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自己規(guī)定的感恩月的頭一天里,我那5歲的小兒子早上5:15分就醒了,而且覺得一切都“索然無味”。我還在妻子的手提包里發(fā)現了一張開車超速的罰單,說來也巧,我走進浴室,剛剛打開淋浴,我們家的熱水器就壽終正寢了。如果要是在平時,我馬上就會牢騷滿腹,整個一天都不會心平氣和下來,一天之季在于晨,這可真是個讓人討厭的開頭??墒墙裉靺s是與眾不同的一天,雖然在這個不討人喜歡的時候醒來,我兒子臉上的酒窩多可愛呀!雖然吃了罰單,妻子敢于冒險的精神又是多么迷人呀!還有29天,堅持就是勝利。
大約在一周前,我發(fā)現自己始終擺脫不掉那種感覺,就是覺得我在這個地球上能發(fā)揮的作用就是每天把洗碗機裝滿,洗完后,再把鍋碗瓢盆從洗碗機里拿出來。我決定是該結束自己這種不停抱怨的心態(tài)了。當然,除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讓我心煩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突然間,我的朋友們也開始有壞消息了,有人診斷出了癌癥,有人離婚了,有人失業(yè)了。同他們相比,難道我不應該慶幸自己相對來說的好運氣嗎?
我聽說過感恩的生活態(tài)度能給人帶來的種種好處,可是對怎樣從略知一二轉變成全身心地投入卻不是很清楚。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些建議,我給加州大學的羅伯特·埃蒙斯教授打了一個電話,他研究的課題是積極的思維方式對人類有什么好處。他引用了最新的研究結果,說明即使是假裝感恩生活,也能夠提高人體內與滿足和快樂相關的化學物質:5-烴色胺〔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數量。埃蒙斯教授對我說,用感恩的態(tài)度去生活,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真的感恩生活。
他建議說最好要把一周或者一個月內自己覺得感恩的事情記錄下來,最近的一項重大研究表明,那些記錄自己感恩事件的人比不記錄感恩事件的人感覺快樂的程度高出25%。他們甚至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而且每周比其他人多用一個半小時去鍛煉身體。
我上鉤了,不過,第一次嘗試列出一個感恩清單時,可以說是心不在焉,半信半疑。我的清單是這樣的:1、咖啡2、睡午覺3、各種各樣的咖啡因……可是隨著清單越來越長,也出現了一些令人精神振奮的條款:114、新鮮采摘的藍莓115、“甲殼蟲”的《白色專輯》116、我還沒有禿頂。
到了第三天的時候,我像是上滿了弦的時鐘,對商店里的所有售貨員都表示感謝,對在兒子游樂場上遇到的所有家長都表示感謝,就好像我是剛剛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而且在家里到處貼上了各種顏色的記事貼,提醒自己明天應該去感謝哪些人:郵遞員和兒子幼兒園的老師??墒菦]過多久,這種地毯轟炸式的感恩就讓我有些精疲力盡了?!墩嬲鞓贰愤@本書的作者馬丁·賽力格曼在我向他描述自己的低潮時,這樣對我說:“如果你感恩過度,感恩就失去了意義,更可怕的是,感恩就會變成一種負擔。”他建議我感恩要有選擇,要集中精力去感謝自己生活中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英雄。
賽力格曼建議我去做一次“感恩拜訪”,想一想誰在改變你生活的道路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你又從來都沒有好好感謝過這個人,在一封信里詳細地寫下你對他或者她的感激之詞,然后當著他或者她的面念出來。賽力格曼說:“這對當事人雙方來說都是一種非常感人的體驗,準備好流眼淚吧!”
