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越來越嚴峻、復雜的安全形勢,各個國家安全部門和司法部門的壓力也愈來愈大。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與進步,一些尖端科技應運而生,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為世界和平添磚加瓦。
DNA現(xiàn)形技術
通緝犯罪嫌疑人往往都要畫一張像,傳統(tǒng)的方法是根據較模糊的監(jiān)控錄像或目擊者的描述來畫像。而美國科學家最新發(fā)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只要利用從犯罪現(xiàn)場提取的DNA,就能獲知犯罪嫌疑人的長相。
這種神奇的技術叫“醫(yī)學分子照片拼湊法”。醫(yī)學分子照片拼湊法依賴于皮膚色素沉著等方面的基因繪制,而這方面的基因控制著人的額面部構造。通過將DNA中500個種族起源基因標記和500個面部固定點的混合基因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描繪出一幅完整的嫌疑人畫像。
這一技術已經幫助執(zhí)法機關成功破獲了一樁連環(huán)兇殺案,并指控了案犯。該案件目擊證人稱,兇手看起來是一個美國白人,但是經過對現(xiàn)場提取來的DNA基因進行分析,結果描繪出來的卻是一個非洲裔美國人。在這個DNA基因分析結果的幫助下,成功抓獲了這個殺人狂魔。研究人員正打算將該項技術通過基因繪制進行擴展,在不久的將來,醫(yī)學分子照片拼湊法甚至能精確地重建出人的眼部輪廓、鼻子長度和鼻尖形狀以及臉型等。
在一些警匪片中,當法醫(yī)對犯罪嫌疑人說:“你的DNA和犯罪現(xiàn)場取到的DNA吻合”時,犯罪嫌疑人無法再矢口否認,對罪行供認不諱。然而,犯罪現(xiàn)場采集到的DNA也可能會被偽造。以色列研究人員表示,狡猾的犯罪分子會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偽造自身的DNA。
通常,罪犯會通過兩種方法來偽造DNA。第一種方法是,先把血樣中血細胞的所有DNA都去除掉,再取出別人頭發(fā)中的DNA,把它大量復制之后,再注入血樣的血細胞中。這樣,血樣證據就會指向頭發(fā)的擁有者。由于法醫(yī)鑒定DNA不是鑒定DNA上的所有部分,而是對幾十個關鍵的特征部分進行檢測。因此,不法分子的另一種偽造技術就是制造出這些應付檢測的DNA片段進行替換,法醫(yī)就會誤把特征DNA片段的擁有者當做兇手。
DNA是確定一個人身份最直接,也是最有力度的證據。既然DNA能被偽造,是不是就意味著對此束手無策、無計可施,而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呢?當然不是。為了打擊DNA造假帶來的潛在威脅,以色列“紐克萊克斯”生物技術公司開發(fā)出了一種辨別真假DNA檢測技術。利用該技術可區(qū)別出被檢測的DNA是天然的,還是偽造的,恢恢法網最終還是會讓犯罪分子無處可逃、現(xiàn)出原形。
時尚的網站破案
收集證據、描繪畫像、鑒定DNA是很多案件中通用的破案手段。而時下,一種更為時尚的破案方法正在流行。
一個蒙面男子闖入新西蘭皇后鎮(zhèn)一家酒吧,試圖打開保險柜盜取財物。這名男子最終沒能打開保險柜,而監(jiān)控攝像機卻把他的行為和面貌拍攝得一清二楚。警方把監(jiān)控錄像的片段發(fā)布到著名的社交網站——“臉譜”,很快收到網民舉報,第二天便抓獲這個犯罪嫌疑人。
這種利用互聯(lián)網的社交網站打擊犯罪的方法正日益受到國外司法界的追捧。警察也和其他人一樣使用優(yōu)圖、推特、自我空間等社交網站,當然,他們不是到這些網站上去交友,而是去發(fā)動網民提供破案的線索。
國外一些司法機構正在完善一個名叫罪犯數(shù)據庫網站,其創(chuàng)建者曾是一名警察,他希望這個網站能成為“執(zhí)法界的臉譜網站”。罪犯數(shù)據庫網站屬于總部設在舊金山的3VR安全公司,該公司為監(jiān)視攝影機制作了一個識別系統(tǒng)。目前有1000多個執(zhí)法機構、銀行以及連鎖店等私人公司在使用該產品,每月按時付費,成員可以提交可能與犯罪相關的信息、照片、視頻,并且同正在尋找同樣犯罪嫌疑人的機構提供的數(shù)據相比較。網站創(chuàng)建者說:“就像一個老派的西方司法長官將一個要逮捕的人頭像貼在樹上一樣,只不過,我們采用數(shù)字化的方式完成了這個過程?!?/p>
另外一個重要的國際司法網站是犯罪報告網。這個網站的宗旨是增加執(zhí)法機構的透明度,強化這些機構同公眾的聯(lián)系,允許全國的警察部門在谷歌公司專門建立的一個全國性地圖上記錄犯罪案例。網民能夠自由訪問這個站點,查看一些市區(qū)的“犯罪地圖”,并簽合同,接受公司定期發(fā)送的記錄該地區(qū)所有犯罪活動警告的電子郵件,網民也及時把一些案件的線索提供給司法機構。
360度全方位快速安檢器
