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花是一個女人雕的,用料是胡蘿卜,她把它雕成一朵一朵月季的模樣。花盛開,很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條小巷子里擺攤,賣小炒。一個小氣罐,一張簡單的操作平臺,木板做的,用來擺放鍋碗盤碟,她的攤子就擺開了。她賣的小炒只3樣:土豆絲炒牛肉,或炒雞肉,或炒豬肉。
女人30歲左右,瘦,皮膚白皙。長頭發(fā)用發(fā)夾別在腦后。惹眼的是她的衣著,整天沾著油鍋的,應(yīng)該很油膩才是,卻不。她的衣服極干凈,外面罩著白衣。衣領(lǐng)那兒,露出里面的一點(diǎn)紅,是紅毛衣,或紅圍巾的紅。過一會兒,圍裙有些臟了,袖套有些臟了,她就換下來——她每天備著好幾套。
很讓人驚奇且喜歡的是,她每賣一份小炒,必在裝給你的碗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蘿卜花。“這樣才好看。”她說。
不知是因?yàn)榕说母蓛?,還是她的蘿卜花,女人的攤前總圍滿人。5塊錢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著。女人不停地翻鏟,而后裝盤,而后放上一朵蘿卜花。于是,一朵一朵的蘿卜花,就開到了人家的飯桌上。
我也去買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數(shù)多了,漸漸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個殷實(shí)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但不幸從尚未完工的高樓上摔下來,女人傾盡所有,才搶回男人的半條命。
接下來怎么過日子?年幼的孩子,癱瘓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個。她考慮了許久,決心擺攤賣小炒。有人勸她,街上那么多家飯店,你賣小炒能賣得出去嗎?女人想,也是,總得弄點(diǎn)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蘿卜花。當(dāng)她靜靜坐在桌旁雕著時,漸漸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鎮(zhèn)住了,一根再普通不過的胡蘿卜,在眨眼之間,竟能開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來。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滿期待和向往。
就這樣,女人的小炒攤子擺開了,并且很快成為小城的一道風(fēng)景。下班了趕不上做菜的人,都會相互招呼一聲,去買一份蘿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攤前來了。
一次,我開玩笑地問女人:“攢多少錢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蘿卜花,很認(rèn)真地開在她的手邊。
不多久,女人盤下一家酒店,她負(fù)責(zé)配菜,癱瘓的男人被接到店里管賬。女人依然衣著干凈,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歡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蘿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來看的呢?!彼f。眼睛亮著。一旁的男人,氣色也好,沒有頹廢的樣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蘿卜花,都知道。生活,也許避免不了苦難,卻從來不會拒絕一朵蘿卜花的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