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豆子種類太多,它們的營養(yǎng)作用有什么區(qū)別呢?還有,豆子會不會令人發(fā)胖?豆子是糧食還是肉,吃豆子的時候,應當減少糧食還是減少肉呢?
這些問題是生活中常遇見的,作為普通人想完全搞清楚實屬不易。豆子和豆子不一樣,各自的營養(yǎng)價值也很難用一句話概括,也不必一一地記,日常生活中只要將豆子分為兩大類即可。
大豆類——
可替換魚肉,搭配素菜吃
大豆類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都是可以用來做豆腐打豆?jié){的豆子。它們的特點是含有16%左右的脂肪、35%以上的蛋白質,但是幾乎沒有淀粉。
由于沒有淀粉,這些豆子就不能代替糧食來做主食。因為無論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把它們做成豆沙、涼粉、粉條之類,因為那是淀粉類產品才能做的。它們含有那么高的蛋白質,和肉更像一些,也被稱為“地里長出來的肉”。因此,可以替代肉來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特別是用大豆做的各種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絲、豆腐干、豆腐皮之類,都是提供蛋白質的好食品。對于素食主義者來說,不吃魚肉就必須多吃大豆和豆制品。
按蛋白質含量來算,50克黃豆相當于100克豬里脊肉。1碗豆?jié){(300毫升)約相當于半兩牛腱子肉(按1:20的豆水比)。250克(半斤)水豆腐約相當于100克豬后臀尖。豆腐干和瘦肉可以1:1地替換。
當然,大豆和肉只是在蛋白質方面能夠互相置換,其他內容也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大豆和豆制品含有相當高的膳食纖維,肉里面就沒有。其中含有多種保健成分和抗營養(yǎng)成分,肉里面也沒有。
淀粉類豆子——
可替換糧食,搭配葷菜吃
淀粉類豆子是相當大的一個家族,最大的大蕓豆有棗那么大,最小的綠豆比米粒大不了多少。不過,從基本成分來說,它們都含有50%~60%的淀粉,能做成粉絲、粉條、粉皮、粉魚,做成豆沙和各種小點心。但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榨出油來,因為其中的脂肪含量低于1%。如果用它們來打豆?jié){,結果就是打成稀豆沙。這是因為,只有蛋白質和淀粉,沒有脂肪,不能形成水包油的乳狀液,就不可能有豆?jié){的口感(牛奶也是一樣)。同樣,它們也沒法用來做豆腐吃。
這類豆子,包括紅小豆、綠豆、豌豆、蠶豆等,顏色五顏六色,有純色的,也有帶花紋的,還有很多俗名。因為含有大量淀粉,可以用來替代糧食,當主食吃,也被稱為“雜糧”。只不過,和糧食混為一談,有點委屈它們了。
淀粉豆的蛋白質含量是精白大米的3倍,維生素B族含量是大米的4倍以上,膳食纖維和鉀的含量是大米的6~10倍。所以,如果用一部分豆子來替代糧食,主食的營養(yǎng)質量可以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豆子非?!绊旓枴保俣染徛?,血糖上升非常慢,所以十分適合減肥者和糖尿病人。用豆類來做淀粉來源,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了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所以,豆子的淀粉,絕不可以和精白米精白面的淀粉相提并論。
因此,大豆和豆制品因為不含有淀粉,談不上升高血糖的問題;即便是淀粉豆類,對控制血糖也很有好處,而且在同樣的食量下不容易令人發(fā)胖。吃了淀粉豆類之后,人們都會自動少吃點飯。但是,人們常常犯的錯誤,就是在葷素搭配的時候,用豆腐等豆制品來替換蔬菜,和肉一起吃。這可是大錯特錯了。吃了豆制品,就應當減少魚肉類,而不應該減少蔬菜——因為豆腐和蔬菜雖然都屬于素食,其中的營養(yǎng)成分卻大相徑庭。
(作者為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