羅廣場上的游人總是絡繹不絕。站在米開朗琪羅廣場上,佛羅倫薩的輝煌和燦爛就會撲面而來。出自米開朗琪羅之手的大衛(wèi)像復制品就立在教堂邊上,正吸引一批又一批游人拍照。
大師米開朗羅琪羅雕塑大衛(wèi)像,據(jù)說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作品完成后,被后人稱之為不朽的巨作。大衛(wèi)像經(jīng)歷了504年的歷史之后,其精湛的藝術仍然為人所嘆服。這個紀念碑式的高大雕塑體現(xiàn)著男人剛毅強健的體魄和美感,它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分水嶺和米開朗琪羅藝術地位的確立。
大衛(wèi)雕像全身充滿力量,面部洋溢著一種堅毅和道德的光輝,嘴和前額含蘊著堅定的信念,反映出文藝復興時期沖破中世紀黑暗、奔向自由和人道主義的時代精神。這個雕像后來成為意大利自由的象征,成為佛羅倫薩人的驕傲和戰(zhàn)斗精神的象征。從不同的角度注視大衛(wèi),都可感受到大衛(wèi)健美的身軀和堅定無畏的目光,所以,有人說大衛(wèi)是上帝創(chuàng)造亞當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招人喜愛的男人。
讓大衛(wèi)站在米開朗琪羅廣場花之圣母大教堂的一側(cè),相互輝映,更具藝術魅力。花之圣母大教堂其實是一組建筑,由主教堂、洗禮堂和鐘塔構(gòu)成。1982年,該教堂作為佛羅倫薩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進入廣場,普通的相機很難拍到教堂的全景,廣場雖然只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但是廣場四周都是不同時代的各種建筑,人們只有抬起頭才能看清主教堂的立面。
廣場和周圍的街道都是那個時代設計的馬車道,很窄,街道兩邊密密地排列著各色店鋪,人來人往,非常繁華。但是,這里沒有商家高音喇叭的廣告聲,沒有人大聲說話,人們都按照各自的規(guī)矩和習俗在經(jīng)商。
教堂的右側(cè)有高85米的鐘樓,用白、綠、粉色花崗石貼面,屬于哥特式建筑風格,最初于1334年由大畫家喬托(吉奧陀)設計并監(jiān)工,因此俗稱“喬托鐘塔(吉奧陀鐘樓)”。樓內(nèi)有370級臺階,可登高俯瞰全城。
教堂的邊上還有一座八角形的洗禮堂,為白色八角形羅曼式建筑,佛羅倫薩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馬基雅維利等名人。青銅大門上雕有著名的“天堂之門”, 是基貝爾蒂花費21年的杰作,將《舊約》全書的故事情節(jié)分成十個畫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該隱殺害他的兄弟亞伯、挪亞醉酒和獻祭、亞伯拉罕和以薩獻祭、以掃和雅各、約瑟被賣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敗、菲利士人的戰(zhàn)爭、所羅門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別鑲嵌在銅門的框格內(nèi),銅門上的作品是復制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展出。由于在此拍照的各國游人太多,畫面又小,很難找到合適的拍攝角度。
而花之圣母大教堂最出名的是它那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是天才建筑師布魯內(nèi)萊斯基的絕世之作,有人形容這是“全城建筑最宏大的交響樂”。教堂高91米,巨大的穹頂直徑45米。不可思議的是,這么大的工程,布魯內(nèi)萊斯基這個“怪人”卻不按套路出牌,居然不畫一張草圖,不做任何計算稿,甚至不搭內(nèi)部腳手架,完全憑心算和精確的空間想象開始動工。后人這樣評價:“他不光是一個建筑天才,也是一個謀略家?!币驗樗酪粋€對手隨時想搶走他的設計單,所以他不留下任何圖稿,讓整個工程變成他一個人內(nèi)心的秘密??磥砟莻€時代也并不平靜,人與人之間也存在爾虞我詐。事實上,1436年教堂落成時,連教皇也驚訝于這個“神話穹頂”。
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傳統(tǒng)和藝術的寶庫,整個城市保留著文藝復興時的風貌,仍彌漫著文藝復興的氣氛。佛羅倫薩堪稱是那個偉大時代留給今天的獨一無二的標本,它昔日的輝煌,給世界留下了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chǎn)。一個僅有40多萬人口的城市,卻擁有40多所博物館和美術館、60多座壯觀的宮殿以及建于各個時代的教堂和無以盡數(shù)的雕塑,這在世界上應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