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莉
玩螢火
唐·韋應(yīng)物
時shí節(jié)jié變biàn衰shuāi草cǎo,
物wù色sè近jìn新xīn秋qiū。
度duó月yuè影yǐnɡ才cái斂liǎn,
繞rào竹zhú光ɡuānɡ復(fù)fù流liú。
“螢火蟲,像燈籠,飛到西,飛到東……”
孩子們哼唱著,正在抓一只停在草叢里休息的螢火蟲。
天氣涼了,村口西瓜地里的茅棚(máo pénɡ)孤零零地立在曠野中。草叢里的草兒換了顏色,漫山遍野的茶花被風(fēng)吹散到四面八方。初秋的風(fēng)兒,早早地抱緊安靜的村莊入睡。
螢火蟲不知什么時候來的,也不知從哪里來的。夜晚,它們屁股后面掛著燈籠,忽閃忽閃的,不知它們在找什么。
月亮出來了,盈(yínɡ)盈的月光照著修長的草葉上懸著的一滴露珠。螢火蟲也看見了,月影下,它害羞地收起了燈籠。
飛啊,飛啊,它飛到了一片竹林中。
月光,被密密麻麻的竹葉擋在外面,螢火蟲又點亮了燈籠,它穿梭在竹林間。竹林迎著風(fēng),感激地看著螢火蟲。在螢火蟲的光照下,它們有了靈魂。
“看你往哪里跑!”不一會兒,竹林里傳來了孩子們稚嫩(zhì nèn)的叫喊聲。