機場、港口、火車站以及大型的汽車站,是人流最密集而又最分散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群穿梭,魚龍混雜。因而,這些地方也是安全隱患最大的場所。為此,各個機場、港口、火車站、汽車站都設置了物品、行李檢查的關口。
目前,機場采用的陰影技術還不能對物體的前面、背面和中間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計算機化軸向層面×射線攝影掃描儀能夠形成物體的三維模型,但其體積過大、速度慢,且維護費用昂貴。前不久,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世界上第一臺分散增強三維X射線安全掃描儀,這種超強掃描儀能夠快速提供視頻圖像,對難以透視的物體可進行詳細掃描。新型的超強掃描儀使用分散的X射線信號和高分辨率的三維X射線圖像來對物體進行深度掃描,還能部分地圍繞著物體旋轉,從而能看到物體的周圍及背后。掃描儀生成的彩色圖像表示射線穿過物體的材料類型,增加了探測及確定可能存在威脅物體的概率。英國機場的機器操作人員每年要檢查數(shù)百萬只的包裹,而這種超級掃描儀將極大地加快安檢速度,幾秒鐘就可以掃描一件行李,還有助于降低錯誤警報的數(shù)量。
目前的貨物篩查方法依賴于多種單個方法,如利用嗅探犬和外部掃描儀探測爆炸物和毒品,以及使用二氧化碳探針和心跳監(jiān)測儀來探測人的蹤跡。可這些貨物篩查器只能提供目標或物質的形狀和密度信息,無法做到更深入的檢查。
英國研究人員成功開發(fā)的自動篩查器配備了一套比現(xiàn)在任何應用于傳統(tǒng)貨物篩查器更全面、更敏感的傳感器,可以提供物品所包含成分的信息。體積很小的它還可以自動鉆入到裝得滿滿當當?shù)募b箱內部,沿著集裝箱內壁細小空隙移動探測,發(fā)現(xiàn)違禁品后會及時報警。這使得藏匿在集裝箱里的爆炸品、武器、毒品和甚至非法移民都無處遁形: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可以在集裝箱內準確發(fā)現(xiàn)各種非法物質的貨物篩查裝置。
傳統(tǒng)的X光掃描儀會對藏匿在集裝箱內的人造成傷害,而自動篩查器上的傳感器很靈敏,可以“嗅”到藏匿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僅為搜查偷渡者提供了安全保障,還減少了海關和安全工作人員進入或卸下集裝箱的工作需要。
“聰明”的“聰明步槍”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檢查點的美軍反恐部隊在遇到無視減速警告標志而高速駛近的汽車時,無法判定司機僅僅是因為粗心大意未能減速,還是企圖進行自殺式炸彈襲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迫使司機停車受檢。傳統(tǒng)的激光器發(fā)射的激光在較短距離內會對眼睛造成損害,以至于許多士兵和平民在“誤傷”事件后,不得不到醫(yī)院去接受眼部治療。
為防止這種傷害事件的發(fā)生,美國聯(lián)合非致命武器委員會正在研發(fā)一種旨在防止損傷眼睛的脈沖激光器。這種激光器發(fā)射的部分波長激光會被汽車擋風玻璃吸收,同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以使車內的人眼花繚亂,達到暫時致盲的效果,但車內人員的眼睛并不會受到傷害。
如果車內真的是企圖進行自殺式炸彈襲擊的恐怖分子,反恐士兵在面對掩體背后的恐怖分子時,他可以選擇發(fā)射榴彈,但它的范圍有限,準確度也不高:他也可以請求炮火或空中支援,但殺傷面積過大,容易造成平民傷亡。
為了避免傳統(tǒng)武器的這些缺陷,2009年8月,美國安全部門開始研制一種名為XM25的“聰明步槍”。這種步槍可自動測定恐怖分子的距離,使子彈在恐怖分子附近自動爆炸,因此被之為“聰明步槍”。
“聰明步槍”射擊時,瞄準器會將所測定的距離通過無線電信號發(fā)送給裝在子彈內部的芯片。槍管內置有磁力轉換器,子彈在槍管內壁螺旋槽的作用下高速旋轉,在地球磁場作用下產生交變電流。子彈內部芯片會根據電流的波動計數(shù)旋轉次數(shù),從而計算出它所走過的距離。當恐怖分子在屋內靠窗處射擊時,反恐士兵可以通過步槍計算其與恐怖分子所在的房屋窗戶的距離,然后加上1米,將子彈從窗戶射入,子彈會在屋內離窗戶1米處爆炸。在面對墻后或壕溝中的恐怖分子時,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射殺。
“聰明步槍”的“聰明”之處還體現(xiàn)在其威力可根據對象進行改變。如果面對的是血腥、慘無人道的恐怖分子,則可使用高爆炸藥,直接把恐怖分子炸死。若對付的是一般的犯罪嫌疑人,則可使用威力較小的彈藥,將嫌疑人擊暈,然后將其活捉。獨特的“聰明性能”讓它成為了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2009年最酷發(fā)明中,唯一入選的警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