聽了這話,我立刻想到了我的小學英語老師瑞吉小姐,她是第一個讓我認識了海明威、福克納和其他文學巨人的老師,也是第一個鼓勵我從事寫作的人,到現在為止,我還始終銘記她的教誨:“永遠都不要乏味”??墒俏腋兄x過她嗎?有人感謝過她嗎?我打了幾個電話,發(fā)現雖然過了40年,她還在家鄉(xiāng)教書。于是,我給自己和兒子定好了返鄉(xiāng)的機票。
在返鄉(xiāng)之前,我還有一周的時間,所以我繼續(xù)鍛煉自己感恩的肌肉。索尼亞·柳博默斯基,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如何快樂》一書的作者向人們建議說:“停止一些你喜歡卻想當然的事?!?乘公共汽車送兒子去參加體操課,公共汽車晚點35分鐘,我不得不跑過十個樓區(qū),氣喘吁吁地趕到上課地點,有這樣的經歷后,很容易就對自己的轎車產生感激之情。在一周內,我和妻子放棄了電視、手機、任何糖果,我甚至暫時放棄了咖啡。
這種短期的訓練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些習以為常的小事的價值,喝不喝咖啡是件小事兒,可是,這種感恩的態(tài)度能幫助我那身患癌癥的朋友嗎?能幫助那對離婚的夫妻嗎?能幫助那個有個3歲男孩的失業(yè)父親找到工作嗎?
埃蒙斯教授說:“感恩在看上去好像失去了一切的時候尤為重要。”他對我說,在這種時候,如果能夠找到感恩的對象,就能夠把我們從絕望的深淵中解救出來,這是那種可憐兮兮的抱怨無法做到的。在我開始送我身患癌癥的朋友去醫(yī)院進行化療的時候,我發(fā)現教授說的這點真是千真萬確。盡管他身患癌癥(或者恰恰是因為他身患癌癥),我們的友情變得更有意義了,他對我這樣說:“自從我得了癌癥,我才認識到自己多年來擔心的那些事兒真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彼f現在人活著的時候,慶祝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返鄉(xiāng)的飛機上,我一直在思索著他所說的話,同時一遍一遍地改寫自己給瑞吉小姐的感謝信。我自以為胸有成竹,可是當我走進她的教室,兒子抓著我的大腿站在那里的時候,我又突然覺得自己已經多年沒有這樣忐忑不安了。
瑞吉小姐比我記憶中要矮一些,可是還是那頭長長的黑發(fā),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我們有些尷尬地擁抱了一下,簡單交談了幾句后,我們就開始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讀出了自己的感謝信。
我是這樣開始的:“我想當面親自感謝您對我生活的影響,大約是在30多年前,您把我們全班帶進了一個文字的美妙世界,你對故事和文字的熱愛讓我意識到還有這樣一個美妙的世界存在,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有著無窮的吸引力。我當時就想,如果能同別人一起分享這樣的故事,那樣的生活該是多么偉大的一種生活呀!”
我剛剛讀了幾句,教授說的那種事情就真的發(fā)生了,我的第一位導師心滿意足地坐在那里靜靜地聽我讀信,我的兒子趴在我的膝蓋上,我內心的情感卻洶涌澎湃。這幾十年間發(fā)生的事同這種簡單的分享相比,簡直算不上什么。我感覺自己好像是在代表所有瑞吉小姐教過的學生對她說:“時光飛逝,記憶模糊消逝,可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每天上你的課時所感受到的那種激動和興奮?!?/p>
賽力格曼教授是對的,眼淚確實流下來了,我們兩個人都流下了眼淚。不知道是因為我讀完信后,瑞吉小姐那滿臉滿足的笑容,還是在我們告別的時候,她把信緊緊地貼在自己的胸口,還是因為我終于實現了自己心中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兒,在回家后的好長一段時間內,那種平靜和快樂始終伴隨著我。
從那以后,我又寫了好幾封感謝信,而且每當我們感到生活的重壓時,我和妻子就又開始了我們的“培訓”。雖然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始終存在,不過通過親身體驗,我知道感恩是有回聲的,這種回聲音量很大,足以淹沒一個男人從洗碗機里拿出干凈的鍋碗瓢盆時所發(fā)出的抱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