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現(xiàn)在被請去一座孤島,在那里,衣食無憂,但卻沒有現(xiàn)成的精神生活,所以,我被允許帶一本有意思的書在孤島上享用,以等待營救者的出現(xiàn)。會帶一本什么書呢?
這原本是一個持續(xù)一年的采訪游戲,采訪者黃集偉曾將答案整理結(jié)集出版成一本書《孤島訪談錄》。他當然沒有采訪過我,但我卻主動將自己置身于這個游戲中——如果是我,會帶一本什么書呢?
就帶手邊這本500多頁厚的《汽車駕駛培訓教材》(以下簡稱《教材》)吧。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的房市和車市都異?;鸨瑹岫染痈卟幌拢瑹o數(shù)普通百姓拿出過火焰山的勇氣和魄力投身其中,這當中就有我一個。當連自行車都不會騎的我,在年終歲尾終于決定要去學車時,周遭的家人朋友都鼓掌歡送。我背起書包,準備去駕校上第一堂課時,兒子甚至熱情地送我出門:“上課要好好聽講哦!有不懂的地方多問老師!”——這話聽著怎么那么耳熟?!
雖然我很笨,但對自己還是有一點信心的:好歹也算是讀書人,科目一的考試肯定沒問題,尤其當駕校老師舉起那本藍皮書《教材》說:“這本書太有用了,市面上買不到,你們讀透這本書,駕駛理論方面就算過關(guān)了?!甭勓?,我摩拳擦掌:市面上買不到的書?讀起來肯定過癮!
于是我將《鼠族》、《史蒂夫遲到的101個理由》、《讓路給小鴨子》這些圖畫書推到桌角,將穿工作服的《教材》擺到書桌正中,心里默念著:從今天開始,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將坐在一輛車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但心中快樂的小鳥并沒有高飛很久,便被折翼:《教材》中的數(shù)字太多,記著記著就混了。比如什么情況下違章會被罰款、扣證、扣車、拘留……機動車在同方向只有一條機動車道的道路,不得超過的最高行駛速度是多少……申請增加大型客車準駕車型的條件……天啊!這可難為死我這個腦子不靈光的文科生了!
不過,文科生也有文科生的優(yōu)勢,比如善于聯(lián)想,情急之下,我想起電影《生死時速》中在那輛被裝上炸藥的巴士上,基努·里維斯與桑德拉·布魯克曾有過的一段對話——
“小姐你能開巴士嗎?”
“當然,這就像開輛大斑馬車?!?/p>
“只要你時速超過50我們就沒事”
“告訴你我坐巴士是因為駕照被扣?!?/p>
“什么原因?”
“駕車超速?!?/p>
當年看這部電影時只覺得這段很酷,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其中另有道理:“時速超過50就沒事”:《教材》上說同方向只有一條機動車道的道路,機動車在城市道路不得超過的最高行駛速度是50公里/小時,公路為70公里/小時,這么一對照便記住了;還有,通過桑德拉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駕車超速可要被扣證哦!
今天看來,《生死時速》就是《教材》的電影版。如果將這部電影回放,會發(fā)現(xiàn)基努·里維斯為受槍傷的司機山姆治療時,說要“前后施壓力,把腿抬高,把衣服墊在頭下面”,正符合《教材》中“交通事故的傷員急救”一節(jié)所講的“加壓包扎止血法”;再回放,當那輛載著基努登上巴士的敞篷車撞向安全島時,車上那位絕望的駕駛員,就擺出了《教材》中所教的姿勢:“若無法避免與來車正面相撞時,應在迎面相撞發(fā)生的瞬間,迅速放開轉(zhuǎn)向盤,并抬起雙腿,身體側(cè)臥于右側(cè)座上,避免身體被方向盤抵住”……
從理論到實踐這么一結(jié)合,我看書的效率明顯提高,在像一只蝸牛一樣將書上的字一口一口啃干凈之后,我的文科生思維方式再次運轉(zhuǎn),開始瞎琢磨:“汽車日常維護作業(yè)內(nèi)容”一節(jié)提到:專用備胎只能在輪胎漏氣或者發(fā)生爆胎時臨時使用,而不能作為正常輪胎長期使用。如果將正常輪胎看作是“正宮娘娘”,那專用備胎就是時下流行的“小三”,再見縫插針地打入別人的家庭中,一番興風作浪之后,結(jié)局往往并不美滿,因為書中說了,臨時使用的備胎不能當正常輪胎長期使用。所以小三們,別做備胎了。
自從捧上這本《教材》之后,我覺得自己一向輕飄飄的身心,好像被一塊沉穩(wěn)的石頭系住了,走在街上,我的目光在各種車之間逡巡;翻開雜志,遇到新車廣告便多看兩眼;甚至同事聊天,只要一提“車”字,我就會支起耳朵——那天,幾個同事聚在一起,對機動車要給不守交通規(guī)則的行人讓行否則會被罰款頗有微詞,我想起一頁頁《教材》翻下來,總看到一個“讓”字,機動車要讓超車的,讓搶道的,讓有優(yōu)先通行權(quán)的,讓老人,讓兒童,讓盲人,讓牲畜……好像駕駛?cè)司褪强兹?,處處需要讓梨,雖然看上去委屈,但結(jié)果很美:
那年在溫哥華最古老的街區(qū)煤氣鎮(zhèn)上,我冒失地正要穿街而過,一輛車戛然停在距我的不遠處,我連忙退回步行道,那輛車卻不啟動,就停在那里,我恍然大悟:車的主人是讓不守交通規(guī)則的我先過去!我至今仍記得那個被讓的瞬間,想起來就覺得被溫暖和被尊重。被讓的結(jié)果就是:不看信號燈穿越馬路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再沒有發(fā)生。
如果去一座孤島,我就帶上這本《教材》,我會將這座孤島想象成一座安全島,一排排海浪就是環(huán)繞它的一條條車道,浪起時車子奔上快車道,浪退時車子變道去慢車道;海平線就是一條中心黃色虛實線,海平線的一側(cè)禁止越線或左轉(zhuǎn)彎,如果左轉(zhuǎn)彎就轉(zhuǎn)到天上了,但靠海的這一側(cè)可以任意超越,不限速;天上有千姿百態(tài)的云朵,正好可以拿來做交通指示標志:環(huán)形交叉、反向彎路、連續(xù)彎路、上陡坡、窄橋、傍山險路、注意橫風……當太陽出來,我就停止想象,因為紅燈亮了。
雖然還沒摸過車,但不知為什么,讀過這本《汽車駕駛培訓教材》,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開車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